Nolan
@esmeron
0Friends 10Fans
Karma0.0
male Kaohsiung, Taiwan
愛犬人士
Nolan
3 months ago 1
希臘文中的logos有很多意義,如理性、概念、基礎等等,海德格則認為其原初意義為言談(discourse)。言談並非普通對話,而是為了能令對話的雙方了解一物,所以用言談令當時所談論之物呈現出來,令此物能被看見。

所以,現象學的意思就是:讓那呈現者如其所呈現自己的方式般被看見(to let that which shows itself be seen from itself in the very way in which it shows itself from itself)。這也正是胡塞爾的「回到事物本身」的意思。
Nolan
3 months ago
我們也可以找到許多科學象徵秩序無法描述的東西:病毒是什麼?圓周率的完整數值是什麼?零到一之間有多少個數?這些沒辦法被象徵秩序消化的東西,被拉岡稱作真實界(the Real),因為它就像實數(Real number)一樣,在任意兩個實數之間存在著無窮多個數,不可能描述完其整體。真實界的特徵就在於這種象徵化的不可能性。
Nolan
3 months ago 1
從同性婚姻、死刑存廢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監禁問題,可以發現近年台灣社會議題辯論的一個主軸線:捍衛普世人權VS.尊重本土傳統價值觀。在人類學界裡,這種問題被稱為文化相對論

拉岡發現的象徵界形塑人類心靈的悖論:主體在象徵秩序中得到了行動能力,但同時象徵秩序也「無意識地」決定了主體的行動。並且,個體私欲時常透過象徵秩序的掩護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無論是偽裝在「仲夏慶典的傳統」,或是「尊重本土傳統價值」、「主流民意」的象徵秩序下。
Nolan
3 months ago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喜歡探究一個問題: 人類心靈的起源「自我」從何而來?像笛卡兒說的藏在松果體裡?還是大腦中的某個神經網絡的活動?拉岡的回答是:「自我是想像的功能」(Lacan, 1991)。人類嬰兒跟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是:幼兒無助期過長,必須仰賴照顧者的長期呵護。幼兒感覺到自己身體支離破碎,視覺卻可見自身或父母的完整形象,這些影像提供了幼兒全能感的預示,使心理能量被灌注在影像上。拉岡進一步區分出理想自我(ideal ego),即我想象中完美的自我形象,以及自我理想(ego-Ideal),即從別人的角度來看,我想呈現給別人的自己是怎樣,自我就是在「理想自我」與「自我理想」這兩個參考座標上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建立起來的,所以,自我總是跟外在於我的影像同化,將自己等同於一個不是自己的東西,自我是一個他者。
Nolan
3 months ago 1
拉岡將人類心靈(主體)與外在世界(客體)的關係分為三個向度:想像界、象徵界、真實界。簡單地說,想像界是指世界在我們心中再現的表象,即可見的影像世界,自我認同在這個層次發生; 象徵界是社群成員互動交流時所必要的第三方,亦即使得象徵交換得以可能的不可見秩序,如語言結構、常識、不成文規定。
Nolan
5 months ago
天底下最讓人如履薄冰的事情,就是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因為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話,就會讓某個學生就牢記在心一輩子了。
Nolan
5 months ago
與人坦誠相待,不是時時刻刻掏心掏肺,一方掏出去了,對方一個不小心沒接好,傷人傷己。
Nolan
8 months ago 3
今天,你的麥子成熟了,我的麥子明天才會成熟。今天我幫助你,明天你才會幫助我,這是我們共同的利益。這並非基於我對你的好意,而我也知道你並不是對我好,因此我不會勞煩你,我知道跟你一起努力是為我自己好,是期待日後得到的回報。我知道若是期待你的感激,是徒然的,而且會失望。但如果我讓你獨自工作,你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因為缺乏互信與相互的承諾而失去了收成,雙方都會是輸家。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結果,而且是内在於人類固有的本性與情感,如同這些情感與原則是不可改變的,我們可以想到的是,我們根據這些原則與情感而做的行為,也是難以改變的。
Nolan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最根本的部分,似乎以另一種方式呈現,這方式透過人的存在來論理,將人視為不能只被物(或以物的模式來理解的服務)所滿足的載體,不是透過他所消費的物品,而是透過與其他主體的關係來定義自身的主體,是一個建立於「交互主體性」的主體。
Nolan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與家庭或國家相比,社會似乎是由自由的個人結合而成,且提供人們更容易自由結合的環境。但我們對職業或是朋友的選擇,是否真的完全自由?

1.社會決定其成員的生活條件,以及如何行動與思考背景。
每個個體都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包括他們以為是出於自由的選擇,例如職業或是生活方式。我們因此可以稱之為社會決定論。 這些決定因素就是涂爾幹所說的,最先來自於家庭的宗教信仰或語言。
對社會學家而言,決定論是理解社會現象的工具,例如可以用來解釋某些社會類型的人自殺率較高。社會學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解釋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