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an
5 months ago
從同性婚姻、死刑存廢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監禁問題,可以發現近年台灣社會議題辯論的一個主軸線:捍衛普世人權VS.尊重本土傳統價值觀。在人類學界裡,這種問題被稱為文化相對論

拉岡發現的象徵界形塑人類心靈的悖論:主體在象徵秩序中得到了行動能力,但同時象徵秩序也「無意識地」決定了主體的行動。並且,個體私欲時常透過象徵秩序的掩護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無論是偽裝在「仲夏慶典的傳統」,或是「尊重本土傳統價值」、「主流民意」的象徵秩序下。
Nolan
5 months ago
要理解拉岡所說的,可以看一下人怎麼說話。我們在說話時,腦子裡有意識地浮現一連串的詞彙,但在我們說話的同時,有另一股力量在運作,我們卻意識不到,即組織這些詞彙的文法結構。沒有文法結構,人無話可說,有了文法結構,人又不得不照既有的方式說話。這種無意識的組織性力量,被拉岡稱為象徵秩序,它不只像人類學所說的,存在於文化的層次上,更存在於個人生命史的層次上,每個人的無意識都是一個異文化的象徵秩序,這正是為什麼拉岡說:「夢境像象形文字一樣被建構。」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