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Aya
@shigure3321
15Friends 33Fans
Karma56.67
Taipei, Taiwan
興趣使然的拍照寫字,有一堆分靈體,是隻文化學研究生​

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女性主義|日本文學

平時生活在 ▸Instagram◂
還有生活在 ▸Facebook◂
各式長評文在 ▸Medium◂
綾Aya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人們會對「溫室裡的花朵」有所批判,一大原因就是那種人身上總會有一種非常空洞的善良(網路用語一點的大概就是「正能量」)

這類人在與他人來往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產生的具體行為,就是總想以自己的幸運去合理化社會體制對他人的壓迫,或用自己的快樂去否定他人正在經歷的苦痛

而如此的去否定他人的經驗、他人的情緒
基本就等於在否定對方的「存在」。這也是為何這種流於膚淺、沒有深度的善良與惡幾乎只有一線之隔,甚至可以說等於惡

沒有深度的善良根本不值得追求,就像為什麼我前幾天引紅樓課程中的「真假」辯證性時,說任何沒經過思辨就輕信任何一種信念,到頭來也不過只是種可怕的盲目行為罷了
綾Aya
9 months ago 2
一直覺得為人師是一件因為十分沉重因此更需要被珍視的事。無論是為人師的人對於自己師長身分的自覺,或是從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會受到的影響來看

不管是自己親身經歷或只是看過聽過,在那些師生關係的真實故事中當然有許多的良善和美好,但可怕的就在於,悲劇和遺憾往往也是同等多

所以最近遇到的那個對「為人師」這一事情的重量毫無體察,就憑那種人品還想當老師的,實在是難免覺得可怕至極。畢竟教師基於行業的特殊性,只要有一顆老鼠屎,那是真的就能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綾Aya
9 months ago 2 @Edit 9 months ago
一直有在把歐麗娟教授的紅樓夢課程當podcast聽

雖然功力不足還看不來原文,所以自己配合的文本是1987年的電視劇集版,不過這也已經是至今公認的最好的改編版了,總之無論是課程還是劇集都非常推薦

不過忽然提這個其實是因為

紅樓夢.1 導論 I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P1)
綾Aya
9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劇評】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那件事

最近在Netflix上二刷完 《關於》 ,這次二度觀影完,再回看那些當時在影院觀影完後寫下的思考紀錄,其實更加確定的是儘管自己對這部電影確實受到了感動,卻仍對其保持的兩點反思性立場:

其一是女同志與男同志的大眾關注度顯然有明顯落差的文化現象,而其二便是針對電影中針對林子晴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所以這篇是關於自己的這些想法分享啦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和關於同志議題與女性形象的那些思考路徑 | Medium
綾Aya
9 months ago 1
【廢】
最近在一個
間歇性厭字厭思考厭深度
的時期
綾Aya
9 months ago 4
航海王真人版上架後不乏看到指著娜美所謂的身材不還原這件事講的,只覺得挺可悲

想說男性凝視真的是差不多夠了吧,2023年了各位

讓女性角色的衣著或身材不符合其職業本應有的現實或實用性,而是去追求能讓男性引發廉價性慾的觀賞性,比如讓女性角色的性徵極端病態的放大化,或穿上根本不會是她的職業需要的暴露衣物,這就是所謂的男性凝視

被文化媒體制約到看著女性的肢體片段或如緊身衣迷你裙這種「女性符號」就能機械化的自動產生性慾,真的就是巴普洛夫那條聽見鈴聲就會流口水的狗,實在可驚可嘆

哦對了,然後女性也可以內化男性凝視的哦,明明同為女性卻仍只能以男性的視點來「觀賞」女性身體,該說可悲還是什麼的嗎,真的拜託醒醒吧

畢竟這些人可是在身體力行的褻瀆自己喜歡的作品呢
https://images.plurk.com/4VsJ2FrWv3A6CM4eSxqenG.jpg
綾Aya
9 months ago 3
看到泰亨的這個訪談
就像自己早就一直在想的那樣
站越高的人 孤獨感也是同等深的

其實我有時候會覺得在那喊說心疼的也不過一廂情願,不過只是再次應證了他心疼的這個對象終究只是孤獨而已

沒有真正明白跟理解這一個體的處境,以及這個處境跟位置對這個人而言究竟代表著什麼的話,那又要談何去平等的共情呢【劉Quiz】BTS金泰亨曝舞台上失去自信 「獎項再棒也不快樂」認了遺失最珍貴的感覺
綾Aya
9 months ago 1 @Edit 9 months ago
這影片把最大的結構問題解釋的好簡單易懂
畢竟這東西跟每個人的人生選擇息息相關
推薦一下
看了對人生有直接的益處哦(直銷語氣)

女性的第二輪班地獄、當代性別革命的整體停滯、男性高工時的根本原因blahblah的
有文獻有社會學根基,保證內容完全可以 安心觀看 台灣女人可能是東亞最「命苦」的一群人?社會科學怎麼測量「性別不平等」?
綾Aya
10 months ago 1 @Edit 3 months ago
【觀劇心得】 #神隱少女舞台劇

上週看完的觀劇心得

整體來說是在稱讚萌音跟醍醐的演出,跟關於我看神隱少女這麼多年來的,目前想暫時給予這個故事的一些思考

#上白石萌音 #醍醐虎汰朗

《神隱少女》舞台劇:那始終至真至善的故事 | Medium
綾Aya
10 months ago 2 @Edit 3 months ago
【影評】 #迷失東京 ,近期看的電影裡最彆扭的一部

在23年這種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回看這部03年的片,會極度明白什麼叫後殖民裡常說的「西方建構的他者東方」。大量鏡頭都在襯托「小日本」在西方人眼中有多麼「小」的隱喻。東京作為能代表西方人想像的「東方」的城市之一,在電影中不過被作為一種神秘無法理解的、跟「我們西方」不同的存在而被描繪著

還有片名叫Lost in Translation,顧名思義是語言在翻譯的過程中因為文化根基不同,所以不管多努力都還是無法完整傳達而造成的迷失。但是嘿,片中怎麼表現這種迷失,是故意讓口譯員在翻譯時亂翻一通。而這種沒有職業道德的口譯員放在現實顯然不可能存在,所以再説一次,劇情安排這樣一位日本口譯員的居心到底是什麼呢?
https://images.plurk.com/6MEBQCCL6p62T6XwLXDGFh.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