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不太行,之前終於安排妥當,他做到八月底離開。我一心想要好聚好散,但這個學生拿來的報告真糟,一個小時內我都在告訴他這個不好那個不對,結束了他還問我說「老師還有哪裡需要加圖或文字的嗎?」「你現在寫得很不完整,請你都加好圖、文字重新寫過再來討論。」但我真正想說的是,你寫得這麼爛,我為什麼要改。
又開始審大學入學資料,坦白說大學生跟老師互動不多,我也不知道要挑怎樣的學生比較好。很勉強的說,就是考試不會作弊而已。
什麼時候教育可以不要再用負面表列?不要再說「因為會餓死」「會沒錢」「會被封殺」「會沒前途」「會買不起房子」「會輸你的同學」,如果一直用恐懼當作動機,學生怎麼可能真正被改變呢?
碩士生對於英文授課的反應很矛盾,覺得「一定要用英文教科書」但又「應該要用中文講解」,當我反問「所以老師上課是翻譯嗎?」大家啞口無言。有個學生說溜嘴了,他說中譯本翻譯的翻譯品質不好,老師翻譯品質比較好。
昨天坐在家裡(租的學校宿舍)忽然感嘆起來,家裡整個公用空間(客廳、飯廳、開放式廚房)零零總總加起來,只跟外婆家的廚房差不多大。今非昔比。
為了申請計畫在看學術倫理的影片,聽到一句差點噴飯:「學術誠信是一種貞操的問題,要處理你的貞操能夠不嚴謹嗎?」
把碩士班拿來當作研究人力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國外好多很好的機會,都限定博士班學博士後研究員參加。我好像在給一個盜版、速成的研究訓練:用我會的研究標準要求他們、但他們卻沒辦法跟接受類似研究標準的人交流。
記錄一下這個學校對我的溺愛:1. 系館大樓的女廁馬桶有裂紋,我反應之後,兩週內整棟女廁馬桶換新。2. 校內車位不夠安排我先停殘障車位,今天被人檢舉,學校在 24 小時內畫出兩個新車位。
之前當博士後的時候,找經費找得很辛苦,現在過了這個階段,收到好多博士後的機會。果然 1. 老師廣發招募人才的廣告,終究還是集中在老師圈。2. 不過我連博士生都沒有,博士後的機會無人可發。
幫忙評論了美國朋友的一篇論輪,做得有趣好玩又紮實,忍不住看看他在 TED 上的影片,當他說「過去四年我一直為了這個問題著迷...」,我突然就卡住了。對呀他有念了四年以上的博士生呀,我連哄帶騙上來的大學專題生也能做四年,我靠這些小朋友,也能好好紮實作出來幾份像樣的研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