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週有兩天白天可以去打工賺錢,一天有一百元的工資。問他打工的錢想怎麼利用?他說想買一棟房子。聽到這個由他說出的理由,感覺很感動。或許他不明白得存多久才買得起,但他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他想做這麼一個改變。
苦苦找工作十年,終遇伯樂的身障者故事被拍成短片放在勞委會金雁獎的網站裡。勞委會希望能藉此鼓勵更多身障者,「勇於面對生命」。怎麼會是這樣呢?身障者就該承受這種歧視,然後還要勇於面對這種歧視?
新聞說:「有人被380伏特電流給電到」。覺得對的人請舉手。
用法實在是僵硬到一個地步:產後未休足產假而銷假上班,經勞雇雙方協調後同意,卻被判罰。人家想上班不行嗎?人家不缺錢,想到公司做點工作,跟同事聊聊天,不行嗎?最奇怪的是後面,什麼叫「按理講」。就要刻板到如果老闆在你休假給你薪水,你就一定會不去上班。這樣才叫合情合理是吧。
個人覺得六和夜市超難吃,連高雄人都這麼覺得。那個投票是怎麼回事?
應該帶爸媽去紙箱王才對。薰衣草森林對他們來說,可能太夢幻了。
上了兩堂團體的課。感覺很失落,一個是課堂中團體目標的設定與現實服務上的落差,一個是對於自己有了初步設定之後就很難改變這個設定,而且訊息過多,無法一一釐清、調整設定的能力的失落。嗯,就連第一個失落,也是來自於設定的不同。設定真的對我自己來說佔了很重要的一部份。這是不是一種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