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8 ep11

下收圖多+劇透+有腐眼
28 responses
Show only author's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我知道你很棒,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或沒有意識到,請把稱讚自己的門檻標準降低,開心的享受、接受和稱讚自己!
第一脈輪 海底輪(紅色)396Hz
第二脈輪 臍輪(橘色)417Hz
第三脈輪 太陽神經叢輪(黃色)528Hz
不知不覺就放著聽沒關掉,順
第四脈輪 心輪(綠色)639Hz
第五脈輪 喉輪(藍色)741Hz
第六脈輪 額輪(靛色)852Hz
第七脈輪 頂輪(紫色)963Hz
額外噗首的連結補充的
174Hz 基礎頻率:清理傷痛
285Hz 量子認知:幫助身體局部療癒
+帆船這個比喻很好,基礎的船底要穩固航行中才不會沉
@ego_rain - [脈輪][帆船][需求金字塔] 這詮釋很酷接觸身心靈的人很多會有上三輪過度活躍的狀況
平常沒事就可以放自己較弱的脈輪聽聽
記得老師有說,用耳機聽跟外放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外放的共振效果更大。
不過要注意如果空間有其他人的話,要看對方能不能接受這些音樂。
Yam🦄️: 竟然是外放效果更大,跟我想像的不一樣w
聽現場更好。
像是頌缽、水晶缽、銅鑼浴、音叉這種也是,效果現場>外放>耳機。
Yam🦄️: 原來如此,可以理解,錄音多多少少會有輸入輸出的差異和流失。
不過頌缽或水晶缽、銅鑼浴這類是不是要看敲的人的技術?
音叉感覺比較穩定的樣子我不知道是不是不挑人
跟敲的人的品質有關,還有演奏的熟悉度。如果敲的人很混亂,他的音樂品質就也是會比較混亂的。音叉我就不熟。

對了還有一點要注意,是我上奇蹟豐盛瑜珈的時候歐拉提醒的:外放的音樂不一定要很大聲才叫做有效果,因為主要是聽音樂的「頻率」,如果放太大聲,反而無法得到休息。
Yam🦄️: 喔喔~所以主要是放出來的那個波,即使聽不到也沒關係?
Yam🦄️: 我想說各個音叉好像有固定的頻率,所以說如果自己敲的話應該是直接發出聲音的器具中學習使用門檻最低的也說不定。
不過可能大多數人的最大門檻還有隔音(?
以前有想過買音叉,這一噗又讓我想要再查一下音叉的資料了
嗯啊,就是那個波來幫忙清理。我還沒試過放到超級小聲耶,可能要實驗看看 XDDD

音叉如果是你說的那樣,那應該不會跟技術有關係了(??但我不熟我不知道

門檻最低+最省錢應該是人聲wwwwwwww不需要帶樂器,用自己的聲音,隨時開口唱隨時就能清理
Yam🦄️: 喔!對耶!之前看到脈輪的網頁有教發音,你講我才想起來
Load more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Load mor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