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75631
@wei75631
2Friends 0Fans
Karma0.0
male Taipei, Taiwan
wei75631
1 years ago
《海綿寶寶》死掉的那一天(中文字幕)這影片算是解釋為何海綿寶寶走下坡的原因,原來海綿寶寶製作群的內部有換血
回想起來以前版本的黑色幽默和諷刺要素非常有意思,後來的版本就只有純粹只有獵奇和廉價搞笑而已
說到了「弗蘭德化」,也就是把角色的瑕疵被無限放大,日本那些幾乎不完結的國民番沒有這樣的狀況嗎?還是說日本國民番的製作群一直很給力?
wei75631
1 years ago
近年日系作品的XX解析之類的中文代理多到氾濫,反觀以歐美作品為主的解析卻屈指可數,要是海綿寶寶、南方公園和瑞克與莫蒂有相關議題的書籍,有中文代理的話也一定很有意思
而像好運何時來這種以花生漫畫為主題的心理學分析書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東西了,還要搞到去圖書館借才能看到,請問只有我會這麼想嗎?難道各位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不公平嗎?
wei75631
1 years ago
我從小學的時候就在接觸生化系列的訊息,對俊男美女形象的本傳主角一直很有好感,作為男女主角的克里斯、里昂、克萊兒、吉兒、蕾貝卡、愛達、史提夫、卡洛斯、比利·柯恩,全都是30歲未滿、男帥女美,正好跟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行屍走肉、其貌不揚的怪物做對比,只不過在2010年過去後,感覺生化系列就開始越來越不對味
0代逃亡軍人比利、5代席娃、6代海蓮娜...都沒露臉第二次,目前就只有克你死、薪水高、吉兒、克萊兒、雷貝卡、雪莉、挨打王作為系列的固定班底
其實老實說,卡普空為了迎合歐美市場不得已把角色形象做調整,這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年大叔的形象比小鮮肉形象顯得更加成熟可靠,但我還是對於美形角色難以忘懷
不過看到三代重製後就感覺雖然不走美形主角了,實在無法忘記3D娃娃臉設計的那個時代
wei75631
1 years ago
前陣子看了地獄樂,應該是我看得最過癮的少年漫吧,不管是藝術美感、腥羶色還是見好就收的發展都一應具全
劇情主題方面完全是警匪搭檔+荒島求生+進擊巨人(獵奇怪物)+鬼滅之刃(天仙)的大雜燴,看著也不會有違和感
整體起承轉合都沒什麼問題,尤其是結局的倖存者們以"他們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的方式來做為收尾實在是神來一筆
結果明明是同一個作者的漫畫,アヤシモン的整體素質連地獄樂的一半都不到(更何況妖怪+黑道的元素部分,之前的滑頭鬼之孫早就用過了),被腰斬不意外,只能說有沒有好編劇真的很重要,真希望賀來友治下次能畫出好作品來
wei75631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最近把BLUE HOLE兩本精裝版看完真的很值得
雖說有點時代感(作者自己吐嘈過恐龍形象的時代問題),但這種人類發現時空隧道後打加以利用的議題探討確實很新奇
星野之宣的作品向來都有那種時打時的寫實感,尤其是異星獸獵人這種科幻作品,我想像這樣的純粹科幻作品為題材的日漫作者在近年應該該不多見了吧
wei75631
1 years ago 1 @Edit 1 years ago
https://www.youtube.com/...
明明同樣是殺人犯,大眾對他的污辱遠大於隨機殺人的王景玉和鄭捷,請問大家可以對自己不熟的人產生恨意?此外媒體對於王景玉的思覺失調、鄭捷的家庭疏忽都有相對較多的探討(尤其鄭捷過後媒體難得發揮職業道德沒有騷擾加害者父母),反觀大眾媒體對於翁仁賢被診斷出的自閉症跟自戀型人格幾乎是輕描淡寫、草草帶過,甚至媒體對翁仁賢訊息的掌握遠不及王景玉和鄭捷來的全面(幾乎受限於他的家人),莫非殺死親人會比隨機殺人更加可恨?
wei75631
2 years ago
前幾個月去了曬貓咖啡,那裡布置很乾淨,又能跟喵喵互動,我順便還花了一張圖給他們(最右下角那張)
非常推薦各位去看看 https://images.plurk.com/nDRQXqlb4TUFe6LXCgXw0.jpg https://images.plurk.com/4n7r7zij60dClhaNeS6eTz.jpg https://images.plurk.com/6N5IawNRJcNHBrhFVVytbv.jpg
wei75631
2 years ago
想想還在工作的時候,只要周末期間都去寵物餐廳逛逛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玩蟒人生
除了我自己喜歡爬蟲類(生肖屬蛇)以外
這裡價格便宜,而且只要經過同意就能觸摸動物
下次有機會還想過去看看 https://images.plurk.com/5XklvkdrTXoS2rLftYv3zM.jpg https://images.plurk.com/SsVJdcq53DUsH5Sm0RU1T.jpg https://images.plurk.com/1HdYNY1FCfTN0vj8Da1UiG.jpg
wei75631
2 years ago
從小我就納悶一個現象,那就是從小接受的教育,老師都會體醒小孩要重視環境污染、國仇家恨、貧富不均之類的大議題,大人大多覺得沒問題,然而進一步探討其他社會議題時,像未婚懷孕、家暴、LGBT、自殺、精神疾病等,不少長輩就變得談虎色變,明明同樣是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環保愛國可以被公開檢討、自殺同性戀精神病卻變成禁忌?
不說學校,有很多面相孩童的課外讀物,在表達多元價值觀的方面往軮非常保守、壓抑,或是提到小孩子在學校教育制度和家庭受到不友善的對待時,往往會將問題歸咎在小孩子自己身上,而不是讓小孩子有權利向威權提出反抗、提出質疑的聲音
wei75631
2 years ago
之前我時常看到中華文明是否為無神論的說法
內容大致上是說中華文明早已政教分離,有別於回教和基督教那樣政教合一
還有就是西方人的神是全知全能全善、絕對的超越性存在,而中國人的神是完全沒有超越性的、只是有法力的人等諸如此類的說法

所以我在想,如果中華文明真的是無神論
那麼早就該出現沒有任何神話和民俗包袱的科幻小說了
結果在倪匡出現以前根本沒多少中國人寫科幻小說
反而是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國家更早定義了所謂的科幻小說
雖然說華人的確有像三體、流浪地球和蒲公英王朝這些突出的作品,但那也是在近年才開始出現的
所以說無神論與否跟一個文明的科學觀念能否進步無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