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anuu - 我不喜歡對岸網路用語一個原因是“流行就好,不管字義本質的錯誤”鬆弛原本就是失去彈性的...看到這噗再加上看到某綜藝邀請的嘉賓,突然想到最近中國很流行所謂的「微短劇」(應該是叫這個名吧?)
我個人真心討厭這類產品,千篇一律的劇情、扁平的人設、低要求的專業等等,看了只覺得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的產物。短短五到十分鐘,將劇情裁剪的細碎,吊足觀眾的情緒,不知不覺促使觀眾花錢。角色人物情緒分裂不連貫,連演員最基本的專業要求都捨棄。
雖然能理解微短劇的產生,是為了適應快節奏生活,讓社處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能得到放鬆(雖然對於這個放鬆的功能我持懷疑態度)。而對於沒有能力拍電影或連續劇的創作人來說,微短劇確實某層面實現他們的創作夢,但好的團隊、作品、演員真的很少,我只看到大量快速獲取錢財的產品產生。
也可能是這類產品才滿足微短劇的市場?
有感而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