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aster
@drmaster
3Friends 12Fans
Karma0.0
male Taipei, Taiwan
小智無光,有一個小小的法寶影音下載網站。www.buddhist.idv.tw,歡迎大家來下載。
drmaster
13 years ago
<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試圖從了解「業力」運作的過程,運用「業力」來獲取世間的福報,包括財富與快樂。業力就是一顆會放到阿賴耶識的種子,他會以指數的方式成長。這利息果然會很驚人。因此,從瞭解空性與業力運作的驚人力量,人,需時時覺知與觀照自己的心念,善護念。
drmaster
13 years ago
•自己以外的所有一切,是具備空性。「我」會如何去「受」,乃至如何去「行」,都是由「我」自己而起。老闆的怒目皺眉、同事的挑撥離間,都是空相,會有何感受,都是緣自於自己。但並不代表自己可以控制看待外物的方式或是對這些受覺得反應。業力是迫使我門採用何種方式去看待外物的力量。
drmaster 正在
13 years ago
如果毀譽要由別人來決定,尤其是讓所謂「公眾」來決定,甚至是媒體或是輿論來決定,那還真是必然的忐忑。媒體並不代表是多數人的集中意見,尤其是經營,是保守落伍或是穩健經營,是冒險創新還是風險投機,都是隨媒體怎麼說。但事實上,被評論毀譽的,是同一個對象(或是人)。好壞決定於評論者的好惡。
drmaster 正在
13 years ago
如果今天晚上即將死去,我要如此度過我生命的最後一天嗎?除非能夠從萬事萬物皆有盡頭的觀點來檢視人生與事業,否則不會決心讓你的事業發揮某種意義,造福世界。「死亡冥想」,簡化生活,捨棄擁有卻不需要的物質,放慢生活步調。獲得身心自由的開端。(當和尚遇到鑽石)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在北京打D的路上,聽到廣播,說道「常規應塞車路段」...原來,塞車是常規,也是應。不過這反映出北京的人,至少務實。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顯教修法,主去惡就善,以戒、定為方法,捨妄念、煩惱得空性,用空性轉習氣;南懷瑾先生說,而密教從第八識直接下功夫,阿賴耶識,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金剛經上講無我人眾生壽者,應該不是要我不當人,或不將人當人,而是隨緣盡份地當一個人,「物來則應」,應,卻不需留於心;「過去不留」,既然沒有留於心,就沒啥好留與不留。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我的」許多的問題(煩惱),根本不是問題。會是個問題,那是因為,「我」自己認為,那是「我的」問題,需要「我」來解決。用這種方式來思考,來面對「我的」人生,還真是有罪可受。從金剛經、<生活的藝術>、<觀生死即涅槃>(心道法師)到<上帝的女兒>,都認為這個「我」是煩惱的根源勒。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如果只是希望獲得某種形態的生活而修行的話,那會是一種欲望,也會是阻礙。為了求解脫而禪修,在初期是一種動力,但求解脫也是一種欲望,一種貪求,在更進一步的禪修階段會變成障礙。(讀<佛陀的女兒>一書)
drmaster 正在
14 years ago
死亡,「台語人」比較有智慧,它叫做「過身」。過個身體,換個硬體而已,沒有甚麼真正飛灰煙滅的。大過年,都在寫死,好像不吉利? 吉利,不也是心所感召,自己所造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