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靈魂的貓
@Ii881126
3Friends 3Fans
Karma0.0
Taipei, Taiwan
現在有C Musical 線上觀看的活動,
而且五部只要1000元,超級划算的~
一定要去看《不讀書劇俱樂部》,特別是周定緯前面的solo 😍 雨拉也很可愛,叉燒有點壞的警察角色也很讚
還有《傾城記》故事很不錯,歌很好聽,整體氣氛營造的很好,有點悲慘世界的feel ,中間「大叔的悲歌」那段,超~可愛的,我重複看了很多次
真的推薦沒看過的人,可以趁這難得的機會,觀看這幾部劇,看過的人也可以再多聽幾次,非常值得~
6/26 台南人劇團 《Q&A二部曲》
二部曲從劉憶到柏林去尋找記憶的過程,逐漸將他以前在柏林的生活給顯現出來,也逐漸拼湊出劉憶這個人。他就是一個渴望愛,但又不懂愛是什麼的人。於是他透過性,想要借此得到愛。那些與他做過的男人,也都是殘缺的,透過彼此肉體的交流,來獲取些許的安慰,而這也確實拯救了一些人,如那個有ED的男人。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劉憶和爺爺在車廂的那一幕,有人說那段是劉憶自己想像的過往,而我蠻喜歡這段故事。也許有人會覺得嚴和和蕭伶很可憐,兩個相愛的人最終無法再相見,但我覺得嚴和當初太懦弱了,比起蕭伶,他選擇聽從家裡的命令,導致自己後悔並痛苦一輩子,這只能說是他自己的選擇,但他這個選擇,也斷送了一個女人一輩子的幸福。
綠光劇團 《人間條件六 未來的主人翁》
這部戲比較特別的是不像過去幾部,是描寫過去人們的生活過往,而是面對未來年輕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寫給未來的年輕人,也是這系列中我比較能感同身受的。劇中提到長照的問題,請了外勞,怕他們無法用心照顧;送去安養院,怕父母會不適應;在家照顧,工作和家庭難以兼顧,辭職了,生活開銷又是一個問題,長久下來,這些壓力重重地壓在照顧者的身上,使他們身心疲憊,最後很可能產生悲劇,這在新聞上時常能看見,但至今似乎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上一代的人總說我們這一代的人多好命,生活水準比以前好太多,但不論是現在還是過去,生活都一樣很辛苦,全球化導致競爭更激烈,市場淘汰率高,為了生活,即使不滿意現在的待遇,依然繼續做,因為你不做,後面還有人在等著。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好的機會,「時不我予」這句話就因此誕生了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五 男性本是漂泊心情》
我非常喜歡這個劇情,它將男人的心情和慾望赤裸的展現出來,男人渴望自由、權力和財富、尊嚴、孩子和愛,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小男孩,不斷地向女人索求滿足其慾望。不論是不惜拋棄妻子和孩子,只為了在所剩不多的人生裡追求自由,老實又平庸的公務員;還是為了利益而結婚的夫妻,但卻不甘被妻子打壓的政府高官;或是認為妻子看不起自己,而努力要證明自己的生意人;以及對婚姻感到厭煩,不再結婚,一直到酒店尋找安慰的董事長。這些男人透過女人來滿足自己所缺的部分,若無法從家裡那位得到,就到外面去尋求溫暖,當被發現時,他們總會說一句「我只是犯了大部分男人都會犯的錯」,有的妻子選擇離婚,也有的選擇保持現狀。
沒有靈魂的貓
3 years ago 5 @Edit 3 years ago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三 台北上午零時》
一開頭的部分還蠻令人心酸的,因為是蠻常見的社會新聞,之前的我會說這是無可奈何的,畢竟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就得犧牲少數人的權利,這是社會運作的規則 ; 但現在的我,會對他們產生憐憫,那個地方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極其重要的,就這麼奪走,他們可能會活不下去啊!希望未來再遇到這個問題時,能有一個較折衷的方案出現。
接下來一連串的髒話也讓我有點難受,還有面對勞工被老闆毆打,大家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沒人去阻止,讓我覺得那個年代的人活得也很辛苦啊!
整體故事很真實,讓人看到以前台灣第一波移民潮時代的樣貌,中間有歡笑,有淚水,有對那時代的懷念,也有對社會的批評,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戲,想必不同年紀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觸吧!(時間能沖淡一切傷痛)
6/25 直播 台南人劇團《Q&A》首部曲
真的是非常amazing 的一部劇,不過在我說我的感想前,我得先說一句「還好我有戴耳機」,中間有段蠻R18的,雖然我還好,但如果傳到外面蠻尷尬的……
這部劇穿插了英語、粵語,雖然沒有字幕無法完全理解內容,不過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每個角色都很鮮明,大家唱歌也都很好聽,最後劉憶的獨唱是整部劇裡我最喜歡的(雖然KTV中黑道老大那段也很棒),希望第二部曲他唱歌的部分再多一點~
故事編排的很不錯,讓觀眾一起跟著劉憶一邊找回記憶一邊過著新的生活,途中穿插一些過往的片段,一點一滴,慢慢拼湊出過往的樣貌?(不過 警察曾說過「人總會在記憶中加入一點幻想,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相信,而是要透過證據,慢慢推敲出真相」,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那些記憶,是真實的嗎?)
很期待明天二部曲 ;-)
來補一下星期六看的《崔氏》的感想:
說實在的我看完了表演,還是無法了解它想表達的是什麼?雖然我大概知道劇情內容是在講一位癡情的女子,雖然前男友拋棄了她,並在他生病後才回來找她,而她為了籌措男友的手術費用,把賺的錢都賠了下去,甚至去借錢,而她後來又被新來的妹妹給搶走了工作,最後活得很辛苦又悲慘。但我無法體會女主角的心情,對這齣戲產生共鳴 ,也就沒有很感動。
不過單就從創作角度來看,它算是蠻特別的,它是以京劇的《癡夢》為發想,融合京劇和音樂劇,劇中透過女主的肢體動作和唱腔,能感受到京劇的元素,但是以現代音樂劇的形式表現出來,蠻適合對京劇有興趣的入門者。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關於「家人」這個詞的定義,特別是最近在追的《信用詐欺師JP》的一部日劇中的一集,是講有一位很有錢的老人,因為他早期太風流又不顧家庭,導致妻子和他離婚帶走了孩子,後來也未曾見過孩子,在他生病剩下不到多少日子,他寫信給孩子說有10億元的證券要留給他們,所以有了後續的故事,而劇尾那老人提出要求要把一家人的照片放進棺材,而那照片並不是他與以前的妻子和小孩照的那張,而是選擇他與那些假扮成他子女的人的合照。讓我在想究竟怎樣才算家人 ,我認為家人不單單是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更是平常一起生活,一起玩,一起笑,哭,甚至會對彼此生氣,但不論如何,最後仍會原諒,不奢求回報,就只是想陪伴他度過人生。
今天看完炎炎消防隊動畫的17集,裡面提到「即使是99%的人所不認同的關係,但對那1%的人來說卻是有其意義的」,頓時我突然明白了,之前,在看某些作品時,總是會對某一方特別偏袒,認為另一男生配不上他,這段關係很不平衡,如果他能遇到更好的人就好了……之類的,現在我覺得也許是自己太主觀了,究竟他在這段關係中過得好不好,幸不幸福,都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不應該用一般的價值觀去評鑑。而我認為這能適用在任何關係,不論是愛情,親情,或是友情,只要雙方都過得開心,沒有妨礙到其他人,那又有何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