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ing
@Forgoing
4Friends 3Fans
Karma0.0
新竹, Taiwan
生活是艱難的。
擁抱一切是假的,
沒有才能是真的。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Forgoing
3 years ago 2
謝誌這種東西,
可以用畫的嗎?
Forgoing
3 years ago
翻了一下Agamben去年有關疫情的書,
前言大致上也是提醒人們不可以在疫情恐慌之下就放任掌權者的控制手段。
例如,健康焦慮就是一種可以被操縱的情緒。這種焦慮與數位科技結合,就變成了人際關係建立的新方式:「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而這事實上就是人們在疫情下,甘願受限的例外狀態。

從Agamben以納粹崛起的歷史來檢視這種治理的轉變,大概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慮。
雖然可以理解,但隱約還是覺得他在行文中有點把這些限制全部打成極權政府的控制手段。
總覺得有點太恐慌,不過也有可能是身處台灣對這種狀況不太有感。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記得碩一的時候,讀論文跟理論的方式只有一種:整篇看完之後用自己有限的理解順過一次。

一直到後來,在DAC還有Henry的課堂上,才漸漸拓寬我閱讀文章的方式。

很多理論其實並沒有這麼玄,只是這並非台灣教育體制中的閱讀方式而已。

最容易閱讀的東西果然還是美國學術體制產出的論文啊。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What is Sociology? Emile Durkheim: Suicide | Sociolo...
半夜看到有人分享Ann Swidler的社會學課程,突然清醒。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Loneliness
看到超級歪的新影片,就想到前陣子常常拿來練習shadowing的短片。
那陣子剛好是在準備論文大綱的時候,
方向混亂,總感到疲憊跟無力。

於是有閒時間就開始讀無關緊要的東西(像是拉岡?)

不過關心的還是在新自由主義社會中,人們由於剝削與壓制陷入精神失調的原因。
韓炳哲、Anne Allison、Berardi是那陣子最常看的幾本書。(雖然韓炳哲實在有一點......)

大部分的書,最後的結論總會歸結於重新建立社會連帶。
這種說法卻又很像是「要回到人與人的接觸「以及「見面最溫暖」這種很古典(?)的號召。

我於是思考,是不是有一種屬於現代社會的連結。

然後發現,再想下去論文會寫不完。
Forgoing
3 years ago
荒謬的老師真的是不少
Forgoing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文章要讓不同讀者可以用一樣的方式解讀,真的好難。
Forgoing
3 years ago
要口試了,為了緩減焦慮
於是打開了許煜的《遞規與偶然》。
念了一點點導論,真的想把自己捶死,
前幾年悠閒的時候應該要好好讀歐陸哲學的。
(時光飛逝...)

還是不得不說,
H師上主體理論課程教的東西至今仍然受用,再次感到聖光充滿。
Forgoing
3 years ago
「有的時候理論就是你念完之後放著,有一天就想通了。」
我一直在思考這種突然頓悟的原因是什麼,
畢竟閱讀理論要靠頓悟實在是很莫名其妙。
直到前幾天,K因為無聊,跟我一起讀史書美的"Theory, Asia and the Sinophone"。
他說他看不懂。
原因不是語言,而是文章中太多脈絡跟前提他全然不能理解。例如,六八學運跟解構思潮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要重新檢視現在的理論構成需要回顧這件事情?
後來我們在討論論文寫作與篇章構成,先且不論是否有更好的寫法來避免上面的狀況。理論之所以難懂,有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讀者背景知識不夠。
所以才會有過了一陣子,讀過了某一些東西之後,突然頓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