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先生
1 years ago
(台美物價有感)在別噗看到有台灣的網紅抱怨「珍奶/鹽酥雞」美國的價格是台灣的幾倍,美國的噗友都覺得這些台灣人大驚小怪,我雖然大致同意,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latest #64
Q先生
1 years ago
1. 我必須承認,我在出國的頭十年,都還是免不了會拿很多東西(不一定是食物)的美金價格換成台幣,然後覺得美國什麼都貴,也會抱怨一下,當然我沒粉絲,也不至於寫成文章給任何人看。
Q先生
1 years ago
2.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學費」。這應該沒人否認吧。
Q先生
1 years ago
3. 所以剛來美國,或是很少來美國的人,由於吃慣了家鄉的小吃,看到美國的價格,會忽然嚇一跳,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立即下載
Q先生
1 years ago
4. 我的飲食習慣很台,所以還是以中式為主,這以這幾年(尤其是疫情開始後)我真的覺得東西變得很貴。因為我都在同樣的店買類似的東西,所以感受特別強烈(因為味道沒變,份量也沒變)
Q先生
1 years ago
5. 我在台灣的朋友,暑假有很多人來美國(加州/紐約)玩,他們都對我說,來美國旅行一次,終於可以體會,我講了幾十年的「在美國存錢其實不容易」原來都是真的。當然我的朋友圈沒有什麼矽谷工程師,可能取材樣本也有偏誤啦。(unsure)
Q先生
1 years ago
(以上)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矽谷工程師每個月要付的房租也很高。XD
臺灣的Youtuber不知道有多少是教人在限定多少預算之內準備三餐的 但我看國外好多這種頻道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可是我看有的youtuber說到,碩士畢業二十五歲,第一份工作在矽谷就有年薪120K以上,做三年以內跳到FAANG,就有400K。這些人不到三十歲都買房子,開Tesla。
疫情後到處都狂漲吧,台灣美國都一樣。

我在亞洲工作的幾年,出差頻繁,物價觀早就混亂了。那時抽屜好多封口袋,每一袋裝一個國家的鈔票銅板捷運卡火車卡等等。光是機場星巴克三明治的價位,就很明顯 (咖啡價位差異不大) 我最常比的,就是新加坡跟馬來西亞,一橋之隔,兩邊差三倍。

但我在物價比美國高的新加坡,反而存了比美國多的錢,除了外派有補助,當地稅低,最主要還是,沒有消費欲望,不像美國太好買,隨便晃進 costco 就是三位數字的開銷。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房子應該是貸款的吧?以矽谷那種裁員的手段,我恐怕是不敢買房的。
SoQueer: 不用看 youtube, 我出租房子給 google 實習生過,大學剛畢業沒有任何經驗,就是 120K 以上
Q先生
1 years ago
hildegardtschen: 其實說真的,金針菇一把漲到6美金,或是牛肉麵/排骨飯漲到20元,我也不是付不起或是會破產,但我也是會減少外賣的次數。那些X元煮三餐,可能也是這樣的原因。
Q先生
1 years ago
arrays: 所以youtuber並不是特例,也沒有說謊。(結果還是台灣人大驚小怪,或是我真的混得太爛)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有時候不只是漲價、份量變小,連味道都變差了。我住家附近有家印度小店,兩三個月前買他們的奶油雞,味道比以前差多了。
SoQueer: 但矽谷不代表美國啊

就像紐約華爾街的薪資,不代表全紐約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而且我很介意的一點是,同一家店,我從一碗麵4.5元吃到現在16元,所以一餐吃下來金額很可觀。貴就算了,這家店漲成這樣,然後還是堅持cash only.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真是滿糟糕的,這是打算逃稅嗎?疫情消退這麼久,我還是很少外食,實在是太貴了。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而且就像你說的,我也發現有些店的東西變難吃了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我決定下次買香料回來自己做奶油雞。過去一年開伙的次數太少(都是買冷凍或吃生菜),香料都走味了。
Bart
1 years ago
一碗麵16鎂喔
SoQueer: 那,多吃哈根達斯吧! 二十年前打折時,三罐 $5,十年前 兩罐 $5,現在兩罐 $6

漲價幅度很小,而台灣一罐 NT320
新加坡一罐 $16-18!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對,Haagen-Dazs 前陣子買一送一,平均下來每罐三塊。
Q先生
1 years ago
但我又想,我如果因為漲價就不去吃,長久下來,餐廳倒了,我就變成想吃也吃不到,也不是我樂見的情況。疫情後,有1-2家我曾經光顧的店真的收掉了,我也蠻難過的
willynn: 加州這裡 costco 有賣很好吃的奶油雞,跟其他咖哩,比餐館便宜,比自己做方便。
好吃的咖哩,要用油先去熱香料,廚房會很可怕
Q先生
1 years ago
arrays: 我就是看了你的噗,今天去買了哈根達斯。好像沒那麼便宜,但也不貴就是。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arrays: 把窗子打開,而且油不要那麼熱。(ninja) 我真的很喜歡奶油雞,這是用來檢驗印度餐廳好不好吃的標準。XD
Q先生
1 years ago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我去美國超市買東西,價格高一點我好像比較沒感覺。去中超或中餐館,看到價格偏高,我就比較介意(大概就是那些台灣人的心態)
willynn: 我愛 naan 跟 chai, 在印度吃素區出差,食物吃不來時,常常就只要餅跟茶,印度人都覺得沒有人吃餅不配醬。

你說家附近印度店味道變,會不會是 owner 改變了?廚師換人了?我這就是這樣,好廚師很容易就被挖跑,都要靠印度朋友去打聽,廚師去哪了。
小肥魚
1 years ago
我對餐廳沒有什麼忠誠度的,嫌貴/變難吃就換一家。如果台菜餐廳倒了,方圓幾十哩裡找不到別家台菜 (我們這裡發生過好幾次),那也無所謂,回台灣就吃的到,也不急於一時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亞洲超市的成本比較低,所以東西賣貴了就會不太爽(??)。像我今天去買菜,龍利魚片也沒用塑膠袋包起來,就直接丟在開放式冰櫃上。這種的我實在買不下去。而且我發現亞洲超市的紅蘿蔔和青蔥總是比美國超市的粗壯很多,該不會用了生長激素吧?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arrays: 也不知道店主有沒有變,我那次是點外賣,結果送來的份量小得驚人...
Q先生
1 years ago
我對餐廳其實也不太有忠誠度,主要是太少間,選擇很有限。
矽谷這有很多墨西哥超市,裡面蔬菜水果漂亮又便宜。那些高薪工程師去 wholefood, 我去阿米哥。 我除非買零食或調味料,已經不去中超了。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哈,對啊,我發現外賣的盒子比堂食的容器小很多,所以份量就變少,但是價格一樣,可能客人要付打包的工錢,還有容器的成本。
Q先生
1 years ago
arrays: 洋人超市,我都去ALDI或是Food Lion,不知道你們西岸有沒有。
我還記得疫情回來時,看老中朋友都哀嚎說蔥好貴,還常常買不到。我轉頭看墨西哥超市,還是 0.33 一把,漂亮又新鮮,買回家把根種到土裡,繼續長好幾個月,還開花。應該沒有用激素,0.33 一把用激素不划算吧。
小肥魚
1 years ago
在美國超市賣的冰淇淋裡面,哈根達斯不算便宜,但是想到在台灣買要貴好幾倍,就會覺得吃起來特別爽快

那些旅美台人回台灣大讚食物也是類似的邏輯。如果你住在台灣也不見得會天天吃珍奶鹹酥雞,只是因為跟美國比起來太方便又太便宜,才覺得不吃好像對不起自己
SoQueer: 沒有,ALDI 是德國來的 我在德國去過,真的很便宜。我也不太去美國超市,加州有 trader joe, Joe 老頭就是 AIDI 家族人。我平常就 Costco 買大東西,Trader Joe 買小東西,墨西哥店買蔬菜水果。就很足夠,完全不需要去中超美超。

trader joe 的醬油跟豆腐,比亞超的還好吃,豆腐有豆香,亞超一堆豆腐都沒味道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SoQueer: 你們那邊有沒有 Harris Teeter? 我以前在鄉下的時候常去,那邊也有 Food Lion,但是他們曾經把要過期的肉回收,用漂白水處理,然後再換新標籤出售(就發生在北卡),我就不敢去了。Food Lion 還告 20/20,結果北卡的陪審團還判 ABC 敗訴。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有Harris Teeter, 蠻多間的。
Q先生
1 years ago
arrays: 忽然想到,我又很久沒去Trader Joe's了,改天可以去看看。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們這邊的墨西哥超市 Pete's 還滿好的,蔬果新鮮(現在便不便宜不知道),而且以前還有便宜的盒餐。Whole Foods 自從被 Amazon 併掉之後品質就大不如前,連芝加哥旗艦店的東西都變少變差變貴了(從前去真的是玲瑯滿目應有盡有)。亞洲超市的零食現在真是無敵貴。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我那張 Harris Teeter 的會員卡應該還放在台北。XD
收現金還好 像中國都不收現金對外國觀光客才要命
Q先生
1 years ago
erhugreatwall: 應該是說,回台灣看到珍奶/鹽酥雞便宜又方便,有一種「我們贏了」的感覺,就像是疫情初期「看好了,世界」這樣的心態。(大誤)
小肥魚
1 years ago
而且「我們贏了」的標準是一個全世界只有台灣人在乎的標準 (不懂為什麼美國人要在乎鹹酥雞多少錢)
美國是人工貴,所以餐飲貴,美國食材比台灣便宜吧!我在台灣 costco 買菜常常比美國貴很多,美國的牛肉雞肉都比台灣便宜,然後美國常見的水果,蘋果柳橙櫻桃藍莓黑莓奇異果之類,也比台灣便宜很多
維他命,3c也便宜
畫虎龍粥
1 years ago
我哥去美國一個月只有一個感想~~貴=..=
dreamfool
1 years ago
大家真的覺得自己煮有便宜很多嗎?我總是覺得超市的菜也很貴.
MrsM
1 years ago
dreamfool: 自己煮其實真的沒比較便宜。考慮到食材的品質, 而且又不像餐廳能大批進貨!然後時間成本也要考慮進去。
MrsM
1 years ago
可是要說台灣物價便宜? 把一般人的薪資考慮進去就不覺得便宜了呢⋯⋯
自己煮要看怎麼煮,拿樓上講的奶油雞來說,去餐館一個人至少二十美,還要加飯加飲料給小費,一片 naan $2-5

在 costco 買一盒四人份十多塊,trader joe 的 naan 四片 $2.99 (costco 的 naan 不好吃)

但如果自己從原料做起,光是香料,一買就是一包一罐,都不便宜,買雞買蔥買奶油,絕對超過二十
我覺得台灣是外食便宜,因為人工便宜,畢竟餐飲業,食物成本通常只佔 10-15%

美國是農業大國,食材便宜,只要不是買進口食品,本地食品都很便宜。單身的跟小家庭,多利用半成品,在美國吃並不貴,甚至還比台灣便宜呢。台灣超市的價位其實一點都不低,傳統市場有便宜,但來個颱風,菜價就狂飆,美國整體菜價肉價算是很穩定。
我自己在台灣跟美國都固定在 costco 購物,所以拿那個有名的烤雞來比,台灣 nt 189, 美國 usd 4.99 = nt 159, 雞都是當地的雞,不是進口的。
都不要比薪資,加個生菜跟麵包,美國在家裡吃飯,常常比台灣還便宜。
Q先生
1 years ago
「中餐館」在美國的形象,長期以來好像就是以「便宜」為主要賣點,我以前也覺得很貼切,疫情後,我就不覺得了。如果去買中式的餐點不再比美式的便宜,就會給我一種「不划算」的感覺。
Q先生
1 years ago
在家裡煮,長期下來應該還是有比較便宜。當然,把食材/時間等算進去,還有一直吃剩菜很阿雜這些因素,出去吃/買外賣也是不錯的啦。我雖然不時會抱怨一下,但是「吃得到排骨飯,喝得到珍奶」這件事在美國本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就住過那些地方,所以我還是蠻怕這些中餐館關門倒閉的。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吃飯」成本的成份在台灣美國不太一樣。美國的原材料一般比台灣要便宜(或者比較貴但是量很大),成本主要的成份是時間(以 foregone earnings 計算),特別是自己煮的狀況,外食的時間成本或許較低,但是要花錢停車(這點在大城市特別麻煩)。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買一個 deep fryer 在家自己炸排骨?(ninja)
Q先生
1 years ago
willynn: 我會做排骨飯啦,偶而也會弄來吃。但排骨不太能只買一片,一次醃太多,冷凍櫃放太久又很煩/很佔地方。至於珍奶,自己煮一鍋粉圓應該會吃到吐(又不能只做一小把)
Q先生
1 years ago
台式的餐點,除了要起油鍋那種食物(其實還不少)我幾乎都做得出來。只是很多要花功夫,例如蘿蔔糕,我自己做過一次,超想去撞牆,做完非常容易壞,還不如出去買現成的,三小塊5元,吃過就好了。
癡漢。 says
1 years ago
SoQueer: 我最開始幾次做蘿蔔糕的時候水放得太少,蒸出來的成本讓我領悟到古代的城牆磚頭是怎麼做的...
Q先生
1 years ago
我不是特別享受煮飯過程的人,會煮主要是因為外食太貴,還有我上面講的「不划算」的感覺。我媽在台灣,幾乎還是天天煮給我爸吃,我超佩服的。我媽說她煮習慣了,出去吃反而不習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