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課時,檢討到一題的選項是在說廖鴻基在鬼頭刀這篇文章中描寫了人類的殘酷無情。因為這個選項才讓我可以用比較日常的語言描繪出廖鴻基文章裡頭那種對於鬼頭刀的情愫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殘忍」這個詞是必須用在能力的絕對懸殊上,以至於你用這個絕對懸殊的能力去橫掃對手,甚至你根本連橫掃的意思都沒有,只是一個不禁意就要把對方灰飛煙滅。一般來說,我們會用殘忍來形容人與其狩獵物之間的關係,從來不是因為狩獵本身,而是我們如何全方位宰制、奴役甚至濫殺動物,為的只是一種多餘的、剩餘的、妝點的生產與娛樂。
但是廖鴻基筆下人與動物的關係,也就是他和鬼頭刀的關係,被描繪成為像是人與人之間,實力相當,地位平等的單挑對決,正因為彼此(其實主要是作為人類的主角)沒有仰賴任何造成實力絕對差距的工具,而且手中僅有的武器是無法一次收服大量的獵物,所以每一次的狩獵,就是真正意義的狩獵,那像是意志與意志的碰撞,生命力彼此之間沒有中介的交鋒,所以到最後成就了超越在人與物之間該有的敬意,鬼頭刀成為了值得敬重的對手,所以廖鴻基的筆下才會說,鬼頭刀在魚市場上是最便宜的,但是在他心中早就是無價的。
以前我一直以為這種對於「討海人」對於「獵物」的敬意的描寫多少有一種附庸風雅的成分。今天我才了解,這其實是一種假想,假象自己和鬼頭刀被放在平等的決鬥場上時,他們便會在交戰的過程,產生出認可的火花,彷彿彼此是有靈魂一般的對峙⋯⋯事實上,相較於其他獵捕法,用魚叉獵捕的方式,確實可以提供這種彼此對決的想像。
然後學生評量裡頭有一題引用到蔣勳的文章,大概可以理解蔣勳被討厭的理由
文章的一開始用康德的「無目的/有目的」的這組對立區分美感經驗,這裡沒太大問題。但是當他用「快感(感官)/精神」這組對立區分美感經驗時問題就比較大。
在蔣勳的說詞裡頭,把「吃麻辣鍋」和「聽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放入這組「快感/精神」的區分,並聲稱聆賞無伴奏大提琴是「精神層次」且是「美感經驗」
首先蔣勳沒有解釋的是,為何同樣都需要經過感官接受對象物的性質,但是麻辣鍋就是「快感」,巴哈就是「精神」。難道我們在欣賞巴哈作品時是用心電感應嗎?在這裡頭我們看到蔣勳有點狡猾地用了「麻辣鍋」的字面意義,讓人可以立刻講舌尖上的刺激與快感的字面意義連結起來
但是事實上,蔣勳遺留下來的問題(同樣都是需要感官接受為何麻辣鍋和巴哈有別),正是康德美學理論的重點
對康德來說美感要成立,其實來自於一種對於感官對象本身具有的內在形式的判斷活動(太久沒看康德,具體的用詞還要查),所以美感對康德來說是不完全關心對象物的性質的(至少在快感/美感這組區分中)而是這個判斷活動有沒有成立。
其實拉回到原本蔣勳用的「無目的/有目的」的區分也可以明白這件事。因為並不是對象物本身能保証你能夠產生無目的的觀看。
蔣勳為何會犯這個失誤?我認為與其說是對康德不熟(雖然他可能就是主要原因),我寧可解釋成為錯把「美學問題」理解成「藝術問題」。也就是說,對蔣勳來說,他以為美感涉及的是「觀看藝術的經驗」或是他認為「藝術經驗」是與「藝術品有必然關聯」
所以無伴奏大提琴相比麻辣鍋引發的是美感而不是快感就不證自明。這裡頭狹帶出康德都沒有說的「精神/物質」的對立,更是表明一種「藝術=精神活動」在康德美學使用中的借屍還魂
當然我們似乎也不能忽略一個老掉牙的討論方式,就是「美學」這個詞的翻譯歷史,他的原文更接近「感受學」,而與「美」並無直接關係。而某種程度,康德的美學可以說是去研究美感作為一種特殊的感受方式他的運作邏輯。更深一層則是回應他對於純粹理性、實踐理性與判斷力三方關係的哲學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