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張
2 years ago
[流言] 在想所謂的流言到底如何形成?
在蘭嶼遇到的阿文,島上的人幾乎都知道他,因為開始做廢機油和寶特瓶回收。蘭嶼騎機車繞環島公路,大約兩小時,島上六個部落。他在其中一個「野銀部落」。阿文其實很在意周遭人的看法,雖然他自己否認他人的評論未造成自己的傷害,但他反覆述說…… 我也很好奇,明明就在做公益的事情,為何會對他有種種負面言語?
瀟灑張
2 years ago
事件一. 志工被阿文姪女罵:阿文有些隱性的事先付出,最後卻沒有收到相對應的回報,以至於心理不平衡,希望用其他方式收到回報,例如顧店。有幾次我們八月志工因為協調不順,加上過於疲累,所以晚上交給阿文自己顧;在來有一天晚上受狗騷擾,所以把玻璃門暫時關起來,有人卻以為我們關店在裡面休息。也許是以上的誤會,阿文也不敢直接告訴我們他的不平衡,轉而告訴姪女,姪女再來罵志工。但真正不顧店的是七月和以前的某些志工。阿文也說姪女都會幫她罵志工。就算我是他們真正再罵的對象,我也會不開心,為何透過他人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溝通問題?
瀟灑張
2 years ago
事件二. 遇到sexual harrassment 和 assault。有男性友人來救援,但收到其他人對此事件的看法卻是「社會歷練」不夠」。後來我在臉書寫下這件事和收到這樣的評價的看法,那位來救我的男性友人隔天跟我道歉,以為說的是他,因為他跟另一位志工講同樣的話。我說,對我說的是另一位。 過了好幾天之後,難得有緣跟一個maran聊天,也是以前的志工,阿文的朋友,他突然提醒我獨旅要注意去地下屋,還有要訓練看人的眼神面容來判斷是不是「壞人」……我想我已經被不少男性提醒過類似要注意安全的事情。然後這位Maran也說了一模一樣的字眼「社會歷練」。他們就這樣達成了共識
瀟灑張
2 years ago
流言這件事怎麼來? 由事件一來看:
一個人與身旁的人抱怨。抱怨者需要的是被同理,互相建立連結感。
立即下載
瀟灑張
2 years ago
流言怎麼來?
事件二. 複雜的傳播路徑,但因為傳播對象為同一個群體,所以容易認同某種價值觀,而產生了對事件看法的共同字眼或結論,如「社會歷練」。
瀟灑張
2 years ago
「流言可能是數量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