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演講筆記
#1950年代
#外省族群記憶
今天聽楊孟軒的演講《創傷、記憶與認同:1950年代的台灣》
下面記演講資訊、筆記、和心得,欸嘿
latest #18
掰噗~
覺得
2 years ago
那ㄝ阿捏!?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講題:創傷、記憶與認同:1950年代的台灣
主講人: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時間:2022 年 3 月 3 日(四)14:20-17:20
地點:進修推廣學院 1 樓演講堂
【110-2 研究生講座】2022.3.3 楊孟軒教授:創傷、記憶與認同:1950年代的台灣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楊孟軒利用記憶、創傷兩個概念,企圖去重新檢視1950-1960年代外省人的記憶與歷史。
他要反駁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民主化後由龍應台代表的「大江大海」的記憶與論述;另一個是美國學界在討論少數族群創傷的概念diaspora。
立即下載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他並不是要認為大江大海的記憶全數錯誤,只是要用歷史爬梳的方式告訴大家,大江大海所聚焦的1949年顛沛流離故事,是在民主化後由外省第二代重新爬梳、繼承父母生命史的結果。他說,1950年代初期,初到臺灣的外省人根本不是以1949年顛沛流離的經歷為重點,而是1929年以來長期經歷戰亂所導致的流離經驗;尤其以八年抗戰才是1950年代外省人的主要記憶點,因此很多反共文學的重點也是在此。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1960年代開始轉變,因為當時反攻大陸已沒有希望,許多外省人已經認清回鄉之路遙遙無期,形成無法抹滅的創傷。因此他們開始重塑自己的記憶,也就是家鄉的記憶,並以各省同鄉會、同鄉雜誌為主軸,經營他們對於自己家鄉的各種記憶。當然,這些記憶只是記憶,並不是準確的家鄉歷史。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1980-90年代,這群外省人因開放探親而回鄉,但反而因為自己與家鄉格格不入而顯得更加孤獨。尤其這時候長期累積的省籍衝突正式檯面化,讓他們對何處是吾鄉的孤獨感更加強烈。而此時,外省第二代或許繼承前一代對於家鄉的懷念,但探親的印象通常只是打破他們美好的幻想,因此他們重新爬梳的時段反而變成1949年的顛沛流離。加上外省老兵的弱勢處境引起台灣社會的同情,兩者互相作用變成了「大江大海」的社會記憶。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而上述外省人的記憶與創傷便是緊扣著兩岸的情勢變化,但這個記憶與創傷的形式卻跟美國學界探討創傷的diaspora概念不符。此概念通常是指涉弱勢族群的創傷與記憶,但外省族群的處境卻是雙重的:一方面許多外省人面臨無親無故無社會援助的弱勢境地,另一方面他們也受惠於外省身份,並不用被「重新改造」。[此處學界論爭我並不清楚,只是轉述講者的內容,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後來他也探討說,外省人跟威權時期國民黨黨國體系之所以有這麼奇怪的緊密連結,並非他們完全盲從黨,而是因為他們在跑到台灣後,面臨的是無親無故孑然一身的處境(社會學的說法是原子化的狀態),這些原子化的個體除了跟同鄉互相取暖,更多是跟黨國連在一起,國民黨也因為如此而對這個族群建立了非常有效的控制與情感連結。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然後他也說到,台灣歷史學界在重新爬梳戰後台灣史的時候,通常是以轉型正義、白色恐怖的角度去爬梳史料,但這很容易漏到許多有趣的東西,比如說:許多學者會去翻看政治犯或是政治判決的史料,但這批史料中有包含散兵遊民的治理史料,這個可以看出當時除了抓共匪是重要問題,外省兵逃兵或是隨意變換軍隊的社會問題很大,甚至造成許多社會案件。而這些外省兵之所以會有這些脫軌脫序的行為,是由於長期動亂下所形塑的生存手段,這也是為何在1960年代社會經濟逐漸穩定後,這類事件就變少了。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作者更詳細的論著在這本書裡頭: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Postwar Taiw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劍橋大學出版社),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翻看。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拉線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發現他有一系列的演講ㄟ
華人文化演講系列–楊孟軒|第一場:如何創傷?怎樣記憶?記憶研究中關於創傷記憶的爭論
華人文化演講系列–楊孟軒|第二場:誰說外省人是diaspora?集體創傷、流離記憶與認同變遷
華人文化演講系列–楊孟軒|終場:誰的記憶?誰的和解?從Michael Rothberg的「多方向記憶」與...
【亞比中心新書座談】《逃離中國: 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然後楊孟軒的英文著作年底會在臺大出版社出版,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下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他的文章:
楊孟軒/二二八歷史爭論與銅像拆除爭議背後,一場記憶與記憶的戰爭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然後他下禮拜還有演講ㄛ,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瞅瞅: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on Facebook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演講:蔣介石銅像移除之正義與不正義: 人、紀念物、歷史
時間:2022/3/9 (Wed.) 15:30-17:30
地點:政大百年樓330106 & 線上視訊
報名表單:
「蔣介石銅像移除之正義與不正義: 人、紀念物、歷史」-報名表
主持人:馬愷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主講者: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簡介:
蔣介石銅像、紀念物、紀念館等的拆除或改造,自台灣民主化以來,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公共議題。倡議移除的人明確地指出,除去威權象徵物,對轉型正義與民主深化的重要性。威權時期的獨裁者,如果還擺在公共場域被景仰崇拜,如何使人民對過去的體制產生反省?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近公佈,台灣民主指數全球第8,全亞洲第1名。在這樣一個民主國家,獨裁者銅像仍遍布全島,遍及許多大專院校,想想怎樣都說不通,在國際上貽笑大方。反對移除的人則表示,這些所謂「威權象徵物」對他們的歷史觀、國家與群體認同,有非常重要之意義。毀棄、拆除這些象徵物,等同是對他們的蔑視與攻擊。
政翼fly fly fly
2 years ago
對他們而言,所謂「轉型正義」只是政治鬥爭,結果是更多的不正義,看到的是多數主流意見,對於少數意見的詆毀與壓制,違反了台灣民主多元文化的包容原則。另一種反對拆除的說法是,需要將這一些威權象徵物留下,作為重要歷史文物保存來,對下一代實施民主教育。誰說的比較有道理?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說法呢?我在這個演講中,將以台灣二戰後「人」與「威權紀念物」實際互動之歷史的觀點出發,加上美國記憶研究學者與文學評論家Michael Rothberg最近提出的implicated subject概念來分析,希望給聽眾們提供另外一個思考方向。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