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甕
3 years ago
【節錄】曾端真(2009)生命故事的交會
1.這類「頑強」的孩子,會和教師對抗到底,因為「對抗」是他們的生存法則。他們在家庭經驗和求學經驗中學到的是用反抗來爭取自己的位置和保護自我價值。只要他們的生存信念不變,他們會持續用對抗的方法來因應外在世界的威脅。
latest #8
米米甕
3 years ago
2.……教師必須相信並不在於贏得孩子的屈從,而是在於贏得孩子的心,孩子才會放棄對抗的武器。
米米甕
3 years ago
3.輔導的根基是教師必須有著與孩子生命交會的信念和態度。
米米甕
3 years ago
4.輔導兒童的關鍵在於讓兒童感到安全,靠近兒童的方法必須避免引起孩子的防衛,同時讓孩子願意接受教師的靠近。
立即下載
米米甕
3 years ago
5.《孩子需要矯正性經驗》瞭解孩子的生命故事,目的在推論出孩子的行為動力,以便量身打造最切合孩子所需的協助。行為動力的意思是指引發孩子偏差行為的力量,比如攻擊行為必然受到內在自我保護的力量所驅動,也就是攻擊是孩子的自我保護行為。若孩子覺得自己生存在世有如垃圾般,他便會掙扎著提昇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多數缺乏支持系統及缺乏被愛經驗的孩子,不可能以正向的行為來獲取自我價值感。反之,他們的成長經驗充滿暴力,被拒絕及被否定,他們也就只能用負向的行為來保護自己的生存。他們理解的世界如果充滿危險,他們手中便必須時時拿著武器來面對周遭世界。
米米甕
3 years ago
6.在指正孩子之前,必須先幫孩子培養安全感,孩子才不會與教師和同儕為敵。收起敵意的孩子,才有意願和能力去聽教師的教導。這類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被聽到」,當然也就沒有能力去聽別人。
米米甕
3 years ago
7.當教師和孩子交會時,教師的一言一行即成為兒童生命故事的一部份,交織在兒童人格建構的歷程中。兒童用其主觀的詮釋,在理解外在世界,心理愈是脆弱的孩子,愈容易曲解周遭發生的一切。
米米甕
3 years ago
8.《教師需要重構生命故事》兒童正經歷生命故事的建構階段,需要成人提供其矯正經驗的機會。成人的生命故事亦可循矯正性的經驗來解構已經固化的故事,或是重新檢視自己過去的經驗,賦予新的故事意義。
米米甕
3 years ago
9.阿德勒心理治療及敘事治療等心理治療學派,強調個體是自己生命故事的編撰者,每個人都以主觀的理解來敘述生命故事。一個人經歷過的故事已被主人加上了主觀的詮釋。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所寫的故事腳本在與外在世界互動。如果教師能意識到阻礙師生或親師互動的腳本,並用成熟的觀點來重新解釋該腳本,並對這個腳本重新賦予意義,則教師比較不會被存有的生命故事所束縛,面對兒童與家長的彈性空間將會擴大許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