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
2024-12-10T03:19:57.000Z 2024-12-14T12:03:55.000Z
【2024瀕危動物保育行動成果交流研討會 DAY1筆記】

https://images.plurk.com/5OfPXrQzaCY2hvOnhReQ7L.jpg https://images.plurk.com/YzyH9cMgsIeEvhRGkFGC8.jpg

如果你是熊熊愛好者、鳥奴或貓科動物迷,可以來聽聽看這場內容豐富的研討會!

⚠️下方整理含個人心得與解讀,文長注意

📌直播影片檔:Facebook-
#野生動物 #原生種 #野保 #生物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 #公民科學
latest #39
系統
2024-12-10T03:21:09.000Z
📌臺灣黑熊保育行動成果

1️⃣引言:早年盜獵嚴重,使得黑熊族群量減少甚多,但隨著野保法設立與數十年來的復育努力,有監測到族群量漸漸回升;此外也發現,黑熊活動範圍從原本的中高海拔,有轉往低海拔的趨勢,未來面臨的不只是保育工作,更有人熊衝突的議題要處理。

2️⃣族群現況與保育行動

早年採取保護區劃立策略,目前族群分布可大致分為南北兩區,北為大雪山,南為玉山-北大武山的區塊(十大熱區可參考圖1)

⚠️前線拆除獸鋏的數量有減少趨勢,不過在含金屬材質之彈簧續壓式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的規範上,基於現實中原民傳統狩獵文化權益、農民獸害防治需求等面向,加上金屬套索陷阱的型態多樣性,不會像獸鋏那樣全面禁用,而是去訂定相應規範與適用規格,避免讓問題地下化。
系統
2024-12-10T03:22:16.000Z
https://images.plurk.com/LlRxrPxJUstgmagt8rzX6.png https://images.plurk.com/414IErziotHY7ULYu4FpgS.png https://images.plurk.com/2XD2YAsv6GdXDxTRn2e13b.png https://images.plurk.com/4lWTRkn53AmSgtZldcDwOO.png
系統
2024-12-10T03:24:17.000Z
例如參照日本經驗,以推廣改良式獵具作為解方,減少誤捕與斷肢傷害;或是推動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讓部落訂定自治公約,希冀鼓勵獵人落實狩獵回報,成為野動科學監測的助力,不過這部分我想在雙方的信任關係被好好重建之前,需要不少時間凝聚共識吧。

之前整理過相關噗,或可一併參考:@systemnim - #動保法 修法 徐巧芯推的這個修法版本可以繼續關注下去⋯⋯我頭好痛。 📌把遊蕩...
此外,黑熊的生態給付方案特別之處在於協助救傷,誤捕的話也不會有刑責,藉此鼓勵民眾勇於通報,因為以前有人誤捕後太過害怕,最終選擇射殺黑熊,為避免未來再度發生此類悲劇而有相應決定。

https://images.plurk.com/2jB7iwzcQDJum8B510kbhk.png https://images.plurk.com/6UUdF3YTG3tVYYyVQIqaQ5.png https://images.plurk.com/6nRoJ4Ys5lXhdO108Juhcf.png
立即下載
系統
2024-12-10T03:26:20.000Z 2024-12-10T03:26:57.000Z
3️⃣大雪山地區黑熊監測保育與人熊衝突防範

大雪山地區黑熊的活動範圍十分廣,超過300平方公里(黑熊的活動面積小的話有20-30平方公里,大的話可至200-300平方公里),且與森林遊樂區與登山步道重疊,更緊鄰山村部落。

為了預防遊客與黑熊發生衝突,除了發展預警系統,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們研發了生態友善垃圾桶,可防止野動翻找食物,避免食源吸引熊隻聚集在人居熱點~

https://images.plurk.com/Uktt6tUb90tQ9IapzdK0f.png https://images.plurk.com/723izblaO3t4RtXhZqROg7.png https://images.plurk.com/1CfQymndUdiyfroFYzyBNb.png https://images.plurk.com/74yg4R4mUN04awwQodRgSi.png
系統
2024-12-10T03:26:50.000Z 2024-12-10T03:27:11.000Z
根據雪霸國家公園的報告,梨山有移工會非法狩獵,所以加強了東南亞語系的宣導與巡守作業;另外也輔導農友,以較為友善的電圍網措施滿足獸害防治需求,並引入金屬探測器移除不明獵具。

https://images.plurk.com/4Zbxo5OPQwQz3q0m4qMxyO.png https://images.plurk.com/3CZZY6kjf3KpzsrENuYsNV.png

其他相關著作與影片資源,包括《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這本書,以及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 / 568的人間記事》,也都可以參考看看:《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 / 568的人間記事》完整版
系統
2024-12-10T03:29:23.000Z
4️⃣救援現場:以臺灣黑熊閽帝夫為例

這段為個案傷勢與救治處置的詳細解說,含大量傷照,請自行查看影片內容,不過可以劇透一下閽帝夫的結局──野放後的牠最後死在了森林中,死因不明。

從殘骸判斷,死前的身體狀況應該是沒什麼太大問題,但因為閽帝夫是隻約22歲的老熊(野外黑熊平均年齡為25歲左右),所以也可能是時間到了,講者最後說了一句話:「至少牠最後是在自己的家鄉走掉的。」

https://images.plurk.com/19voaSQty6oiFS9YKEmbqt.png https://images.plurk.com/60rsifmKNLPAYeVRGjgupu.png
系統
2024-12-10T03:30:45.000Z
5️⃣衛星追蹤救傷個體野放後動態

個體野放時會對其行負面制約(例如用叭噗製造巨響),希冀讓動物對人類保有警覺心;野放前繫上的衛星追蹤項圈會有延展裝置,理想上是希望一年後讓頸圈自然脫落,但因為個體行為差異,有時候扯一扯很早就掉了,導致研究人員無法準確斷定該次野放到底成不成功。

野放後持續追蹤,除了想知道個體是否成功存活,也是想監測在山村聚落附近捕捉到的個體,之後的活動軌跡會是如何。

異域野放(移地野放)係指野放位點與熊隻原先捕捉到的活動範圍有一段距離,會這麼做多半是因為原本的活動區域是不適合野放的人居熱點,怕再促成人熊衝突,但後來觀察到黑熊會有返家行為(homing),國外文獻也顯示成年熊的返家率比起幼年熊(3歲以下)要來得高。
系統
2024-12-10T03:31:34.000Z 2024-12-10T03:31:46.000Z
另外從衛星追蹤上也可發現,冬天一、二月時黑熊活動量較低,且部分地區觀察到黑熊會有季節性移動的現象,比方說台東關山鎮就是面對黑熊活動的前線城鎮之一,春夏時會在黃區活動,到了秋冬就會移往藍區或綠區(可參考圖5)。

https://images.plurk.com/4bPaS9AnVkdC9FxOhOXjZx.png https://images.plurk.com/6tJIqYvq1aGMddW7JhV6ZN.png https://images.plurk.com/2i3bBxDFAcfQlloEhf7DlL.png https://images.plurk.com/5dOdJaXcNRLquTQGvKorV0.png https://images.plurk.com/X5qTDnx6Fe6EvTzJdA7WK.png
系統
2024-12-10T03:33:16.000Z
6️⃣黑熊友善與布農族武陵社區

抱歉我看到簡報中各種壓縮的黑熊圖片直接先笑出來XD

無論是黑、可怕、詛咒、貧窮、山上自我隔離,我想其實都隱含著對黑熊要敬畏、不要任意獵熊的意思。

另外講者也分享,現在部落裡打獵的動力包括:(1)夢到吉兆上山打山豬(2)好友來家裡作客要招待(3)歲時祭儀的需求。如果發現某物種變少了(像是飛鼠),就會協調先不要獵,等數量恢復再說,獵區的劃分也有助於這類觀察的實行(可參考圖5)。

教育與政策配合上,前者有無痕山林、黑熊保育、獵人教育等深化保育觀念的課程,後者則是加入黑熊監測給付計畫,包括前面提過的改良式獵具推廣,還有投入森林巡護人力、申請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等。
系統
2024-12-10T03:33:21.000Z
https://images.plurk.com/YgDUmrdCt6N0XYQefMDqh.png https://images.plurk.com/2FVgiRse2pGKvZZ2ZB5DZi.png https://images.plurk.com/4WtWB5zDsfy2kUkMJvcYB8.png https://images.plurk.com/1qPlSpJOOz50yoxNcci9QA.png https://images.plurk.com/5SKx9DbBAwwBUAWExTDNhU.png
系統
2024-12-10T03:33:43.000Z
7️⃣現場Q&A集錦

這邊只摘錄其中幾個,完整Q&A環節請見直播記錄檔~

熊窩的高度👉簡報中展示的熊窩,離地高度約10公尺,至於築巢點位處的青剛櫟,本身樹高有25公尺。

如何推廣黑熊生態知識👉野灣提到他們有出繪本《動物的小秘密》,是以台灣野生動物為主角,我剛剛查了覺得適合親子共讀,目前看到窩窩商店有賣:預購《動物的小秘密》繪本:精裝版(一套三冊)附書盒:大人小孩都驚奇連連的動物冷知識
另外,去年他們推出黑熊保育教師研習工作坊,如果是國高中小教職的朋友,可關注看看未來是否有類似活動舉辦。
系統
2024-12-10T03:33:46.000Z
遊蕩犬對黑熊的影響👉黑熊因為體型的關係,單隻遊蕩犬要將成年熊KO會有點難度,甚至可能被反殺;但隨著黑熊活動區域漸趨移至淺山,若遭遇犬群圍攻,的確有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威脅。

改良式陷阱溝通👉大眾印象中可能以為這類議題多與原住民相關,但許多黑熊中陷阱的案例其實是果園放置的,這些場域的主人很多都不是原住民。農損防治的需求始終存在,如何輔導民眾換用傷害度較低的改良式陷阱或電圍網,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系統
2024-12-10T03:35:26.000Z
📌山麻雀保育行動成果

1️⃣2017-2024全臺族群監測成果

山麻雀(Passer cinnamomeus)不只分布於台灣,台灣的族群只是其中一個亞種(P. c. rutilans),但IUCN紅皮書上列為無危等級的山麻雀,在台灣卻是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山麻雀會利用現成的孔洞,例如其他鳥遺留的舊巢洞、各種人工設施的孔隙來築巢,屬於次級洞巢鳥(secondary cavity nester),所以在復育上,相關單位會替山麻雀蓋各種材質的巢箱。

食性上以蟲食為主,但依環境狀況變化,秋冬會轉以仰賴穀類攝取。

https://images.plurk.com/32xxejILtXPqKoSgFlpnxK.png https://images.plurk.com/47eCIvK5OTVyerAySeJbfq.png
系統
2024-12-10T03:37:04.000Z
在調查野外的動物時,偵測率會受到物種特性影響(比方說講者簡報中那隻明明存在卻善於隱身的鳥),所以會使用佔據模型(occupancy model),藉由短期內同一樣區的重複取樣來估計該物種的偵測率(detection probability),並修正調查樣區的占據率(occupancy rate),以利更準確評估目標物種的分布狀態與族群變化。

調查結果發現山麻雀分布熱區多在北區,包括霧社、奧萬大、力行、梨山等地,南區則散於梅山、曾文水庫、那瑪夏;族群量估計的部分雖有待調整,但至少能看到緩增趨勢。
系統
2024-12-10T03:37:06.000Z
https://images.plurk.com/7qK8cZgOCOKxFkHDOvZBWG.png https://images.plurk.com/20h3D966eyW5EgYhRvJAxQ.png https://images.plurk.com/2YBaJsoqsy5elS46fX9hUB.png https://images.plurk.com/1NXceFXqSI7YhY4Xt3oy8l.png https://images.plurk.com/2lBDASKeQsjbEYonhYhFyD.png https://images.plurk.com/426BBkPRorYa5BXJ4zAe4n.png
系統
2024-12-10T03:37:59.000Z 2024-12-10T03:54:18.000Z
2️⃣嘉義縣社區保育行動

山麻雀ACE保育策略:維護人工巢箱品質、維護棲地與供應食源、提升保育意識與友善耕作。

⚠️這邊的供應食源,不應與一般民眾的拿麵包餵鳥行為類比。前者是經學者審慎評估,且有族群監測與持續追蹤的保育策略,何況這個方法尚處於試驗階段,需滾動式調整;後者則是沒有科學基礎的無規劃餵食,相關概念說明請見:餵食野生動物錯了嗎? - PanSci 泛科學

且在對物種特性不了解的狀況下,民眾的無規劃餵食很可能導致鳥兒營養失衡,或是造成消化道問題,甚至間接助長強勢外來種(或入侵種)的生存,反而替本土鳥種帶來更大的威脅。

之前整理過相關串文,或可一併參考:隨薪鎖慾 (@wasyhyc) on Threads
系統
2024-12-10T03:39:51.000Z 2024-12-10T03:54:30.000Z
目前嘉南地區的餌站是以粗糠與小米作為主體,搭配無農藥施作的菜蟲,且觀察到其他來取食的鳥種並不會對山麻雀本身造成威脅。

https://images.plurk.com/4NQbu0j2PJl88wFBWpUrRM.png https://images.plurk.com/1s6N8BB3R2K36b4P1nefvM.png https://images.plurk.com/DyiXRtd5eb5dtJ0o377Y2.png https://images.plurk.com/5JWNP1IqU0BL1ggnEaVvTY.png https://images.plurk.com/LDVbl6gvDTNtnpfztaQGP.png https://images.plurk.com/7FPTYNFhvJOnpk18xPEeJc.png
系統
2024-12-10T03:41:59.000Z
巢箱設計上也大有學問,以前長度為35公分,後來縮為30公分,以利減輕山麻雀為了填補巢箱出外尋找巢材的負擔,近年來將巢箱使用率提高到50%以上,繁殖成功率比起5年前也有所增長。

打造友善環境的部分,有一個很有趣的環節是將水塔或電源箱等金屬物件霧化,避免山麻雀去啄打而耗損體力;另外就是減少白腰鵲鴝,這個外來種被觀察到會攻擊山麻雀的蛋,還有佔據山麻雀的巢箱。

其他方式諸如在校園種植山麻雀食草、向當地茶農推廣友善農法,以及生態給付(主要是棲地營造與維護)、培訓小朋友成為山麻雀解說員、設計山麻雀相關標章等。
系統
2024-12-10T03:42:02.000Z
https://images.plurk.com/5L4BVi1f0kZnEaqYeKwkM5.png https://images.plurk.com/4xn9QNL3uK3HG9lmjIENRj.png https://images.plurk.com/7wOSYuYnwc1o0kip46PcvZ.png https://images.plurk.com/6RqDSktpTF4kBywFZaOALO.png https://images.plurk.com/3uugpiJXgyaZOQ624EGJsj.png https://images.plurk.com/rX05EqjkSBfPsjr8B4dmH.png
系統
2024-12-10T03:44:11.000Z
3️⃣曾文水庫與山麻雀友善治理行動

曾文水庫的山麻雀熱區位於大埔鄉湖濱公園與茄苳腳,水庫在10月退水後,草地生長吸引山麻雀群聚覓食。

講者主要聚焦在如何能讓施工工法、工程時空安排變得更山麻雀友善,或是做出相應補償,比方說用土包袋替代混凝土材料、增設巢箱、保留或增加更多草生地等。另外也發現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外來種灰頭椋鳥(Sturnia malabarica)會去與山麻雀競爭巢箱。
系統
2024-12-10T03:44:13.000Z
Btw,看到講者提供的巢箱設計圖笑出來,不禁在想這算不算一種理工浪漫的實踐XD

https://images.plurk.com/4TmiQmf8lTwt6jJmLB8Co5.png https://images.plurk.com/w1oiTXN2JVjLbIGJRQchR.png https://images.plurk.com/1uInOiA2zEAp94MXWlwH68.png https://images.plurk.com/4COPJm6Ryts7XKYrpsKe35.png https://images.plurk.com/1GpLXENrGVpsbAmsKgRdm2.png
系統
2024-12-10T03:45:22.000Z
4️⃣農村水保工程與山麻雀棲地保育

「迴避、縮小、減輕、補償」是環境友善工程可進行的策略考量,但比起那些檢核流程,這段演講的重點我想放在公民科學的參與!

就算只有動動手指將資訊上傳,也能作為日後公共工程設計改善的分析基礎,若想了解更多實踐途徑,或可參考之前整理的相關串文:隨薪鎖慾 (@wasyhyc) on Threads
https://images.plurk.com/YrBf5sKE8ZLJP7Xesi1kn.png https://images.plurk.com/3MX2hAluvnDZVoFyJYn5IC.png https://images.plurk.com/2ExglhkGlHgdixi7GNBA1k.png https://images.plurk.com/7troQ8IadNJyAp1HXiWJSe.png
系統
2024-12-10T03:45:47.000Z
5️⃣現場Q&A集錦

這邊只摘錄其中幾個,完整Q&A環節請見直播記錄檔~

山麻雀很可愛,能不能做成娃娃👉有!林保署嘉義分署有做出來,之後可能有機會上架,等待期間就先逛逛其他的布偶鳥吧:山林製造|森林羽精靈組(5入) - 森林好好玩
另有黃喉貂、食蟹獴、穿山甲、臺灣野兔、石虎、草鴞、諸羅樹蛙、臺灣黑熊可供選購:森林文創 - 森林好好玩
山麻雀的宣導教材有哪些👉可至林保署FB下載資訊圖卡,另外也有出系列主題繪本《里山在這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 機關分類 - 國家網路書店
系統
2024-12-10T03:45:56.000Z
關於外來種鳥類移除👉基於對山麻雀復育議題的重視,嘉義有施行白腰鵲鴝移除計畫,不過這類小巧靈活的物種不若埃及聖䴉那樣可用獵槍移除,必須透過特殊的戰鬥籠,籠內放置引誘的鳥媒,搭配預錄鳥音誘捕,整套程序下來其實沒想像中容易。
系統
2024-12-10T03:47:55.000Z
📌石虎保育行動成果

1️⃣苗栗石虎移動與族群交流關鍵節點調查

當地石虎的困境之一是重要棲地破碎化,此外道路切割造成東西族群隔離,讓滅絕風險變得更高。

苗29線有很多水閘門,原本是關起來的,經溝通後改為開啟+圍網防護,以利河兩邊棲地互通,石虎也的確頻繁利用了這些途徑。

140線以前被稱作石虎死亡公路,但藉由區間測速與石虎通道的架設(可以看到通道口加裝格柵,以防成年大狗進入),現在這個稱號可能要換別條路來承擔了,像是西濱台61線就被監測到路殺數量增加。
系統
2024-12-10T03:48:03.000Z
⚠️未來改善的重點之一是台13線+國道1號三義段,希望能讓東西棲地交流更通暢。不只石虎,這個路段也監測到有麝香貓、穿山甲、食蟹獴利用通道活動,然而高公局的工程導致該段植被狀態變得裸露開闊、遊蕩犬群更易進入,光是自動相機拍到的其中一群,就有至少15隻狗。

石虎熱點遊蕩犬隻的移置行動可說刻不容緩,尤其這些通道位點更是首要目標。

除了通道設置與改善,溪流疏濬也可以是努力的方向,如何留下天然食源給石虎,是另一個友善課題。
系統
2024-12-10T03:49:29.000Z
https://images.plurk.com/6g9YwCtUW62aZiQxEF0Eup.png https://images.plurk.com/7yPQ9PA7GmyhvzRHDx3cC9.png https://images.plurk.com/rmhmLOT6z3lWM3a34qmcd.png https://images.plurk.com/3rIMAppkjHZDKUqrNTLQ8O.png https://images.plurk.com/1WOsvhVOg0NMRh8w3l3gNc.png https://images.plurk.com/7lqgkpjKbcVA19Vacii0ve.png https://images.plurk.com/7xFuu0656TNyQgqdntmlaB.png https://images.plurk.com/79ckxxHFLlXXmmD5UB7t5l.png https://images.plurk.com/7gpBmnilIj7bRC7Ih5CmTS.png https://images.plurk.com/5M1mVeZoMu5MKEpBDEVqi5.png https://images.plurk.com/62b3Jp4HWBVn2CAXwPjXBJ.png
系統
2024-12-10T03:50:10.000Z
2️⃣台中石虎棲地生態研究與保育

台中適合石虎棲息的棲地以東部淺山地區(東勢-新社-太平-霧峰)為主,在大安溪、大甲溪、筏子溪與烏溪流域的話,活動則多限於河灘地的窄帶區塊(大安溪中游可能稍微寬廣些),整體棲地狀況雖沒那麼好,卻是聯繫南北石虎族群的重要廊道,如何去維持連結度會是個挑戰。

石虎渡過大安溪後來到后里-東勢山區,可繼續南移至大甲溪,不過台3線會是個大障礙,另外也有觀察到利用石岡壩移動的案例;筏子溪因位處高度開發區域,相對來說不是個太優的選擇。
系統
2024-12-10T03:51:07.000Z
針對溪流保育軸帶以自動相機監測所得的資料(可參考圖4),橘色折線顯示有許多相機都拍到了白鼻心、石虎與犬貓,但論實際出沒的頻率(長條圖),可看到犬隻遠超其他物種,對石虎生存不啻為一大威脅。

除了生態給付、友善農作,石虎保育協會也有推出雞舍改善計畫,但未來廊道與犬殺問題若未能顯著改善,石虎的命運還是不容樂觀看待。

https://images.plurk.com/7A2AVyzlrx8N2isWe0wJYP.png https://images.plurk.com/5E7FLdGK9ndzLLBUfGhpKY.png https://images.plurk.com/20fyzKrAcSpilzxUgMOXtX.png https://images.plurk.com/4UCmLNQ5QMgjrrBRg62fhD.png https://images.plurk.com/4JF4Jd59aKjXf3lLAMvr3l.png https://images.plurk.com/3wPwPges0RxybrSYNRXsel.png
系統
2024-12-10T03:52:20.000Z
3️⃣「三生」石虎友善農作棲地

如何說服農民與石虎站在同一陣線,打造兼具生產、生態及生活的「三生」友善農業棲地?

以西湖溪-後龍溪區域為例,光是說服當地人申請生態給付就是一大難關,因為許多農民覺得石虎就是吃雞吃鴨的有害動物;加入友善農作後,也得證明其對實際產銷與提升農作品質是有助益的,改良場這邊會以生多所與家樂福的合作為例,鼓勵農民做好保育,或有機會上架品牌通路。

改良場予以各種技術輔導的「利」,正是為了讓農民能更加認同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另外像是草生栽培的推廣,除了能減少蟲害幫到農民,也是讓淺山環境變得更石虎友善的方式。
系統
2024-12-10T03:52:21.000Z
https://images.plurk.com/1absxwVHkF4fVtkPcchbss.png https://images.plurk.com/6gtQYZ8QInWA8hj7HKUKl6.png https://images.plurk.com/1dw9xkF3pamw6XG4n3UFSl.png https://images.plurk.com/Zdf1nEEsy2t19BtzDjQx3.png https://images.plurk.com/3U9MlmsEnb26vZT2vbJK56.png https://images.plurk.com/4M469ZwWECvxhRIyKfYTKs.png https://images.plurk.com/1AojQ9wUA7fBkUP91thfr3.png https://images.plurk.com/3IQVxT5YZGqPdjyGjWkAYn.png https://images.plurk.com/7yo3d3ZgbmyPVepTbVmoUu.png
系統
2024-12-10T03:53:22.000Z
4️⃣友善石虎農作合作社營運概況

友善石虎標章需要通路的支持,而家樂福的食物轉型計畫在此是一大助力,但目前還是有許多困境。

像是過去三年乾旱缺水、今年遭遇多次強颱,老天爺不賞臉,打亂了銷售供應鏈;此外,有機農作合作社營運在申請農糧署設備時,往往會因規模未達基本門檻而無法成功;還有像是定價策略與家樂福品管要求的部分,種種因素加總起來,讓農民越種越無力。

講者最後秀了張自架自動相機拍攝到的照片,藉此可窺見遊蕩犬在農地淺山的氾濫狀況。
系統
2024-12-10T03:53:23.000Z
https://images.plurk.com/6k8cdDSphcc7no9gDPFKzQ.png https://images.plurk.com/1hQtvLM6WEFqOkOhKi9Czt.png https://images.plurk.com/6t7Q3Tj7nwTgX5ixRgZGU8.png https://images.plurk.com/6vdMB2XsGlAivgDjdI11ER.png https://images.plurk.com/5EXl1zLldfcMDvISjmaWAj.png
系統
2024-12-10T03:56:16.000Z
5️⃣進到下一個環節前的碎念

先說,我個人對於家樂福的感受很複雜,他們的確有在石虎議題上出力,例如引入認證農作,或是與升陽農產共同捐贈了石虎救援專車給生多所。

但諷刺的是,與家樂福合作募糧的台灣幸福狗流浪中途協會,由苗栗通霄的陳愛媽創立,去年這位陳愛媽曾允諾許伯簡芝(倉鼠人)未來不再餵養,但目前官網仍寫明在外有高達50多個餵養點:陳愛媽如何幫助浪浪 - 幸福狗流浪中途
https://images.plurk.com/7oRkAoyht5wdGXjF36BLBb.png
系統
2024-12-10T03:56:33.000Z
還有今年11月,台灣幸福狗流浪中途協會在沒證據的情況下,嚷著苑裡山上社區出現一大群被棄養的貓,激起群眾情緒後,結果當地人出來講明是社區共同餵食放養。

沒證據就亂推諉給棄養的協會 VS 成本外包的放養社區,真的是極品對決呢^^

https://images.plurk.com/6FuurY3nTG67cIYrkgCQVk.jpg https://images.plurk.com/1kS05tHo82f28MSG0tqTM7.png https://images.plurk.com/1Hdt2UqfOijda2ZrBvL4UE.png
系統
2024-12-10T03:56:56.000Z
6️⃣家樂福石虎守護計畫

在友善農作上,通路如何取得供應與消費端的平衡是一大考驗。

家樂福希望能讓食品廠商看到更多友善農作的加工可能性,提高產品價值;長年以來都在同溫層販售的小型生產者商品,它的包裝可能會面臨不適合面對大眾市場的瓶頸;小型生產者是否真的需要上架品牌通路?還是在地社區就足以支持其生存?

另外還有一點,雖然自然環境枯竭、海洋與陸域生態破壞等議題是國人高度關注的項目,但願意用個體身分擔責的比例卻很少,大家都覺得用補貼或政策要求即可(也就是政府與企業擔責),而不是民眾自己有意識去轉型、做出更友善環境的消費選擇,這就是目前的一大困境。

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做價值選擇,更進階的部分還包括要求自身生活周遭的業者,也能一同加入這樣的價值圈中。
系統
2024-12-10T03:57:54.000Z
https://images.plurk.com/6TZQuFekYmjaoAc74CfY5s.png https://images.plurk.com/6RueZrL2hpsoviEhzzdm1P.png https://images.plurk.com/4ZA6jZLbNEzCBsFiataI35.png https://images.plurk.com/7fds82KXNjAdrYtHGe9puB.png https://images.plurk.com/4EvWCfvxD3yaanB5RE2LPd.png https://images.plurk.com/1XKXKQKqRprgAqIgG9TzGr.png https://images.plurk.com/7CeL8vBMKmMCkBBRe0Kcgp.png https://images.plurk.com/2npnuK1QzTOK8hmM8OZMBQ.png
系統
2024-12-10T03:58:03.000Z
(DAY1筆記結束,之後還有力氣的話也會整理DAY2的部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