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櫻子
2 months ago
#台南美食 #旅行
個人感覺秋冬遊台南在吃的方面更加解放──終於不用特別找有冷氣的店家啦。(by耐熱值低的外地人)
和上次的夏至台南行比起來,那時的住宿地點較靠近國華街一帶,心態上也更像是「久久來一次所以想盡量體驗台南味」的短期觀光客,所以用餐時會盡量找當地小吃或老店。
不過,不到半年就再訪的我們開始有種未來也會時不時再來、時間或許還會愈待愈長的感覺,心態上也就隨興起來,不再執著於一定要吃得很(傳統旅遊印象中的)「台南」。
然後就發現──出門走幾步就會被一間好店吸進去。
其中不乏餐酒館、拉麵店、咖啡廳等似乎並不特別屬於台南的餐飲,但幾乎每一間我們吃到的業者都有屬於自己的亮點和態度。

旅遊|食記|下榻在台南市中心可以怎麼吃- 2024秋(含正餐與點心) | 杏櫻子的果實分享站
杏櫻子
2 months ago
男友說他喜歡這種講究感,我也喜歡這種「老派」的精神。我們在中式料理之亂(?)時正好聊到這方面的事,當時我們的結論就是料理百百款,當然未必要像法式餐飲那樣講求結構與思想,也不一定要多賓至如歸的服務,業者心中有「想帶給食客什麼」的明確意向,貫徹下來,或許就足矣,無論小吃、便當或高價位餐廳皆然。

回到本次台南行造訪過的店家,他們不需要被套進所謂的台南印象──反而是他們的精神形塑了台南一部份的面貌。
這次解開自己一定要吃什麼的追求而認識了這些店家,也算是更自然的在地體驗吧?

(當然不是只有台南有講究的店家,但這兩趟台南行遇到這種店家的比例真的高得逼近百分百!想到妹妹之前去台南回來說在車站附近除了牛肉湯都吃到雷店,除了思考我們是不是去了兩個平行時空──我相信兩邊都屬實──也認真覺得要把好店分享給大家耶。)
杏櫻子
2 months ago
個人網站的文章照片傳不上去要另外處理,等處理完再補上個人網站連結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