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文,提醒用】【消音建議】 乍看像毒雞湯,實際上是真雞湯 《紐約客》(The New Yorker)這篇文章 Should You Just Give Up? Sisyphus couldn’t stop pushing his boulder—but you can 我是在早上通勤時,一邊跟著捷運車廂搖晃一邊讀完的。當下覺得自己好像想通了些甚麼,但好像又甚麼都沒有想到。 接著才知道,原來全篇要說的概念,我們應該早就明白。也就是「活在當下」和「逃避可恥但有用」。典型的知易行難。但作者Joshua Rothman給出了更多更具體達成上述概念的方式。 像「『活在當下』不是要你放棄野心、希望或計畫;而是要承認自己的極限,並且去蕪存菁的了解,甚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完成它」。
latest #6
或是「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渴望像一艘超級遊艇的船長一樣,『在安靜無聲的艦橋上,坐在毛絨轉椅上 』控制我們的航線。 然而,更現實的做法是,將我們每個人視為 『一個小小的獨木舟』,被波浪拋來拋去,『在時間之河中被帶向死亡』」。 甚至是「應該嘗試少做計劃,多做實事。與其去嘗試成為冥想大師,並購買必要的書籍、蠟燭、坐墊和應用程式,不如今天就嘗試冥想五分鐘,看看會發生什麼事」。也就是,最好透過養成『每日一做』的習慣(“dailyish” habits),設立簡單目標、達成簡單目標。
更重要的是,所謂「當下重要的事」,就是在特定時空環境與你能力的交叉點,這就是你當下的人生任務。所謂「人生任務」並不是甚麼「使命招喚」或「命運使然」那麼高大上;通常就只是當下有多少資源、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 最後,Joshua Rothman提到有關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放棄」。他引用了有關分析「放棄」的著作去解釋,一直以來普世價值都對放棄有一種偏見。認為放棄與失敗、死亡和自殺一樣,都是負面的存在。都是離成功、離生命更遠的一步。 因為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就是因為英雄都是不放棄的人;而悲劇英雄之所以悲劇,就是因為他們從不放棄。但這種從不放棄,導致了最終的自我毀滅,因此形成了悲劇。
所以「放棄導致痛苦」,是因為放棄被等於負面與毀滅。這讓放棄所能達成的彈性或停損無法出現。對作者來說,放棄只是一個結束,這個結束可以帶來另一個改變的開始。用這種態度來看待放棄,或許才真正健康,也才能真正達成當下每一個人生任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