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 8-9月閱讀清單

一行禪師講《心經》分開之前,先學會道別:Unfinished tales沒有咖啡活不下去!:美國紅回日本的咖啡名家,最可愛的咖啡入門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馬雅
之前每本心得都破五千字,搞得自己很頭大、簡直在修小論文

我想嘗試精簡分享每本書最有感觸的部分就好~不要給自己必須說明清楚的壓力!

這次想紀錄這四本讀起來相當輕鬆,卻可反覆咀嚼的書!
latest #43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01 ⦙ 沒有咖啡活不下去!


沒有咖啡活不下去!:美國紅回日本的咖啡名家,最可愛的咖啡入門
先從最輕鬆可愛的部分開始!

前陣子跟朋友聊到咖啡,我第一次接觸到原來「水洗、日曬、果泥日曬」等,不同咖啡豆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咖啡酸度~

然而當時聽完還是不太明白實際上是什麼意思

結果!!沒隔幾天,家人竟然好巧不巧、借了這本充滿可愛圖文的咖啡書在讀。我拿來一翻,不僅解惑了諸多複雜的咖啡名詞,還對喝咖啡產生了更多樂趣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裡有圖的部分、字絕對不多!
能用圖解釋的、就不會寫一大段文!
整本都是圖文介紹~

完全符合新手需要,對想嘗試咖啡、但不明白各類名詞;想了解關於咖啡的各種知識,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茫然無措的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入門書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而且作者本人雖然愛喝咖啡,但自我介紹道「什麼都喝、求快還沒耐心」XD

舉凡濾掛、罐裝咖啡、咖啡粉包、滴濾、濃縮⋯⋯各種各樣的咖啡她都非常熱愛。即便知道仔細、耐心可以泡出一杯好咖啡,還是因為太想早點喝到,耐不住性子等待

正因為作者這樣的性格,讓她踏遍咖啡莊園、各個咖啡城市、熱切地嘗試各式咖啡。且能寫出平易近人,相當了解新手需求的介紹書。我覺得很親民易讀~
立即下載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內容除了介紹咖啡種類,也會從咖啡豆一路講到公平貿易。包括咖啡樹種植、咖啡果實的結構、咖啡豆怎麼處理、喝法、交易⋯⋯把咖啡的一生都介紹到了。

但讀完後我最受用的,是其中介紹咖啡可以如何搭配麵包的喝法,以及那份勇於嚐鮮的樂趣~
奇亞
1 months ago
作者在後面章節也會分享她踏遍西雅圖、巴西、芬蘭、日本⋯⋯各種以咖啡聞名的城市、國度、莊園。當地人如何看待咖啡、飲用習慣是什麼,真的非常有趣!

會發現:「喔哇!原來咖啡不只是苦苦的飲料!西雅圖街上,竟然人手一杯馬克杯!好像咖啡就跟開水一樣自然

或:「原來芬蘭等北歐國家,其咖啡銷量在世界排名前段,很可能是因為永夜的緣故~」

以及:「日本的星巴克已經引進細緻的咖啡喝法,可以挑選豆子、烘培方式,也有專業的咖啡師站台提供建議。現在的咖啡潮流更重視產地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好酷!
奇亞
1 months ago
是一本一個下午就可以翻完的書,也不用帶著必須學到新知的心情閱讀。然而即便只是翻過,對咖啡也能有更深的認識,總覺得很賺呀~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02 ⦙ 歡迎光臨古馬雅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馬雅
會發現這本繪本,主要是我有關注他的繪者~ Sophia Ji Instagram
奇亞
1 months ago
Sophia的畫風很奇幻細膩,發現她竟然畫了馬雅文明的題材,驚嘆實在好適合⋯!

而且繪者本人有繪製一套塔羅牌喔~非常好看!!有興趣務必到她的IG欣賞,從畫風到印刷都美美的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因為是繪本,通常資訊量就得壓縮再壓縮。壓縮後雖然能一覽整個資訊概況,但也因為濃縮精簡的緣故,要把邏輯連貫起來理解就比較困難。

會從繪本來認識一種知識,我主要是欣賞它的設計、插圖~再來才是記幾個關鍵字。好比:烏斯瑪爾城、玉米神、羽蛇神其實是後期被傳入馬雅的、馬雅人會戴動物帽子、馬雅人到今天其實都還存在喔!

這些就是我讀完後大部分的記憶了

馬雅文字也很有趣,都是複雜到不行的插圖。不過跟埃及文字一樣,也有簡寫的版本。

從繪本得到關鍵字後、作為敲門磚再去探索更細緻的內容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奇亞
1 months ago

03 ⦙ 分開之前,先學會道別


分開之前,先學會道別:Unfinished tales
這本目前是圖書館的熱門書,我的預約順位在5,等了兩個月左右才收到。借閱期限也限定只有兩週,不能像一般圖書那樣借到一個月、也無法續借。

會在圖書館APP發現它,也是因為喜歡封面照片。然而收到書前我並沒有去查閱介紹,想給自己一點驚喜,甚至想像它可能是一本跟禪修、藏傳佛教,抑或哲學有關的書。

不過都不是!這是一本作者前往拉達克後,紀錄旅行中所見、所感、所悟的書。

我也跟作者前往拉達克、因為資訊甚少無法做足準備一樣,帶著從零開始閱讀、體驗的心情翻開書頁
奇亞
1 months ago
書中的照片非常多、色彩也印刷得很美⋯⋯靜靜欣賞每幀照片,幾乎可以感受到其中空氣、冰河、高原的流動,光看照片就令人屏息。也讓我好奇這從未聽聞過的國度「拉達克」。

一個位在高原、前往各處需要辦理入山,抵達該地還未必能順利入山、如願按照計劃旅行的國度。作者開篇就談到旅行的不易跟焦慮,以及自己帶著多少期待、計畫前往拉達克,想搜羅新書素材⋯⋯

然而一切都不如所願。
奇亞
1 months ago
作者開始嘗試與無法掌控、失望、焦慮與壓力共處,一邊融化、沈浸於曠野之景中⋯⋯而深刻的體悟,往往就在「放下期待、卸下目標後展現」。

於是這不是一本旅遊書,也不會介紹拉達克該怎麼規劃、安排行程。而是透過一篇篇作者的日誌、短句、回信中,體悟每個人都會有的焦慮,以及鬆開掌控後的自在跟彈性。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因為剛好工作上我也在練習這件事,對所謂「掌控」有點心得,這部分看得特別有感。

以往我認為的掌控,是每件事都按表操課,包含作息、工作進度,乃至於休息該做哪些活動⋯⋯全都有一份期待。每天當我可以在記事本上畫下越多「勾勾」,我就越滿足、為自己感到驕傲。

然而這個想法所創造的生活,卻是大部分都無法順利打勾的生活。
一天當中有越多無法勾勾的事項,我就越焦慮、感覺自己失控、且一事無成
奇亞
1 months ago
接了目前的工作後,因為需要與人密切合作、多方溝通。可以想見,根本沒有「按表操課、準備就緒」的一天。隨時都有無法如願的時刻、出乎意料要處理的問題,以及只能隨機應變的情況⋯⋯

當我越想「按照我的標準」把事情安排好,就忽視了其他夥伴的狀態。以及哪些目標真的可以成,哪些按照總體團隊的情況,是不能成、且異常辛苦的。

我得不斷跟這些不能成的期待對話、調整作法,最終才能制定出真正適合所有人的安排,也是真正意義上地「把事做好」。
奇亞
1 months ago
經歷這份工作後,我才漸漸明白⋯⋯掌控不是死死拿捏,而是臨機應變的心性與能力

正視當下的情況、彈性調整目標與執行方針,才能讓無法控制的,也成了「我能主導的」。

好比當我累了,就要改變計劃、不能硬幹把目標衝完。因為要是身體垮了,整個團隊也會出事。

當夥伴有新的職涯安排、無法像之前那樣花大部分力氣配合作業。那為了繼續聘用夥伴,我需要調整工作時程與計畫,好跟夥伴討論新的合作方式。

又好比在時限前,我無法做到理想中那麼精美,那目前團隊量能能產出的、其實就是目前最好的了⋯⋯我得學習先接受這個事實,才能找出方法應對。
奇亞
1 months ago
沒有一件事可以真正做到事前安排、滴水不漏,但每一件事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應對

在不順遂、與解決問題之間,會逐漸產生一種自信,是「哇我真的可以辦到、可以穿越!」的信心,去面對無常的勇氣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作者在旅行中,不斷面對到計畫需更改、目標沒達成的壓力,也影響旅行的心情。明明沒有人鞭策、追趕自己,卻總是被心中的那個聲音嚴厲斥責:「怎麼只做到這樣⋯⋯」、「會不會完蛋」、「我努力這麼久都白費了。」

然而旅伴也時時提醒作者,當下累積、可以辦到的,即是最好的了。
奇亞
1 months ago
在目標與期待面前,我們總是忽視自己的能力、心力、體力上限。以及目標以外,世界本就充滿了各種變數,豈能全權掌控?

太過專注時會過度燃燒、內耗,也是因為選擇性屏蔽了這些真實發生的因素、失去客觀審視真實的能力,才讓自己被心中的期待擊潰。
奇亞
1 months ago
有趣的是,旅行本身,似乎就總是在面對這份無常與期待

回想八月獨自旅行的種種,我也是深怕出錯www才做了這麼多準備、查了所有能讀的資料,就怕有個萬一⋯!不想浪費時間在找路或迷路上

然而旅行也是最直接訓練自己面對無常的體驗,如果迷路沒有那麼可怕、也許每一處徒步的所在,都可以是景點,而非一定得抵達哪裡。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最後總結一下這本書~

它很好讀!圖很多、字句的分配有一份詩意與設計在其中。

也許在作者的感悟中,讀者也能找到那份與自己心中有所共鳴之處,很像用彼此的私日記在交流~但也有其勵志的成分。

不過為了全彩印刷呈現鮮亮的顏色,選紙本身滿重的XD 拿久了手很酸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04 ⦙ 一行禪師講《心經》


一行禪師講《心經》
奇亞
1 months ago
接觸這本書時,我心裡是需要跨越一道過往給自己的門檻的。因為我不曾接觸由某位宗教人士撰寫的書籍、也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好像光是拿起這本書,我在他人眼中就會被賦予一個標籤。

而我對此感到不是很自在⋯⋯於是在閱讀書中內容以前,其實我已帶了種種刻板印象面對這本書。
奇亞
1 months ago
然而從幾個月前開始接觸佛經、慢慢認識佛祖想講述的智慧,我才漸漸明白「成見」之於我,是什麼意思。

如同我對宗教相關的內容有刻板印象一樣,在自己不自知的時候,這個成見已經成為我接觸新觀點的絆腳石。

無論組成成見的是「過往習得的知識」、「過往的行為慣性」、「過往的經歷與成就」⋯⋯我都以「全滿」的姿態在面對新的體驗。而既然我已經全滿,便沒有空間去容納新的東西。

就像一只已經裝滿茶的茶杯,無法再添新茶一樣。
奇亞
1 months ago
於是打開這本書、將自己淨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練習。淨空不是為了卸下獨立判斷的能力,而是「不要對抗」。

不以對抗、糾錯、對錯之別的眼光對待未知、不了解的內容,才能收穫最多
奇亞
1 months ago
這本書非常好閱讀,每個章節都用種種譬諭、試圖用各種角度、層次讓人明白到底什麼是「空性」,什麼又是「無」。

而文字本身就像一行禪師坐在讀者對面,緩緩地、言辭懇切地向讀者講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閱讀過程就能讓人沈澱、心裡很舒服!

而禪師本人的理念也不是打高空的⋯⋯這讓我非常敬佩。每一個看似抽象的道理,他先是以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象舉例,好比落葉、雲朵、紙張、水滴⋯⋯連續舉幾個例子後,又話鋒一轉談到世間的戰事、人道災難與辛苦。

而翻到書本最後、介紹禪師經歷的章節,會看到他為了消弭戰爭走訪了許多國家,真的將所說化為所做,是一個努力為人權奔走的師長。且竟然還與馬丁路德金恩相識,受金恩博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奇亞
1 months ago
會提到禪師的經歷,是因為在閱讀過程中,我一度不是很確定這樣的概念,到底跟和平運動要如何連結?這些大觀念好似很廣茂,要如何落實於生活中呢?

這類疑惑就像一個巨大的哲學問題,真的可以如此落地、生活中處處都可實用嗎?

然而繼續讀下去,先不要論斷其中的價值、給予對或錯的評價,也不要先對自己說「我喜歡這個想法」抑或「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想法」⋯⋯

慢慢的,當我仔細地讀到後面,開始能捕捉到禪師看似簡易的字裡行間中,想傳遞的智慧時。

我才真正感慨,原來成見讓我盲目的是這種感覺⋯⋯這些字詞如何書寫都不是最要緊的,糾結於字面上的意思會錯失很多感悟。當閱讀讓人進入一種靜心的狀態,我才能真正了解作者想傳遞的精髓,實在很難用文字簡單描述。

不過當我心領神會,又能明白為何文字能做的,只能到這樣
奇亞
1 months ago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禪師給空性下的註解——「不獨立存在」,是多麽深刻的感悟。

空與無,不是消失、不存在、或沒了什麼,而是萬事萬物皆不獨立存在、皆是緣起相依、相互關聯的。

我多多少少也聽聞過有些人聊到「空」時,會說「人世間皆是一場空」。而此種說法一出,通常又會給人「努力是不是都無用」的消極感。然而這卻是對空性的誤會,空不是沒有、也不是虛妄。

空當中飽含一切,沒有任何一個概念可以獨立存在。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中有一舉例很可愛好懂(但我還書一個多月了,記憶不是很準確

我們對空的理解通常就像一只斟滿茶水的杯子,把茶水倒光後,覺得杯子「空了」。於是描述茶杯空了,但真正的問句應該是「空了什麼」。

當茶水沒有被裝進杯子裡時,它不會被形容成「空」,杯子也不會因為沒有裝茶水而「空了」。茶水與杯子必須同時存在於此時此地,才有「空了什麼」的狀態。

於是世間萬物的狀態皆如同杯子與茶水,在此時此地聚合在一塊、才得以形塑各種樣貌。當我們試圖以文字去描繪現象時,就容易形成諸多誤解,被文字所誤導,認為空便是消失、不存在。

而遺忘文字的功能本就在「定義」、「區分」、「方便描述」。但空性所想講的,並不是要區分你我、對錯、定義,而是如實觀察世間現象的一種狀態而已。
奇亞
1 months ago
就像書中各式各樣的舉例,當我們想要定義某件事是「對的」,那就肯定會有一個「錯的」。你無法捨棄其一,只留想要的,種種二元狀態皆無法獨立存在,他們相互依存,有你就有我。

而這件事要如何用在生活中呢?讀完後,我有一種被釋放的感覺⋯⋯我不再需要緊緊死抓著某個念頭、情緒、想法、評價,將之認定為我,而備感痛苦。

我可以更坦然接受喜歡的、不喜歡的情緒、念頭、想法、感受流通過我、也型塑成我,而不去為任何一種狀態下一個好壞定義。再將這個好壞定義放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折磨自己數年過不去
奇亞
1 months ago
怕講得越來越抽象,決定把當時的心得速記放上來XD(應、應該有比較清楚

理解「念頭不代表我」之後,又進而得以明白「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的意義。

念頭不代表我,但我可以選擇讓哪個念頭成為指引,抑或讓它流去。念頭是我的一部分,然而都不能成為完整的我、替我代言。
奇亞
1 months ago
就像「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說法,似乎都在說:
「人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是善、或惡」。

然而一但這麼深信、定義了,就會朝要「對抗惡」、「維繫善」(或相反)的執著上痛苦掙扎,開始否定兩邊中的某一邊。無法真正明白這兩邊都不是極端、不是全部、不是永恆固定不變的,他們是萬物呈現的現象之一,而我可以在種種世間變換中「選擇」彈性調適。
奇亞
1 months ago
既然我可以「選擇」,便要為了自己的選擇「負責」、「承擔結果」,這是必然的。

當談論業力的時候,許多說法似乎只著重於迴避惡業,然而我想業並無二元的好壞之別,僅只是代表一個「行為後的結果」。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如同我選擇正午澆花,花容易受傷一樣。「受傷」是相較於我「想要養好花」的目的來說,比較「不想出現」的結果,於是我說這是一個「惡果」。

但他也非絕對的「壞」,換個角度看,這朵受傷的花讓我明白正午不適合澆花,我多了一種經驗,這種經驗未來可能會創造對我來說是「好」的結果,就像賽翁失馬的故事。

業也像這樣的概念,它僅只用來代表一個果,沒有好壞,好壞都是相較而來的。好比將時間放長來看、抑或轉個視角來看,我們將難以定義好與壞、善與惡。

好壞善惡端看觀察視角,在某時某刻對某人而言的感受。然而好壞善惡也存在於每種現象裡
奇亞
1 months ago
然而並不是說,沒有了好壞定義,就「沒有責任」。

我想所謂的「承受業力」,可以說是「承擔行為的結果」。

我善待他人、尊重自己,那我自然創造了這樣的環境圍繞在我身邊;若我內在時常有對立、比較、失控之象,當然也會創造這樣的環境,也會形成他人對待我的方式。

好比我說出口的話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他人受到刺激也容易說出讓我不舒服的話語一樣。所以為什麼「選擇」在這種種現象中變得如此重要,因為選擇讓人得以創造自己想要的環境。
奇亞
1 months ago
而念頭、情緒、善惡⋯⋯種種「訊息」都只是參考,若我讓它們成為我,實際上我是「無法自控的」。

我將會被情緒掌控、被腦中無意義或無明的念頭掌控,也被諸如善惡等各種各樣的二分定義掌控,我會失去生命中真正的自由,無法明白「改變」所擁有的可能性,才能帶領我穿越種種困境。
奇亞
1 months ago
舉比較粗糙的例子,在電影中,時常描繪有些犯罪者在闡述自己為什麼犯罪時,會說「因為腦中有個聲音要我這麼做」。

而他有恃無恐、絲毫不理會社會規範或他人的感受。

看似可以無視社會規約、道德的行為不受約束,實則他卻被「腦中的念頭」緊緊捆綁,無法選擇、無法自控,終究內在是分裂而失衡的,也是不自由的人。
奇亞
1 months ago
他讓「念頭」替他行為、替他承擔後果,好似他本人不在這,他本人不是犯罪者。這是不可能的,有了選擇就有結果需要承擔。

就像倒了一杯水,這水就被裝在容器裡了一樣。「倒水」導致「水被裝了」,這個行為產生了一個結果,已經相當清楚。

也許在某些情況看似迴避了社會責任,卻無法迴避「自己也是生存於世界之中」的人,於是行為後,世界當然也會回以一個結果。
奇亞
1 months ago
沒有人可以獨立於萬物獨自生存,而每種行為、選擇就像把人比喻成構成海的小水滴,行為就如這顆小水滴形成的震動,震動會如漣漪擴散到周遭的小水滴。

而這樣的能量又會回傳給當初那顆水滴,讓當初那顆水滴也為之震動。無數顆小水滴相聚又形成了海⋯⋯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中講述空與無的概念就像如此,當我們以為可以把小水滴單獨取出來看,卻忘了小水滴來自雲朵、雲朵降雨成了水、水流經植物土壤、進入河水、再流入大海——成了我們認為可以單獨來看的「某顆水滴」。

但這顆水滴又可以蒸發凝結成雲。

於是一但真正想認識這顆水滴,會發現它從來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源頭、固定不變的狀態可以被定義。它只因在「某時某刻被觀察」才得以「被描述」,如同我以為「在海中的它」便是它的全貌,然而它之中,蘊含了雲朵、植物、太陽的溫度、河水⋯⋯
奇亞
1 months ago
心經中的空性提出的觀點,是一份廣大的自在。

我馬上可以想起過去那些自責到不行的事,哪怕換了一種角度,也許都會全然不同⋯⋯但我卻總是將自己受困於當時犯錯的自己、每次想起就要羞愧,甚至失去了改變與選擇的力氣。

又或者對哪種情緒感到異常沈重,甚至難以接受某個情緒化的自己,但情緒是我的一部分,卻無法代表完整的我。我可以接受自己擁有這些面向,不去為情緒本身做好壞定義
奇亞
1 months ago
然而讀完後我也明白,心經的角度是困難的。

所以其實也不必死死拿捏一定要採取這個觀點,把它當作讓自己脫離痛苦的方法之一即可。有用時就用、無用時就改用其他方法~對此種觀點也可不必執著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但習得這個觀點,我滿感動的⋯⋯在闔上書前深深地感謝一行禪師的解說。這份感謝讓我想到學佛之人對佛陀頂禮,並不是將他視為神明,而是學生之於導師的尊敬。

讀完後我的感動就是這種尊敬吧

我也嘗試讀經,但要能從經中抓取出精闢的見解也真的非常困難,要融會貫通後才能向他人講經。禪師甚至可以將理解濃縮成一個關鍵字來講述,而這個字又將釋放以往人們對文字的糾結跟誤解。

想必是深深理解其中的哲理,才能辦到的吧

奇亞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吼!終於寫完~留言已開

補充一下,一行禪師寫的非常親民易讀,但我讀完要重新講述心得卻困難重重、寫得好卡喔X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