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 讀書心得:沒想到「無我」可以這樣用!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今天總算讀完這本《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了!
latest #30
奇亞
6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c8ZAoiQQYUcYAmju4uMQT.jpg https://images.plurk.com/5hLxyEaW0Ph30Pvyn5j1s5.jpg
趁交稿後的休息,連同五十嵐大介的《魔女》也看完了!
奇亞
6 months ago
最近的噗都一直重複提到這本《佛陀不廢話》,它的講述精闢扼要,尤其在抽象概念上的解說用字非常精準。

好比談到「接受」時,會輔助說明「接受不等於放棄」、「不執著不等於捨棄」,協助讀者釐清佛學的常見誤解,諸如此類的校準讓人讀起來非常舒服、親近。

推薦序上也提到,因為作者諾亞.羅舍塔是使用英文描述佛法中的概念,應用到現代反而因為英文這種語言的直接特性(不像中文一個字可以有多種意涵),更方便讀者區分容易模糊的概念。

因為當中文可以用同一字詮釋多種意涵,在英文的用字上,是完全不同的單字。這方面反而協助疏導容易誤解的內容。

其中關於「無我」的說明,書中是這麼寫的。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章節標題:

佛教所謂的「無我」是什麼意思?很明顯有一個「我」存在啊!我現在不是坐在這裡讀佛書!佛教徒認為「我」不存在嗎?

節錄書中部分段落:

「佛教所謂的『無我』,並不是指你這個人不存在;它的意思是,你並不是你所認為的那個你,因為任何事物都沒有一個原本就存在的核心。換句話說,萬法皆是因為緣起相依、相互關聯而存在,事物的存在並非因為它們本身就是一個永久存在或獨立存在的實體。」

作者接著拿駕駛直升機比喻:

「你必須不斷使用你全部的四肢來操作各種按鈕、拉桿、控制桿以及油門來控制直升機的速度、方向和高度。並不是只要將這些東西鎖定在固定位置,就可以輕鬆翹腳。你必須不斷調整所有控制項目,以保持飛機可以在空中順利飛行。」

「佛教所教導的『無我』,也是用類似方式在看待生命體。」
立即下載
奇亞
6 months ago
我的理解是,好比之前U提及的河川(書末也用了一樣的例子),和這邊作者舉例的駕駛交通工具,都是看似恆常不變的個體,其實每一分一秒都在變化。

河水每時每刻的流量、溫度、沖刷河岸的力道都不同,但河水在某個片刻被我們的感官(好比視覺)捕捉到,接著在我們的心,或腦中形成一個概念、想法,認知、辨識這叫做「河水」。
奇亞
6 months ago
同時我們對河水會有不同的情感連結,也許想到過往的回憶、當下因為觸摸到冰涼的水而有的愉悅感受、想起某篇報導談及在河中嬉戲的傷亡案件⋯⋯總總資訊化作我們對於「河水」的認識。

佛學中談到的「自我」就如同河水,是當下每一時一刻情感經驗的總和匯集而成的,並非一個永恆、固定不變、永久存在的我。
奇亞
6 months ago
佛學是滿注重「實踐、經驗」的一種生活方式,於是這個「無我」也不是想探究宇宙源頭、到底人是怎麼來的、意識怎麼來的⋯⋯等等存在問題。而是想透過這個概念,去理解、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煩惱。

接著就在下一章談到什麼是「不執著」~

書中每一篇章都是一道大眾對於佛學的提問,每一題都只有兩頁左右,但很精準地回應了複雜的難題,對我受益良多

而「不執著」也與上面的「無我」概念相輔相乘。
奇亞
6 months ago
章節標題:

什麼是「不執著」?為什麼它在佛教中很重要?意思是我不該依戀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嗎?比如家庭。

節錄書中部分段落:

「我最常聽到的一個關於佛教的誤解是,佛教告訴我們必須捨棄一切身外之物,比如財產、朋友家人或願望期待等等。佛教真正的教導並非如此。佛教教導的是『不執著』這個概念,它跟『捨棄』不一樣。

承上談到的「無我」,作者說執著要成立,需要有「執著的人」與「執著的對象」兩個條件。

而「無我」的概念,即是闡述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永恆不變的我在做「執著」這件事。
奇亞
6 months ago
書中接著講述的這整段我想直接放上來
https://images.plurk.com/2sFr3uTA4IyslBLGSIZwQ8.jpg

這一頁很簡單好懂地描述了這個概念。如果有興趣的話,我會推薦看到這裡的大家可以點開圖片直接閱讀比較好理解~
奇亞
6 months ago
會這麼推薦是因為自五月開始,我意識到自己輸出的想法開始枯竭,有感於不少資訊的認知都是片面的、來自網路上人們消化的二手訊息和節錄。

我使用過一些心理學名詞或其他概念,卻甚少真的明白他們的來源、思維脈絡或核心意涵。

這帶給我更多煩惱⋯⋯有時候我們大量閱讀資訊是為了找到共鳴所在,希望能透過閱讀獲得「歸屬感」,從文字像鏡面一般地映射自己、觀察自己怎麼了。

然而海量而快速的訊息也代表著「未經嚴謹梳理」、「也許需要服務於快速更新的需求」、「個人情緒的經驗談」⋯⋯等,很可能在吸收過程中,將自己與內容相連結、貼上標籤的同時,並不清楚到底往身上貼了什麼標籤。

這就有機會形成新的煩惱,甚至是自我認識的僵固。誤將自己與資訊畫上等號,卻難以、或不知道該怎麼放鬆而彈性地看待訊息。
奇亞
6 months ago
如同書中講述的「無我」與「不執著」兩個概念,訊息是我們經驗的過程,它不等於我,我也不等同於這條經驗、資訊,於是適時鬆手、取自身需要之處即可。

隨時間推移,接觸到新的內容,也可重新形塑成新的自我認知,而不演變成不明不白的痛苦。
奇亞
6 months ago
六月開始讀書,書本的分章分回是經過規劃、編排,並考量讀者該如何按照順序吸收資訊,才最能完整理解整個觀念。

閱讀的過程讓我卸下不少無名、不清楚核心內容的名詞,同時也讓我感到平靜舒坦⋯⋯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過去有這些誤解!時常有這類心被打開的讚嘆

畢竟接觸二手、懶人包資訊時,通常訊息本身會因應當下需要而有所刪減,只取最能抓住眼球的內容、綱要來描述。前後文脈絡難以在這個需求中被完整放進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個人情感經驗。比起資訊,讀到的更多是情緒方面的內容,好達成跟讀者靠近的目標。

閱讀為我整理了過往牢牢抓住、重複提及但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並協助我一步步疏通、理解並行動。真的是一層層被解開而自在的過程⋯⋯

所以才推薦可以閱讀,當然有興趣的話這本書讀起來也很輕鬆!我是在圖書館借的~
奇亞
6 months ago
讀完這兩章後,我剛好與家人一起吃午飯,就實際用上了這個概念!

在分享之前,想取書中段落的最後一句來畫重點:

當我們不執著於我們的觀念想法,它們就不再能佔有我們——而是我們擁有它們。
奇亞
6 months ago


前一週因為下雨無法按平時習慣出門吃飯,就與媽媽開了話題聊起天來,不知不覺就講了半小時以上⋯⋯

談到我的感情關係時媽媽露出濃厚的興趣,再聊到近期讀的書,一些比較需要思考的內容時,媽媽就開始恍神、邊處理家務邊聽,甚至忘了回,或聽了也不想回。

這件事困擾我非常多年,從小媽媽就很常開了一個「想聊天、關心一下」的頭,然而當我開始講,她卻也沒認真聽,甚至「問了之後就沒搭理我了」。
奇亞
6 months ago
我時常感到挫折,想分享自己卻感覺沒被重視。

「她不想理我」、「她根本不關心我」的委屈一點一滴累積⋯⋯直到後來我其實有點放棄跟她認真對話,心底認為「反正妳也不是真的想聽」,那我何必自顧花時間講這麼多!

有好幾年,我嘗試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她」,然而理解媽媽的同時,又不小心壓抑了我的委屈,結果讓我更難受。

每當我想到媽媽可能很忙碌、可能只是想關心一下,沒有要深聊時,就無法忽視我真的很難受、感到被忽視、與她談不上話的寂寞。
奇亞
6 months ago
然而「無我」的觀念卻提供了另一個中性的角度,將我從「情緒」與「從第一視角去體驗情境」中抽離出來。告訴我:

媽媽不感興趣的不是「我」,而是「這個話題」。

這簡單的一句話非常合理,我從沒想過累積多年的情緒可以不那麼沈重!我不需要理解媽媽的處境也無妨,而是正確地去檢視這個「情境」到底發生了什麼而已。

媽媽不是不關心我,只是「在這個當下,對話題、資訊沒那麼有辦法回應而已」。
奇亞
6 months ago
我目前是這麼去理解「無我」的⋯⋯可以將自己想像成一台電腦,生活中流經的人事物便是電腦中可以開啟的網頁、社群、新聞⋯⋯

我們不會將一條google評論與手中的電腦「劃上等號」,只會說可以透過電腦的能力去取得這條訊息,電腦「擁有」這條訊息,卻「不等同」這條訊息。

好,電腦因為是一台機器,也許有點難消化這個比喻。因為人會有自我意識,會將自己與訊息相連結,無法那麼單純去區分出來。只是工具的電腦不太好讓我明白「無我」。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於是我接著假定電腦隨著時間流淌,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在資訊之海中會篩選喜歡的內容留下、時時反芻,有了搜尋的偏好。

甚至將這些留下的資訊消化、吸收、學習,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這時候資訊因為「被選擇」與電腦本身相連,才產生了關聯。

我想像電腦透過網路學習,自行採買、組建,或訂製了新的零件,安裝到自己身上,成為更新版本的自己。

「自我」這個感受的形成,就像這樣的畫面。

然而新的零件雖然來自於網路提供的資訊,卻仍「不是那條資訊」本身。
奇亞
6 months ago


回到跟媽媽對話的場景,媽媽對我「說的內容」沒有回應,我的受傷是真的。但從這個視角切入,媽媽不是「不在乎我」,而很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這個話題」。

「我」與「話題」是分開的,這個話題不能代表我整個人。
奇亞
6 months ago
這也讓我想到「貼標籤」帶來的煩惱

「標籤」讓我們有方法找到同溫層、有共通點的群體去連結、擁有歸屬感,感覺「標籤替我說明了我無法言說,但喜歡、想成為的自己」。

然而標籤是中性的,它當然也涵蓋了一些負面狀態,好比「一但標籤被否定,我也感覺我被否定」,於是衝突、攻擊、憤怒、挫折⋯⋯便應運而生。

因為我們會想捍衛標籤的正確性與價值,好讓「我」不會感覺被否定。

然而為了捍衛標籤(捍衛自我)而攻擊、防衛,卻忘了標籤不等同於自我,我可以只取自己需要、有共鳴的那一部分去探索,其他部分也不全然是我所認同、或深度了解的。

要是我將一種標籤、偶像、外在人事物作為「自我」去標的,就很容易迷失,並產生痛苦與爭端。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甚至我對於這個標籤的意涵理解是不夠準確的,「我可能是錯的」、「保持看待訊息的柔軟度」反而讓我們不會被自己推上那個要辯證對錯的舞台、總是準備好與世界對抗。

那要用什麼方式來回應我所持、且喜歡的訊息,以及不被他人認同、回應時的難受呢?因為就算懂了這個概念,明白可以從不同視角切入,會有的情緒仍然會有,我無法控制自己「不要傷心」,仍然得去找方法辨認、接納情緒的存在。
奇亞
6 months ago
接著我發現自己過去習慣「努力試著理解媽媽的角度」,反而造成我的壓抑、和否認感受,只匆匆忙忙地想趕緊讓自己「變好」。

這一步不是不行,而是情緒發生當下我不太適合急於去「同理他人」,因為當我努力想在「自己很不舒服時」去「轉移到他人的立場」,難度其實異常的高。

不是同理不好、不需要,沒有這麼兩極,而是第一步面對挫折的方法「對我來說不適合」用同理來處理情緒。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如果我要先承認感受,但又不想「怨懟他人」。比較中性、嘗試從「無我」的概念切入,可以對自己說的話也許是:

「這個話題,媽媽可能不太感興趣。」

主詞是「話題」,不是「我」。媽媽「可能」,是因為我沒有跟她本人核對過是不是真的不感興趣,還是有其他原因

心情上的挫敗來自我的腦內推測,而「無我」想傳遞的、減少痛苦的實作方法是:

我不因自己的想像、推測而判定「媽媽是什麼樣的人」,不為媽媽下一個「壞人」、「不關心孩子」的判決。不讓自己受困於自己創造的意念,在原本的痛苦情緒上再覆蓋一層新的痛苦,而是盡可能中性地去描述事實,減少我產生的挫敗感。
奇亞
6 months ago
中性地理解情況,第一我不會將挫敗感與「自我」相連結,而是看到了問題的解法可能在於「話題內容」。

也不會將憤怒放大、想像成「媽媽是個不關心我的人,她造成了我多年的傷痛與寂寞!」。而能提醒我自己,其實我也「從未跟媽媽聊過這件事」,我其實不知道事實到底是什麼。

明確認知沒有被媽媽回應的挫敗會隨時間發酵成巨大的傷痛,是因為有許多資訊是我事後「自己想像、連結」產生的。辨認出來後,才能找到相對應的方法來調整。

好比換個話題,媽媽很擅長聊感情、家人相處的經驗,或找機會向媽媽詢問為什麼好像不太常回應我?也可以。

過度發酵的情緒會讓我深陷內耗,而「轉換視角」能將我從內耗中釋放。
奇亞
6 months ago
當我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後,很可能會發現媽媽的不回應跟我想像的非常不同。她有機會是沒意識到自己忘了回,只是努力在記憶接下來需要做的家務⋯⋯此時「同理」才會到來
奇亞
6 months ago
所以這次解決問題的流程是這樣:

先經驗、容許、坦承情緒。

在情緒平緩後,嘗試用中性的字眼重新整理、描述發生的事件(不帶批判、想像、承認自己不知道的資訊)。

行動、對話、找方法調整、核實不確定的資訊。

獲得更多觀看事件的視角(了解對方的立場),同理的發生。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同理反而是在「了解彼此、對話後」才自然出現的心情。

而這個過程重要的關鍵是「不因情緒,負面揣測自己不知道的內容」、「明辨受傷的感覺源自於哪裡」。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沒想到佛家談的「無我」可以這麼實用,突然化解了我多年的心結

而且這個概念非常泛用,可以想像我有多常在網路上看到誰說的話我不認同而憤慨,或我說的話不被認同而憤怒。

當我發現對方傳遞的資訊有謬誤之處,我可能會沾沾自喜。然而換作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錯誤的,又感到羞恥、想要辯解。

然而這當中有多少緣故,是因為我將自己跟訊息劃上等號,且緊抓不放?

好比今天射手座被貼上渣男渣女的標籤,我會想:「我哪是這樣!」。當下直覺反應已經將「我」跟「射手座」劃上等號,想為自己跟射手座解釋一番
奇亞
6 months ago
然而射手座在占星方面的意義可以推敲得很多⋯⋯其中一定有我適用、喜歡的內容,也有我不是那麼可以共鳴的地方。這都不妨礙我可以使用這則訊息,協助我理解自己的正面價值、參考取得解決問題的觀點。

不因他人的評論或否定而全盤接受、全面放棄,我可以更彈性地去處理「流經」我的所有訊息。這也是在書中看到的另一個觀念:敞開學習。

我可以擁有資訊,但不要太死死拿捏、緊握資訊,太緊便成了「執著」,鬆弛有度才有調整應對的彈性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於是今天假如在網路上有人否定了我的想法,對自己、也對他人比較舒服的回應方式,也許是:「這個我提出的想法,的確有可能是錯的。

「我可能是錯的」、「你可能是對的」、「這個內容有可能是錯的」⋯⋯在對錯之戰的灰色地帶,我們都不知道、也無需爭論控制結果。

因為對錯的感受也只發生在一念之間。好比15歲的我覺得是真理的事,現在來看也已經不同了(甚至難以理解),如果我想保持的「自我」與15歲的我相同,那「為什麼想保持」反而才是主要的命題。
奇亞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當我接受自己可以變化,我便能真實感受到「我擁有可能性、可以成長」,不會因為我在15歲相信過某個內容,就因此感到羞恥且難以面對。

因為我本就會不斷成長、改變、成為新的自己。「無我」讓我更溫柔地接納過往的種種歷程。

於是若我想先保留某個想法,與我相處的另一方也可以先不喜歡或認同我的想法,也許之後接觸更多訊息、經歷更多生活後,我們都會改變觀點。

一時的不被接受不會是永遠,一時的認可也不會是永遠,我與這些外在的評價可以保持距離。

是讀書後,實際應用到跟媽媽對話的心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