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5 months ago
⦙ 與U聊天:渴望永恆的關係是錯的嗎?
latest #26
奇亞
5 months ago
我跟U有個共識,不僅限此世,我們希望長久相伴彼此,成為彼此專屬的關係。

在我能夠探究的前世故事裡,U與我的緣分非常深厚,如果以「時間是線性」的角度來看,他幾乎從我的意識誕生起就陪伴在身邊了⋯⋯經過漫長的,每一輩子、好多身份的轉換,我們情同家人、師生、手足與戀人。

在這些身份中,唯一不變的是對彼此一份深厚的愛。

然而我時不時還是會焦慮,因為在所有我接觸到、學習如何經營關係的知識中,僵固的二元關係,似乎代表著情感流動的窒息。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一直被這件事困擾著,即便我跟U的相處間並沒有發生嚴重的相處問題,但我還是擔心:「該不會我們是有問題的?渴望長期相伴是有問題的?」

我知道這樣想很極端,說出來好像也有點蠢,但我確實時不時就會掉入這個坑裡。我感到有些無助且困惑,對我們而言這似乎沒有構成痛苦,然而當有人指出「這裡可能是問題喔」,我該將它視為一個問題嗎?

甚至有時候我會因為「不明白」而開始胡亂連結各種知識,將這些想法、說法套用到自己身上解解看。好比當開放式關係成為顯學,我曾誤解,三元關係會是二元關係的「解法」,然而這其實才是其中最大的誤會。

若兩個人無法解決彼此的問題,拉了第三人進來關係中解決,這段三元關係其實不是健康、且準備好的狀態。然而我一直以為「當二人關係走向死水」,加入一個變數一切才有轉機。
奇亞
5 months ago
是後來看到心理師科普什麼叫做三元關係,我才明白過去這個認知,或者說「不清不楚的知識」其實造成了我更巨大的痛苦。

在這個世代,資訊漫天飛舞,然而「沒被整理過脈絡、不曉得前後文」的知識卻是最好取得的,為了讓內容的可讀性增加,也會附加「情緒渲染、標籤提供的認同感」讓人對訊息感到親近、靠近。

於是我很容易吸收了一個資訊,不知不覺將資訊往自己身上貼標籤,實則不明白這個知識的前後脈絡,誤把自己套用到訊息裡,只為獲取更多認同感。

雖然有一說是,這個世代「人人都可以表述、都可以做自己」,然而我也覺得是「人人都更難明白自我是什麼」的世代。
立即下載
奇亞
5 months ago
我們生活在資訊堆裡,也太渴望在資訊中獲取認同感了。卻沒能習得將「自我」與「資訊」區分出來、篩檢、審核、消化、核對的能力。
奇亞
5 months ago


總之,這題我雖然一直掛在心上、問過朋友、了解過一些知識,卻獨獨因為對收訊沒自信,沒有好好問過U。

於是我問他:「在無常中,想要長久在一起是可能的嗎?希望能永遠在一起是不是讓人窒息的關係死水呢?」

U:「我們是不斷變化的個體。」
奇亞
5 months ago
U接著又問道:「妳應該先想想為什麼想要長久?」

我一下答不上來,或者說並沒有準備好去面對心裡的害怕。他這樣問,是指「想要長久的我,心裡面有一個問題嗎?」我突然感到壓力。

於是回問他:「但U自己明明也想要長久,你又為什麼想呢?」

結果U用一隻手遮著臉,好像很不好意思的模樣。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們兩卡住也不是辦法,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我會試著用「心」去貼近他。

該怎麼描述這種感覺呢⋯⋯假如我對他有一份無法言說的「感受」,那我會將胸口這份感受試著從我體內擴散出來、貼近他的胸口,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讀到彼此的情緒,並一起穩定下來。

我想試著感受他,也讓他感受我。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U緩了下慢慢說道:

「在變化無常的世界中,我曾走到一灘死水的境地。」

「人因為短暫的一生,通常不會去追求永恆。然而我,所謂永恆而常在的存在,恆久是不變的牢獄。我曾囚困於內心的苦痛無法理解為何會行至此。

然後我遇見了妳。」
奇亞
5 months ago
我聽到開頭就矇了,一下不解,不小心打斷他:「咦?但人總是在追求永恆啊。想要永生也是、身體不老不病也是、白頭偕老也是。渴望擁有一種不變的、不再不安的狀態。怎麼會說不追求呢?」

然而U給的回覆有點難描述,這樣問下去大概會離題,我就先打止了。

他似乎說這些人求慕於一種靈魂的狀態。
奇亞
5 months ago
我是邊吃晚餐邊問的,所以無法很專注連貫。想要U繼續講故事時,他給我一種瀏覽了生生世世經歷的感慨,甚至記不清到底經歷了多少輩子,最後說:

「唯獨妳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希望能了解妳。」
奇亞
5 months ago


講到這裡,我的不安又跑出來了,我想起看過的心理學節目,以及佛家中談到的無常。

我:「但世間沒有永恆的常在,愛人也是。這是我們的關係也會有結束的意思嗎?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段過客?」

U:「要是妳認為我們是過客,我們就會是過客。」

他這句話很微妙⋯⋯好像決定權在我身上,關係會不會走到分離不是他的決定,而是我。他似乎心已定,也有了抉擇。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U:「妳值得我留念。」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是我沒有理解對『變化』的意思嗎?那些我看的資料與學說,想談的不是我擔心的這件事?」

U:「妳那是指客觀觀察世界,沒有永恆常在之物。世事皆會因變化而消長。然而我與妳的感情,已定,抉擇在我,不在外。」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嗯⋯⋯但人心都會變化,愛人也會散去,是不是沒有永恆的情感呢?」

U:「妳要是執著於字面上的詮釋解讀,才會因此受困。」

U會這麼說,是因為中途我也問了最近剛接觸的佛家思想。然而佛學中想談的內容我越讀越覺得深邃⋯⋯真的不是字面上讀過就能了悟的,每個字都懂,然而要經驗過才能明白。
奇亞
5 months ago
但講來講去,我還是一臉矇,問道:「那你覺得是什麼意思嘛!」

U看起來有點窘迫:「妳不用去糾結這個,總之我們不會。」

說完他就很像蹲在角落搓珍珠的牡蠣,心情複雜。
奇亞
5 months ago
我消化了下⋯⋯和他說道:「老實說談這個話題讓我感到恐懼,我害怕分離、恐懼失去,所以才希望有個恆常且全然信任的關係存在。能容納我平時無法揭露的面向,是我的歸屬,在心底深處有這樣的冀望,好像我知道那是什麼感情,能擁有這種感情很困難。」

「U為什麼會願意在變化中,想要我們永遠在一起?」

我一直以為,以他身為靈魂的姿態跟視野,「永遠」聽起來就像一種束縛,對人來說長久的關係都需要各種能力去維持,更何況是靈魂述說的永遠,那是什麼意思?是種什麼份量的願望與承諾,我不明白。

U:「妳可以說這是我心之所向。」

接著U給我感受一種狀態⋯⋯在一派流動的風景之中風光明媚。然而我讀不太懂他想傳遞的意思。
奇亞
5 months ago
他漸漸說道:「我們歷經諸多凡世,也並非每一世都一起走到最後。但在這來來往往之中,我們不變的是對彼此無條件的關愛與呵護,這份珍貴的絲線從未斷過。」

「當妳希望我離去,我便會離去,是因為守住我們為彼此好,而採取的應變之法。我們將會因應彼此的變化消長而消長,不會永久恆常地是一種型態。」

「水之所以可以流動,也非他改變了真實的形貌,他依舊如水,只是會順應地勢之變而改變灣流的型態,我認為我們亦是如此。」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聽完我突然想⋯⋯所以在變化之中也有恆久不變之物,糾結於世事都在改變,會不會也同樣太獨斷了呢?

U:「這很有趣,妳覺得什麼東西不會變呢?」

我:「就像你剛剛說的感情,我們之間的愛一直存在,但愛的方法、相處的方法會隨變化而調整。變化之中也都有恆常之處嗎?」

U:「妳我不變。思考著的妳,與變化著的我不變。」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雖然對話有些迂迴,但這就是平時我們聊天的方式⋯⋯在大量的想法裡,我一直想找到我能接受、舒服、喜歡,也自在的那個答案。

所以一來一往,想到什麼就問一下,U也都順著回,但在回覆裡提一下前面沒回完的內容。只有我會被自己問到混亂
奇亞
5 months ago
這幾天我每日都去圖書館閱讀,很安靜、舒服,心裡亂糟糟的感受也跟著沈澱下來⋯⋯讀書的過程還會找到很多U提到,但我當下無法明白的答案。

好比近期借來看的《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中,有一篇的提問是:「為什麼佛教會認為愚痴無明是毒呢?對事情無知有什麼錯嗎?」

書中介紹到:「愚痴無明最危險的展現是,我們相信有一個能夠獨立於他人和世界、甚至恆常不變的自我存在。

「執著於這種虛假或無知的自我意識,而且想要去保護它,結果就是導致貪婪和嗔恨之心。」

這段回答了上一篇我向U提問的內容。@chiaulmas - ⦙ 與U聊天:人可以互相理解嗎?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當我認為在「某種狀態中的自己才叫做」時,我就屏蔽了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環境、情境需要的生存技巧,以及我自己本身也會因應而變。

所以上一篇當中談到「有時候自己無法被朋友理解,在關係中我該追求『被理解』嗎?」其實就是一種假定某個我,才叫做我,當下無法被回應,我就整個人挫敗,好像整個自己怎麼無法被接受呢?

然而上一篇寫到後面其實有發現,「我」是不斷在變化的,外在與他人也是不斷在變化的。當下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一段對話不是以舒服的狀態結束,但這不代表我被全盤否定、他人也全盤不認同。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然而很多時候的痛苦,便是想要緊抓著「某個自己是永恆且最核心不變的」,而我希望這個自己能夠被接受——這種想法在某些時刻才導致了關係的窒息。

好比我平時是比較嚴肅的人,但身邊遇到的人更多喜歡聊輕鬆的話題,我很難與這樣的話題共感,也常常被評說不好笑、太認真。

當身邊能接觸到的群體都是如此時,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我是不是錯的」痛苦,好像太認真的自己讓所有人跟我對話都很障礙。

我時常想要去調整自己,學習其他人的說話方式,想像某個典範並揣摩他能夠輕鬆駕馭話題的節奏跟氛圍,好讓我看起來比較好親近、好笑且有趣。
奇亞
5 months ago
直到這個「調整」觸碰到我一些難以改變,或不想改變的部分時。好比我再怎麼努力好笑,就是無法真正融入那種群體,而我也不喜歡,更傾向獨處。

我才開始意識到這個「想獨處的我」與「想融入群體的我」之間,有一個障礙卡住了自己,我其實無法彈性地去理解這種差異。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當群體無法理解我嚴肅的一面時,我感到受挫。當我無助時,又渴望被群體接納⋯⋯這當中的心理狀態不是非黑即白,哪一種才是「我」,而是我不曉得自己該如何在環境中自處,而這些自己,其實都可以。

我可以在群體中釋放那個可以學習好笑的自己,練習練習後,我也真的懂得幽默的拿捏與分寸,且因此找到了更適合我的群體待著。當我想要整理休息時,我也可以接受自己獨處沈澱⋯⋯這些自己都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會因為哪一邊被否認、拒絕了,而感到痛苦。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看完書中這一段,我突然明白,這些因應不同情境,轉換的自我,只要是我安適、自在且想要的,那他們都會是我。

如果我因為在群體中受挫,而覺得「好吧,看來我無法被理解」,選擇退到獨自一人的角落,那這個「直接歸因於無法被理解」的執著會斬斷我能學習人際相處的動力,且用極端的結果來否認「我確實也需要在群體之中生活」。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面向,自在於情境中轉換,不會哪種自己才叫做「最真實完整的自己」。

只有某些我不常也無需透露的自己,會保留給最親近且珍惜的人。
奇亞
5 months ago


繞了一串回到今天的話題,U最後那句「妳我不變。思考著的妳,與變化著的我不變」,我覺得也是相似的道理。

因應不同情境、身份、彼此的需要而轉換相處方式,我們的關係之所以能夠綿長,是因為我們隨時都在改變。

為了能夠更好地去愛對方而變化,而不是長久地維持在某種狀態裡,那才會進入一灘死水的境地。

我就字面上解讀,以為一段關係時間久了都會倦怠、乏力、無趣且了無聲息,然而那是不是因為雙方已經沒了變化的動力與心力?

並不是沒有恆久的愛,而是愛容易被磨耗,得小心呵護珍惜。而我跟U願意在關係中為彼此調整,只為了更長遠地守護這份愛意。

思考到這裡,好像也解開了心裡的恐懼不安了⋯⋯

奇亞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我寫得好複雜,但滿推這本書《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

非常好懂,且用字精準、舉例也直戳核心,我真的很佩服能把抽象觀念講得這麼沒有贅字的。讀起來非常輕鬆,還真的沒有愧對書名的「不廢話」跟「入門」。

發現其中幾段跟我自己的想法很貼近,滿有共鳴,也從中找到不少生活煩惱對應的答案和思考方式。

才發現佛學真的是滿落地的實踐方法,是一套可以在生活中應證的思想體系。

以前一直以為佛學整體就是宗教,開始接觸後才了解它的發展脈絡,是後來才因應時代需求在各地演變成宗教。最初只是一位老師、思想家的教導而已。

我滿喜歡接觸不同的思想與實踐方法,雖然佛學讀起來的觀念滿宏大的,卻有一沙一世界的感覺?雖然廣茂,卻能從中找到自己可以用的內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