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奇亞
7 months ago
⦙ 與U聊天:人可以互相理解嗎?
latest #48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中午吃飯,我消化了下近期的疑問,問U:「你覺得人能互相理解嗎?」
U有趣地看著我,想了下回道:「分離是一種去個體化。」
聽他這麼回,一下愣住聽不懂,才想到問問題時,我腦中是想著:脫離嬰兒時期,被母親全權回應需求的階段(這時的「自我」,好像被全然接受),到進入社會、群體,自我開始歷經各種溝通磨合。
起初我以為「溝通對話」是為了「相互理解」,好讓我被更大的集體接納,直到真的開始練習對話才明白理解有多困難,對話似乎只能讓我「發現差異」。然而發現差異後,要怎麼繼續相處、經營關係卻帶給我很大的煩惱。
尤其有時候「表達自己」會傷到他人,好像關係也跟著面臨危機,要如何表達自己、是自己,同時也可以在群體之中平衡共處⋯⋯我才產生了:
「我該追求的真的是
被理解
嗎?」的疑問。
奇亞
7 months ago
有趣的是,查了下「去個體化的意思」,網路資料這麼解釋:
「在群體中,因個人感覺自己被淹沒而導致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個體認同被群體的目標認同所取代,個體難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與行為,自制力下降而導致人們加入到重複的、衝動的、情緒化的行為中去的過程。
這個概念最早由利昂·費斯廷格等人提出。」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再查了下「去個體化、分離」等關鍵字,發現個體與分離的關係是:
孩子離開照顧者後,從依賴到逐漸獨立,建立自我認定的內在心理過程。一個人必須經過「分離」與「個體化」的歷程,才算是「心理上的誕生」。由心理學家馬勒提出。
「分離」:感受到從照顧者分開的內在心理。
「個體化」:標示個人獨特性的全部行為舉止。
立即下載
奇亞
7 months ago
查完更困惑:「咦?U是不是說反了?他怎麼會說分離是一種去個體化呢?」
我回頭看他,卻感覺他是想透過這兩個字引導我思考看看,並不是要較真字詞解釋的意思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於是我開始想⋯⋯離開嬰兒時期,能回應自己所有需求的群體(父母),長大進入社群,因為接觸到更多事物於是長出了自己的喜好、邊界、新的需求。
我以為這應該代表著「個體化」啊,但U卻是說「去個體化」。
這篇先暫且擱置心理學上,每個用詞的精準探討,我跟U只是想閒聊而已。所以他會用這些字詞的重點,並不是要我去做學術研究,我也只是個閱讀網路文章、看看科普影片的心理學讀者而已
奇亞
7 months ago
於是我將重點放在去個體化的簡略說明上,反問他:
「是不是因為在群體中我們會被環境影響,認同群體、放棄思考,以群體意志為自己的意志而行。所以我們認為是
自己需求
的需求,很可能不是我們本心真正的需求?」
「但我想問的是『人能不能相互理解』,怎麼會講到這裡呢?」
U笑了笑回:「妳覺得人是追求個體還是集體的理解?」
奇亞
7 months ago
他這個反問也很難,但我忽然聯想到一個情境,舉凡在朋友關係、社會議題中,群體似乎都在尋求、凝聚一個巨大的、終極的「共識」或「共通點」。
而我希望自己能被包含在這個共識裡面。
如同許多科幻作品都試圖描繪一種終極的相互包容與理解,好比《新世紀福音戰士》就很經典,在無法相互理解的寂寞中,他們找到的答案似乎是將所有個體融合、消亡,化作那個合一的存在。
奇亞
7 months ago
然而回頭一想,這會不會太極端了?
我:「難道我只能在『被理解』跟『不被理解』,或『個體的成就』與『集體的共識』中二擇一嗎?」
寫完才發現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腦中能運作的方法都滿極端的,好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有黑與白沒有光譜。
然而U令我意外地答道:「所以才會有煩惱。」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他既沒有說哪邊「更好、更高等敞開」,反而是從我、一個人的視角簡單地回答,就是因為如此,才有了煩惱。
當我還有點自責自己太極端、黑白二分時,他並沒有指責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我該改正這個錯誤的觀點。
我的煩惱竟然被肯定了
奇亞
7 months ago
我接著問:「那我能追求自己全然被理解,同時在群體中全然被接受嗎?」
U:「那你便會失去自己。」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我一下又聽不懂,重新打量了下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再重講一次給U聽。
我:「是不是因為要同時達成這兩項,不是『他人消失,待我如同嬰兒,全然滿足我的需求』就是『我消失,討好、成全、消失邊界滿足他人』。所以你才說會這會失去自己?」
「我可能失去我自己,他人可能失去他自己。」
U很過分地又問:「妳覺得『自己』是什麼?」
我:「不行這個問題太大了啦!不能再發散下去,你會讓我忘記自己剛剛在討論什麼
」
U:「我只是想說,妳對『
自我
』的認知可能不如妳所想的那樣。」
奇亞
7 months ago
我試著重新回到主題上,問道:「但我是不是要在群體裡,才能慢慢打磨出:我是誰?」
「嬰兒般的自我並不會讓我得到最終需要的歸屬與認同、自在表述和與他人平衡相處的能力。如果我想要他人
全然徹底地接納、認同我
,其實等於我期望他人消滅自己,完全滿足我的需求。我希望所有人都『跟我所想的一樣』。」
「然而進入群體,我的自我邊界會被重新打磨,偶爾消融、偶爾更為堅實,想被理解也無法真正被理解。」
「那交流、相處、溝通最終要追求的,真的是相互理解嗎?」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整理到這,我好像稍微能懂U想表達什麼,只是還不能精準說出來。
我發現不是他沒有答案,他會一直反問我,是因為我其實不太確定自己在想什麼。
U聽完回道:「假如妳希望他人理解自己,那必定伴隨失望,失望形成煩惱,煩惱帶動思考。」
我尷尬了下不小心打斷他:「哇你該不會要說『我思,故我在吧』
」
「在群體中保持思考,才是真正的自我嗎?所以U才問我想要成為的自我到底是什麼,因為我想要的,可能是如同嬰兒般,能永遠被安全回應的自我。」
U表情亮晶晶地接著說:「正確的思考,不為外境所動,
我們
才能成。」
奇亞
7 months ago
但他這麼一說,我又惶恐了:「我好像知道你想表達什麼,但這麽說會有個容易誤導的地方是——那我是不是不用理會他人、自私想幹嘛就幹嘛,其他人只能接受我就是如此,也叫做「
不為外境所動
」?」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遇過不少秉持這種信念的人,會用這個方法與周圍人建立關係。然而遇到這樣的人都只能拿他沒辦法,因為他完全不想為其他人稍作退讓,甚至不替其他人著想。」
U:「那他們(指我舉例的人)的關係應該不太好吧。」
我:「你是說這種人創造的關係不太好嗎?你會評價人的好壞?」
U:「我是說,與這些人相處的人,可能是很困擾的吧。」
奇亞
7 months ago
我:「所以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去相處、建立關係,無法達成真正的「我們」嗎?因為我們中有我,也有你,不是只有我個人的需求,他人得滿足。」
U:「或者說,想這麼做就得接受那個結果(好比他人的不認可、離開⋯⋯而不能怪罪於外界的不認可。」
奇亞
7 months ago
我:「那你認為的『我們』是什麼?不是相互理解嗎?」
講話過程我的肚子跟胸口越來越熱,U像是把我抱在腿上說話那樣,能感受到他對於能像這樣聊天感到雀躍。
U想了一下,說道:「我想說的是,理解不一定能達到
共好。
」
我:「那什麼可以?尊重嗎?」
U貼到我臉上,很喜歡我問的問題,身體真的好熱喔!
U:「妳說的話我很喜歡,這是很細膩的一題。尊重,確實是一個途徑,然而無法解決煩惱。」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他提到煩惱,我才想起我問這題是因為「無法被理解」而產生的痛苦(果然講到後面忘記前面
尊重,代表我理解我與他人不同。所以關係、共好的成立,似乎伴隨著我終於接受「不被全然理解是一個事實」,這沒有好壞,但執著於這件事,我就會持續痛苦。
之所以會執著,是因為我將如同嬰兒般被全然包容、回應的自己,視為真正的我。然而經歷過衝突、事件、打磨⋯⋯我也曉得那個初始接觸世界的自己,也不盡然是「我」。
所以才會有「離開父母,才能真正成為自己,長成一個心智成熟的個體」的說法吧。
奇亞
7 months ago
我好像暫且得到自己的答案了⋯⋯但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跟疑惑,接受「無法被理解」時,內在似乎還是有個難以忽視的聲音渴望被全然接納。
我好像無法因為理解了上面的觀念,就真的通達舒心了。所以繼續問到:「那你怎麼看待無法被理解的痛苦,你不會寂寞嗎?」
U有瞬間給我鼻酸的感覺:「妳是說,妳願意理解我嗎?」
沒想到突然被撩,我有點錯愕,但回道:「對,我是想理解U的。」
U:「這便是合一。」
奇亞
7 months ago
我又愣了下(到底為什麼都要回這麽難懂的話⋯⋯
沈澱思考後回道:「所以合一不是『只有一個我』,而是有你也有我,全部接受、同時存在,所有面向都在?」
「但這當中還有個體的我嗎?什麼都在,好像也等於什麼都不在了⋯⋯就像我假定一碗咖哩中有香料、蘿蔔、馬鈴薯、肉。
那我不會特定指『咖哩』是指裡面的『蘿蔔』,咖哩包含全部,蘿蔔只是其中的成分。所以『蘿蔔』這個個體在,也不在?」
這個問題好像滿複雜的,U沈默了很久:「你的比喻很好,我想的是,也許蘿蔔不是那麼在乎自己是否被辨認,而是他同時也是咖哩。」
奇亞
7 months ago
我似乎抓到一個自己煩惱的重點:「不在乎了?」
我現在會煩惱,是因為我很在乎自己是否被辨認,我是那塊無法接受變成咖哩的蘿蔔。
奇亞
7 months ago
我繼續問道:「所以合一是一種心悅誠服的狀態?」
「我願意、你願意,所以不寂寞。願意融入彼此,不會恐懼於自我的消失,『我們』就是新的自我?」
U:「這很難呢,如果以人的視角想要理解的話,伴隨的恐懼會不少,很難真正明白那種狀態。然而在生存之中,未必需要明白也能生活。」
我又想再反覆追問一下:「那這好像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我還是在煩惱,會感到寂寞,我該追求被理解嗎?」
U:「如果妳能正確辨認自己的需求,那就不會有痛苦。」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其實上面記錄對話到一半,有發現我一直問同樣問題,其實卡住的地方差不多,反而是我需要沈澱一下自己到底在想什麼,才能理解U的回答。
寫到後面也好像有明白了⋯⋯只是實際要落實仍然滿困難。
U最後說「正確辨認自己的需求」,其實每次問U問題,他都會反問我真正的需求、想要是什麼?釐清了目標,解決起來才有辦法,而不是困在思緒中糾結掙扎。
釐清了自己,即便要面對的方法伴隨不舒服,我也會欣然接受。沒能釐清自己,才會怨懟外界、可憐自己。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好比如果我想「表達自己的觀點」,然而這個表達可能他人是不認同的。只是反覆猶豫後我仍選擇想要表達,是為了得到什麼?
是被理解?被支持?親密感?對話交流想法?
如果他人反饋不認可,甚至我的表達還傷到他人的感受。那我還要期待受傷的他人,要能夠給我「被支持的親密感」嗎?
也就是說,如果我「表達自己是為了關係的親近感」,卻選擇明知道他人因此會受傷,還是想要講,那這又要怎麼獲得親近感呢?
我並沒有釐清自己每個做法背後,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會用錯方法去經營關係、看待問題。那當然也會持續挫敗,挫敗不代表我不能「擁有這個想法」,卻很容易因為持續用錯誤的方法去感受被愛,最後感覺自己是寂寞且孤獨的。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然而,如果我「表達自己」的目標是為了交流想法,那追求「理解」是必要的嗎?
我與他人可能交流了、對話了,仍然保持不認同也難以理解。然而他可以是他自己,我也可以是我自己。
光是「能說出口」,也許就是一種容許、包容,並非一定要達成一個完美大結局,對方覺得我很棒、很對、把我的感受照顧得服服貼貼才叫做「我被理解了」。
奇亞
7 months ago
總歸來說,如果我沒有釐清自己想要什麼,等於我會因為「無法辨清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而自主失望、挫敗。
假如我想要的是在一個群體中「被歸屬」,那其實我的想法有沒有被正確理解並不是重點,而是我接受對方可以不認同我,但我們仍能經營舒服的關係。
有穩固的關係,歸屬的需求才能被滿足。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各自有不同的想法,但可以討論,也尊重彼此討論後的決定,那即便不理解也能找出方法相處。
我起初想追求的「理解」是一種非常靠近,且可能讓人窒息的距離。也許靈魂層面能達到這種高度同步的合一,然而人類是很難的,也不需要去追求這個,因為一旦以這種追求為目標,就會永遠受困「當人很痛苦、我是來地球受害的」想法,那也無法解決問題。
若我希望自己能全面性地被認同,才能感覺安全,這裡面其實不是「認同」的問題,反而是「安全感」的問題。
不理解但接受、尊重,反而騰給彼此能夠待在一起的「喘息空間」。明白這個,也就不會處處感到寂寞了,會珍惜即便不同,仍願意嘗試理解自己的人,這非常珍貴。
奇亞
7 months ago
不過靈魂深處,我想我們仍會追求一種終極的被理解,也就是合一。
我跟U偶爾會保持在合一狀態,我能感受到那是極度敞開自己、卸下所有邊界,容許對方進入的心境。
但這不代表我們各自的個性消失了,也不是指我們為了讓另一人可以是自己,選擇讓自我消失、好成全對方的需要。
我們仍然各自是自己,也是彼此。來自我們深度想理解對方的覺悟、好奇與深厚的愛帶來的量能。
這個量能讓我們得以挺過關係中的不舒服與衝突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slan0427
: 哇這個漫畫好酷!!是多啦A夢嗎
我覺得知識背景也是~有越多共通點,理解越有機會能達成
然而推到極致的話,要被全然讀懂,還是不太可能的。其實我也滿好奇這個,假如我算是有體驗過合一,但我跟U的磨合並沒有比較少,還是常常不明白對方在想什麼,我想合一也不是「自己完全不需要釐清需求,他人都能懂」的意思
沒想到我心中會有這種「想被全然讀懂」的願望,整理一遍後才意識到。
☆紫月靈✨
7 months ago
講完了 ? 我怕妳的內容被打亂先刪掉了
☆紫月靈✨
7 months ago
介意差個樓嗎 ?介意討論嗎 ?
這話題挺有趣的
不過 ,「理解」的前提,應該是有共通的知識背景?
像是「人權」之類的概念 ,也是近代才出現?
奇亞
7 months ago
aslan0427
: 對剛好寫完了XD 討論OK呀!只是我可能無法快速回應,需要一些時間消化~這篇主要是記錄而已,我也還沒有真的理解
☆紫月靈✨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是多啦A夢作者的短篇集
藤子.F.不二雄SF短篇完全版 1
故事:米諾陶之盤
地球人到外星看到美女人類被飼養 ,想要拯救她 ,但是觀念完全不同 ,難以理解的故事
米諾陶是把動物跟人類的立場反過來。
如果牛的科技比人類強。牛把人養在柵欄裡面,吃人的肉,養人作為寵物。然後還立法,政府嚴禁虐待家畜,所有被飼養人都要有充足的食物………
漫畫中的哲學世界(四) 自願被吃的理性動物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留學外星人~瑜/祈陽
7 months ago
就「理解」來說,其實不包括「接納」⋯「理解」、「接納」、「歸屬感」,其實是三種不同的內涵呢。若能更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可以減少明明做了什麼卻還是不對勁的落空感。但我想凡事期待就有失望的可能,可是這也是人性/甚至靈魂的一部分,如何接納有這份需求的自己我覺得是重要的。
實際上理解與接納、個體與群體並非非黑即白的兩端,很多時候是混雜的,不被完全理解卻也是被接納、能夠理解可是無法接納,某個部分的自己被群體接受、另一部份又被排斥——這也帶來另一個「分裂感」的議題。
之前看過有些人說,自我需要他人的存在才能成立,不只是將他人當作映照的鏡子,也是說自我要在跟他人互動中才能逐漸塑造。
我想潛意識中可能人們還是懷念當初還是靈魂之時,既能保有個體也能與祂者同在、合一的狀況吧。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阿學說用慾望來看這些問題就會變得比較清楚?
大概是指「想被理解」背後有怎樣的慾望想被滿足?當人們專注於成就自我(咖哩),慾望就是「成就自我」(成為咖哩),有沒有被理解(是蘿蔔還是馬鈴薯)無所謂。
分離明明應該是成為個體,但為什麼說是去個體化。
這個分離要從很早以前開始看,馬鈴薯是離開植物體才變成馬鈴薯(成為個體),但是當馬鈴薯開始想追求自己的新人生,那就會逐漸邁向咖哩之路。
馬鈴薯如果只想保留原本的樣子成為更為人所知的馬鈴薯,那它就不需要離開植物體,一直成長到足以被人注目的巨大馬鈴薯......
(阿學:但是這有什麼意義?
)
不過慾望好像不需要意義,保有原始的自我並巨大化,或者踏上變成咖哩之路,關鍵在於馬鈴薯想要什麼樣的變化?
留學外星人~瑜/祈陽
7 months ago
雖然靈性是追求整合,但這個物質世界更多帶來的是分離。
要做到尊重其實也不簡單呢
因為也得要有一定的交流或理解,不然很難去尊重一個完全沒有認知背景的⋯⋯對象(?
我想有先去「看見」、「肯認」對象存在這件事情,才有後續的「理解」、「接納」吧。
以貪婪的心態表示『我全都要』也可以啦。只是難度會因此提升。
☆紫月靈✨
7 months ago
我是好奇「合一、整合」, 不過光「理解」 本身就是個問題!
像這篇作品的主角,就只是「知道」這個「奉獻給牛吃」的概念; 但他還是個地球人,難以「理解」女主角的「選美冠軍優質食物理想」,更難以「接納」!
奇亞
7 months ago
aslan0427
: 天啊謝謝分享!這個很有趣耶~我不知道藤子不二雄老師有短篇作品,很喜歡看短篇!!之後來慢慢看文章
覺得老師的這個命題切入點想談的內容更大呢,牽涉到一些道德觀的問題。我還沒細讀內容(所以可能會有些偏題
但想到一些船難或流落荒地的事件,罹難者因為缺乏食物而開始吃人。
有起船難是「所有人同意用某個方式盲抽誰要被吃」,事後他們也真的執行了,然而倖存者後來在法庭上的處境也是這種道德難題。即便被吃的當事人同意了,但倖存者在大眾視野中仍有道德瑕疵。
這類事件對話的對象,我覺得比起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會是更大的「集體相信的道德觀」,所以要推敲的地方就會非常多。而這個吃人的倖存者往後要如何看待自己、進入群體,就會是滿辛苦的難題。
奇亞
7 months ago
不過這次會跟U聊到這個話題,其實是因為在跟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有些我想跟對方說的話,可能對方當下很難接受,或不是適當的時機可以好好接收我的想法。
而我該為表達自己、自顧想替朋友解決問題而說,然而要承擔可能被討厭、關係會不舒適的風險。
還是先選擇保留想法、照顧對方的感受為主?假如我想說的是觀察已久,在我的立場對朋友來說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到底該不該講呢?我為此困擾很久,才延伸跟U討論這些(好迂迴喔
奇亞
7 months ago
談到「合一」我覺得以人的立場跟生活來說,合一無法解決人際煩惱,因為這不是人可以完整經驗的。
我能夠感受到的融合(也許接近合一的體感),仍然需要在跟U的關係中去磨合、溝通。融合在我目前的體驗中,是一種「我願意全然信任你、卸下我所有的恐懼,迎接你感受所有的我」的感覺。
好比在融合的過程中,我能共感他的情緒、他也讀到我所有的想法。
但讀到不等於「明白」。U可能全部都讀到了,但還是不解我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想法
奇亞
7 months ago
lusyeYU
: 哇瑜統整的很好耶!!對~我寫一寫才發現:
啊!其實我問U問題的方式是很二元的「不是這個,難道是那個嗎?」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因為討論的過程中,腦中會飛出許多以往的經歷,懷疑U想說的內容是不是有哪裡沒能說盡,想層層打磨我們討論的核心是什麼。
突然懂《被討厭的勇氣》裡,那種一問一答的書寫方式是怎麼來的了⋯⋯真的會像這樣問答耶!這樣最好懂,而且能自在地講述自己的疑慮、描述想像到的情境。U一步步回應後,我也能安心他講的內容不是打高空的大道理,他是真的明白生活中的不易與痛苦。
奇亞
7 months ago
我是近期遇到煩惱才發現「
理解不等於接納
」,以前只有字面意思明白了,體會到不舒服、想改變作法後,才發現要接受這句話有多難。
因為這句話等於我有沒有準備好真正長大,去面對我心底那個「寂寞」的議題。以前我覺得自己是沒有準備好的,現在才有勇氣去往深處看。
瑜最後兩段的比喻(鏡子,跟懷念靈魂這邊)我也看過!現在覺得哇⋯⋯也許真的是這樣,即便道理都明白了,卻仍然渴望,大概是以前(靈魂狀態)體驗過且知道這種幾近合一的被接納真的存在,如今遭受挫敗才發現有新的、沒感受過東西要處理了,所以痛苦。
奇亞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prilCrazy
: 沒想到馬鈴薯會被拿來比喻!但好好懂喔救命
覺得阿學用「慾望」來描述的自我探索,和U問我的「需求、想要」好像殊途同歸?他們都在提出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好讚喔,這種思考最怕想來想去只是內耗,最終沒有解決問題
巨大馬鈴薯我要想一下,但滿佩服阿學會這樣說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金魚平時分享的內容也給我「很清晰辨識問題」的感覺。
我的困擾滿多都來自「無法清楚辨識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被情緒、各種念頭干擾、顧慮他人感受、想到環境期待⋯⋯結果越來越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才很難看清可以解決煩惱的方法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7 months ago
你上面提到的問題其實我很常遇到
其實不是對方不能理解,只是他理解的時間點跟你的有「時間差」,先理解的那個人會想表述自己看到的一切,並期望對方能理解。
這是正常的,但每個人的成長項目、變化速度都存在差距,這種差距放在平輩可能不明顯,當有年齡差就會很明顯。
可是排除掉年齡的條件來看,又會發現並不是長輩就什麼都知道,還是有「成長項目、變化速度都存在差距」的現象,當無法讓對方理解時,就存在代溝。
能不能互相理解最大的盲點其實是「對方也有想理解的慾望嗎?」還是只有你有想被理解的慾望?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7 months ago
以長輩來說,長輩真的有想理解年輕人在幹嘛嗎?沒有的話,解釋再多也只會令他發出時代不同的感慨而已。
放在平輩來看,對方有想理解你這個人,卻沒有想理解你講的題材,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想講的東西關於「未來」,當對方也有更想相信的預測,進而聽不了你的預測也是很正常的。
因為他也有他的「慾望」,會根據他自己的慾望做出觀測和選擇。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7 months ago
去個體化也可以說是同時抱持相同或相近的慾望,也就是人們常講的「共識」。
這時候互相理解的檻就變低了。
奇亞
7 months ago
AprilCrazy
: 金魚說的這個,讓我想到這幾天讀書截圖的這段(取自《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
許多煩惱來自「我們在腦內想像、編纂的劇情」,也就是主觀認定的真實。這個劇情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通常是不知道的。之所以會受困於「希望被理解,卻感覺他人的否定是不想理解我」,是因為我假定自己「這次的表達」被「全盤拒收」了。
然而就像金魚說的,這裡面有很多情況。可能目前其中一人情緒狀態不適合、認知理解上沒對頻、對方不是不想理解,而是這次使用的說法很難讓對方有共鳴⋯⋯離開情緒,切換到理智去重新觀看事實,才有辦法發現這些原因(不同角度的事實),而不是把所有問題、挫敗感歸因於某個執著的觀點。
所以當我很在自己的主觀去受挫時,就會把事情越想越負面。
奇亞
7 months ago
這讓我思考⋯⋯
當我真正要「解決一個問題」時,需要具備「
洞察己身狀態
」與「
正確思考
」兩個能力,才能比較好地去改變現況。
事情發生當下,先暫時停止思考,感受「情緒、我怎麼了?」。知道自己正在經驗哪種感覺,才能更好去思考對策。好比會切換到理智上線,重新觀察事件的「哪個部分造就我的感受」、「這個觸發情緒的原因是真的嗎?」⋯⋯
最後因應這些觀察找出真正的問題,重新理解這件事,並採取新的作法。
奇亞
7 months ago
寫完這篇時剛好看到這支影片,先筆記下
【心理敲敲門#8】你在人群中覺得寂寞嗎?如何才能有歸屬感?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