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到一則訪問聊到這件事,愛跟受傷是一體兩面,同一件事,想要得到愛就必須接納受傷。突然感到很有道理,我自己的解讀是:要能感受到愛的首要條件是「允許自己的脆弱(vulnerability),以我的經驗來說,覺得自己必須堅強完美自傲的狀態是很難感受到愛的,更確切的說會不敢接受別人的喜歡,有不配得感,對於別人的讚美跟支持也留不在腦子裡,總會被自我批判的聲音蓋住。
允許自己的脆弱,展現的是自我接納,才有可能接受別人給的愛,如果要用比較具體邏輯的方式解釋,就是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相信」別人會喜歡你,才能接收到關心善意與愛。
latest #6
不允許自己脆弱到時候,就像是覺得在別人面前永遠必須展現最好的一面,悲傷難堪低潮的時候要隱藏起來,或是自己想辦法消化,擺出堅強的姿態不能讓人操心;又或是完美主義,對於自己的表現吹毛求疵,如果沒有達到最好的標準就覺得羞恥丟臉,覺得全世界都在批判自己。
不允許自己脆弱就像是把自己武裝起來,包覆一層硬殼,那些溫柔的支持跟鼓勵是很難穿過硬殼到達心底的,往往只能掠過外殼的表面就消逝。
想要得到愛就一定會受傷,但是跟小時候不同的是成年後有自己療傷的能力,更確切的說,這種能力在成年後更容易培養起來。小時候因為不知道怎麼療傷,所以反射性的就會不想要受傷,而一直到成年都還是保持相同的習慣,漸漸的感受不到愛與支持。
要走出這個模式,首先要告訴自己受傷沒關係,再來就是讓自己作為最有耐心跟關心陪伴自己的那個人。雖然雖然我知道這對很多人來說很可怕,「我要怎麼關心自己?!我只想讓自己
消失!」,別擔心,那些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人很多都有過這樣的心境,一個想要得到愛的人,一定也會希望能被自己接受的。不需要一開始就想辦法喜歡自己(我也不能說我有做到),但只要願意給自己時間跟耐心,把關注力回到自我身上,就已經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了。陪在自己的脆弱旁邊,不要急著逃離,有人看著它,他就會漸漸穩定下來,當從這份陪伴與接納中再次起身時,會發現比以往更有力氣一點點,這就是慢慢前進的感覺了。
另一個我覺得對於受傷很重要的理解是,受傷沒有不好,受傷也不等同於接收別人的惡意,畢竟讓人受傷的對象往往是最在乎彼此的人,也就是說,就算沒有惡意,人還是會受傷,必須接受這一點,把它看作自然的事。也因此不要過度害怕讓人受傷,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從溝通中相互理解並表達尊重,但是沒能人做到不讓任何人受傷,因爲每個人表達愛跟接收愛的方式不同,光是這樣就會產生芥蒂跟傷害了,這並無關對錯跟好壞,只是相互理解,甚至是自我理解的過程。
看過很多願意給別人滿滿的愛的人,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可能會傷害到人,而希望自己消失;又或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傷到人,用「我是對你好」這類強勢的言論武裝起來,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給愛的方式。這些都是無法接受自己會傷害到別人的反應,但如果能把傷害看成自然、中性的事情,那麼無論是療癒自己所受的傷,或是接受曾經給他人造成的傷害,都會變得更自在、容易一些,有傷痕並一定來自不公與邪惡,那是愛的歷程自然會產生的東西。
回到開頭,愛跟傷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東西,所以要享有愛的好處,也要能接受受傷,無論是自己的傷,還是他人的傷。
____
想到我會突然對這件事有感,也是因為最近被幫助解開一個我已經一陣子沒意識到的心結,還在過程之中只能說結有鬆動一點,或許還沒完全解開,不過已經感到有進展了。
關於罪惡感還有隨之而來的自我限制,跟一部分的覺得自己好像傷到人了所以潛意識覺得最好不要跟人有太接近的連結一類的有關。模糊的講一下畢竟沒有想要在這邊談太細的私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