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站冷到我好想拉屎
68 responses
Show only author's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才剛聊過這個話題...
不過有一派醫學主張其實過去有許多偉大成就的名人都是亞斯伯格症患者(或傾向),所以不應該歸類為病患,而是另一種人類的型態
同一個次元的都不會有不是?
所以是new type
三色坊Haku:
甚至連不同次元的都沒有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的亞斯伯格外顯行為:
1.人際互動笨拙,出現很多不識相的言行,較自我中心。無法察言觀色、同理心很弱。無法理解與遵守社會常規(如不肯排隊、玩遊戲要照自己的規則),無法依照情境表現適當的社會行為,融入團體有困難。
2.語言發展比典型自閉症快一些,缺陷少,有的甚至發展得特別好。但無法與人一來一往的自然對話聊天,因負面思考與自我中心的特質,常說出惹人厭、甚至刻薄惡毒的話語。
3.有特殊或固著狹隘的嗜好,對事實性的學科(如數學、歷史、天文)與事物(如捷運、昆蟲)非常有興趣與天分,其他沒興趣的事物很難引起他們的動機。知覺系統靈敏、好惡與道德感非常強烈。
間單來說,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的概念完全從他們的腦中移除了,曾經看過重度亞斯伯格跟其他人的對話
感覺像是內部運作效率超高,但是只會對使用者進行偵錯的AI人工智慧
殺人機器
ji3g4bp6:

配點的確很奇怪,但也不能說一定是壞事XD
像我們的北市長就有亞斯傾向,因為朋友少所以不會被政界的複雜關係給綁住
塔塔咖欸: 所以大家對他其實是七分怕 三分敬
交關再多對他來說好感度也沒上升
senjor:
只會滿臉疑惑的抓頭而已XD
←被這個病症的人氣到的受害者之一
真正重度的應該就叫自閉症了
我懂
大宇宙籃寶:
為何感覺此語重心長
你懂
大宇宙籃寶: 啊 想起來了 我懂
不懂
想到以前的心理學老師說的 :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病...
很多現在的精神疾病其實是因為反映在現代社會所以才是疾病
因為人類是群體的動物說阿~
但是生活型態不太一樣了,可是人類的DNA其實改變並不大
以前部落時期的時候,現在所謂的精神疾病患者其實只是不同的分工者
例如說焦慮症患者負責觀察部落周遭跟平常不同的蛛絲馬跡,好提前告知周遭是否有危險,因為他們對一點小改變都非常敏感
躁鬱症患者在躁期會有連續兩三天以上活動的精力,可是鬱期會進入低落的休眠模式,這可以幫助他們主導一些狩獵活動。
自閉症患者則是不負責言詞,可是卻對言語以外的東西更敏感
在以前部落分工時代其實這些都還不是疾病,只是一種個性
來到了現代社會之後就...適應不良。
以前的話... 這種孩子... 多半都被直接祭掉了很多說阿 QAQ/
例如說躁鬱症,你很難在現代社會找到一個適合躁鬱人格的人發展的空間,光是從小開始的就學環境到就業環境都是GG的。
可是在人類的原始部落來說,他們卻是很有用的各種人才
一定程度內 能配合大家的 才有可能留下來... 畢竟那時的環境 更嚴刻說
原始部落時代那時候的有用跟現在有用也是不一樣
群體上的配合吧 0.0/ 畢竟還是以群體身活為準擇
以前躁鬱症在群體上是可以配合的啊~
他們躁期來的時候負責出來進行連續好幾天不休息不睡眠的狩獵
現在也還是可以說阿 0.0/
回部落之後就進入預期的休眠狀態
但是現代生活規則很難給這種人一個基本的生活條件
例如說從小的教育機構就不可能配合
所以重點是狀況穩定的 0.0/
對,現代社會偏好連續穩定
以前也是一樣的說
所以不是他們沒用,只是文明後的社會結構把他們捨棄了
就看你說得以前是多以前啊 wwww
我說的有用是在原始部落時代,文明以前
那以現在觀查的到的猿翭為例這樣可以嗎 >W<??? 狀況或許比較像
都忘了先訂範圍
不過真的要說的話 在那年代... 更沒有所謂的特教結構說阿
那個年代不需要特教吧 www
其實你可以去多看看原始求生的一些資訊或者影片
連續的活動能力加上連續的休眠能力其實是團隊生活裡面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若以當時那以首領為主的群體結構來說... 只要不能配合首領的要求... 不是被放生... 就是要能打贏他自己當首領
所以若用社會架構來看... 還是要以能配合首領的為主阿 0.0/
以前的原始部落可能會更接近散在式,而且也沒有這麼誇張的中央集權
不過我還是點到為止好了 XD
若以現在觀查到的原始部落而言 散在式 已經也都可以算是消失了... 這或許也算是種物競天擇吧 ^^~
Load more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Load mor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