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1995 年出櫃。我不得不說,那時的跨性別與現在完全不同。首先,當時沒有非二元性別。 1995 年的跨性別希望婚姻平等,不希望被解僱。是的,我們確實有共同點。
但我注意到了 2000 年代末的變化和跨性別(TRAs)的崛起。我第一次學習 "代詞 "大約是在 2011 年。之後,他們開始變得激進、令人討厭,並要求去很多自由派男同性戀都不願去的地方(比如兒童)。作為男同性戀,我們在與社會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包括戀童癖)的鬥爭中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現在,超級覺醒(super-woke)的跨性別來了,他們想讓孩子們性化,讓他們變性。他們被那些聲稱自己是 "酷兒"的異性戀者所利用。大量男性戴上假髮,想要進入女性空間。
於是,界限劃定了。但正如我之前所說,在平等之前,T 在 LGBT 中是沉默的。」
但我注意到了 2000 年代末的變化和跨性別(TRAs)的崛起。我第一次學習 "代詞 "大約是在 2011 年。之後,他們開始變得激進、令人討厭,並要求去很多自由派男同性戀都不願去的地方(比如兒童)。作為男同性戀,我們在與社會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包括戀童癖)的鬥爭中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現在,超級覺醒(super-woke)的跨性別來了,他們想讓孩子們性化,讓他們變性。他們被那些聲稱自己是 "酷兒"的異性戀者所利用。大量男性戴上假髮,想要進入女性空間。
於是,界限劃定了。但正如我之前所說,在平等之前,T 在 LGBT 中是沉默的。」
下面的回覆:
minimalist2021「沒錯。我清楚地記得,直到00年代初,易裝癖者/異性戀異裝者都保持沉默,因為擔心有人會認為他們是同性戀。他們沒有來我們的酒吧或遊行。變性人(Transexuals )是邊緣人,但這些(now AGP)傢伙卻無處可見。」
minimalist2021「沒錯。我清楚地記得,直到00年代初,易裝癖者/異性戀異裝者都保持沉默,因為擔心有人會認為他們是同性戀。他們沒有來我們的酒吧或遊行。變性人(Transexuals )是邊緣人,但這些(now AGP)傢伙卻無處可見。」
Miller Jackson「現在是時候了,LGB 重新啟動他們的組織和運動,將 TQWTF+ 布穀鳥從我們的巢穴中趕走。布穀鳥可以自己築巢。」
MarkFlewitt63「80 年代,我在英國出櫃
在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贏得權利之前,跨性別者(Trans)無處可去
TQIA+ 絕對是無處不在,也許在地下室或花園棚屋裡,但他們肯定不在外面
不要相信跨性別者對我們 LGB 歷史的改寫」
MarkFlewitt63「80 年代,我在英國出櫃
在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贏得權利之前,跨性別者(Trans)無處可去
TQIA+ 絕對是無處不在,也許在地下室或花園棚屋裡,但他們肯定不在外面
不要相信跨性別者對我們 LGB 歷史的改寫」
Tim Bailey 「直到 80 年代末我開始去同性戀酒吧/俱樂部、我從未見過跨性別者(trans)。之後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易裝癖者。沒有一個人是變性人(Transexual )或正在接受變性手術。
易裝癖者分為兩個陣營:喜歡男扮女裝的男同性戀者和喜歡扮裝做愛的男同性戀者。你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因為他們實際上在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女性化。其他男同性戀對此並不感興趣,但卻吸引了某類 "直男"。
其餘的顯然是直男,他們穿著自己妻子的衣服。同樣,你可以從他們的穿著、舉止和化妝狀態一眼看出他們。
這第二類人就是我們現在在 LARP’ing(實境角色扮演遊戲) 中看到的女同性戀。」
Tim Bailey 🏳️🌈🇬🇧 on X
易裝癖者分為兩個陣營:喜歡男扮女裝的男同性戀者和喜歡扮裝做愛的男同性戀者。你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因為他們實際上在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女性化。其他男同性戀對此並不感興趣,但卻吸引了某類 "直男"。
其餘的顯然是直男,他們穿著自己妻子的衣服。同樣,你可以從他們的穿著、舉止和化妝狀態一眼看出他們。
這第二類人就是我們現在在 LARP’ing(實境角色扮演遊戲) 中看到的女同性戀。」

承上:
IainSankey「除了變裝皇后,我在 20 世紀 80 年代的同性戀圈子裡沒遇到過多少異裝癖者。你所說的 "第二類 "異裝癖完全獨立於當時的英國同性戀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議程,通常是異性戀。」
Tim Bailey「的確如此。他們從未加入過驕傲組織,也從未為平等而奔走。他們在那裡是因為我們沒有評判。」
IainSankey「除了變裝皇后,我在 20 世紀 80 年代的同性戀圈子裡沒遇到過多少異裝癖者。你所說的 "第二類 "異裝癖完全獨立於當時的英國同性戀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議程,通常是異性戀。」
Tim Bailey「的確如此。他們從未加入過驕傲組織,也從未為平等而奔走。他們在那裡是因為我們沒有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