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這個課程倒數第二次的作業,單元是要與同學合作製作一個專案,但同時也要製作自己的作品。
我這次速速的跟平常比較要好的同學一樣宅宅的蘇菲和另一位午餐小夥伴伊奇小姐一起組隊,因為平時都有聊天看彼此的作品所以覺得會蠻好合作的,這次也是去年以來第一次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品。
我這次速速的跟平常比較要好的同學一樣宅宅的蘇菲和另一位午餐小夥伴伊奇小姐一起組隊,因為平時都有聊天看彼此的作品所以覺得會蠻好合作的,這次也是去年以來第一次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品。
只能說幸好大學以來的識人能力一直很不錯(自慢)這次小組的成員超讚製作過程順利到發瘋,能夠自己組隊真是太好ㄌ。我們這組三人都有接案經驗,在時程管理跟計畫上都相對有經驗。討論過程也都和平會議有效率下結論也很快⋯⋯三人也有共識這是畢製前的作業距離上一個作業只差了兩天大家都不想太累,所以走一個比較不挑戰太激烈的路線。
這也是我最近在感慨不知道是不是有接案經驗+出過社會的關係,變得非常缺乏想像力也不太會想去做會非常耗時的實驗作品(像是blender、動畫、Cinema4D之類)。然後也很懶得專注在typography或圖像設計。總之就是一直待在排版設計的舒適圈內⋯⋯(躺)
回到這次作品!
我們導師把全班分成兩大組,一大組的主題是AI的未來,另一組是色彩的未來。
因為我對AI興趣缺缺也覺得自己對色彩方面能力很差就選了色彩,結果結束後色感還是很差ㄋ!!!!(欸)
我們這組把主題訂在色彩與文化,想要探討跨文化間的色彩語言。蘇菲做了一系列超認真ㄉ跨文化色彩研究,涵蓋一堆色彩與語言的分析。伊奇做了一組色彩遊戲卡,上面有各種色彩在各文化的含義,是配對遊戲。我們的小組成果是一個想像的迷你出版社,有做了簡單的品牌VIS+網站跟Instagram頁面,有點羞恥也會曝本名這邊就先不放ㄌ><
我們導師把全班分成兩大組,一大組的主題是AI的未來,另一組是色彩的未來。
因為我對AI興趣缺缺也覺得自己對色彩方面能力很差就選了色彩,結果結束後色感還是很差ㄋ!!!!(欸)
我們這組把主題訂在色彩與文化,想要探討跨文化間的色彩語言。蘇菲做了一系列超認真ㄉ跨文化色彩研究,涵蓋一堆色彩與語言的分析。伊奇做了一組色彩遊戲卡,上面有各種色彩在各文化的含義,是配對遊戲。我們的小組成果是一個想像的迷你出版社,有做了簡單的品牌VIS+網站跟Instagram頁面,有點羞恥也會曝本名這邊就先不放ㄌ><
我原本想要做恐怖遊戲的色彩分析,結果發現資料不夠於是轉向恐怖電影的色彩,於是開啟了接連幾週難以入眠的狀態(其實也沒有)
我的作品總之就是:A focused case study on the use of colour in international horror film, and what this reveals about how the emotions that colours elicit are dependent on cultural contexts.
(蘇菲幫我寫的精美文案)
我的作品總之就是:A focused case study on the use of colour in international horror film, and what this reveals about how the emotions that colours elicit are dependent on cultural contexts.
(蘇菲幫我寫的精美文案)
但我總之就是找了奶昔老師跟ii老師問一大堆電影然後依靠完全不怕恐怖片的奶昔老師幫我截圖,我再來分析電影裡面用到的色彩跟色彩心理學在文化上的影像之類的。
但因為我們這個並不是非常非常嚴謹的學術研究,所以很多根據與文獻都是cross reference拿來做畢業論文會被殺死的程度(???)另外我也發現明明恐怖電影那麼久ㄌ,居然沒有一本市面上找得到的專書來講恐怖電影色彩學,我找reference找ㄉ好苦ㄚ。最後是有點尷尬地拿色彩心理學的東西來背書但以reference來說真的弱爆了
但因為我們這個並不是非常非常嚴謹的學術研究,所以很多根據與文獻都是cross reference拿來做畢業論文會被殺死的程度(???)另外我也發現明明恐怖電影那麼久ㄌ,居然沒有一本市面上找得到的專書來講恐怖電影色彩學,我找reference找ㄉ好苦ㄚ。最後是有點尷尬地拿色彩心理學的東西來背書但以reference來說真的弱爆了

我把整本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色彩、文化、實驗。一開始會讓讀者了解恐怖片經常使用哪些色彩,還有根據你的文化背景,你會怎麼想像這些色彩,以及希望讀者可以想像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對色彩的想像跟心理狀態的牽動會有什麼不同。
文化的部分則是介紹色彩文化,實驗部分則是我挑選了一些畫面去做調色,讓讀者自己決定這個顏色是更可怕了,還是有感受到其他的什麼。
這整本都是非常要靠讀者的想法來驅動的作品(?)但這也是製作時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機會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人會有的不同思考方式。
實際效果我不太確定,但理想上是這樣的一本zine XD
文化的部分則是介紹色彩文化,實驗部分則是我挑選了一些畫面去做調色,讓讀者自己決定這個顏色是更可怕了,還是有感受到其他的什麼。
這整本都是非常要靠讀者的想法來驅動的作品(?)但這也是製作時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機會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人會有的不同思考方式。
實際效果我不太確定,但理想上是這樣的一本zine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