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的】【把今天原本的12-8換成白班之後】發現竟然有時間於是就去看了《熱帶天使》音樂會,那時候一直掙扎於到底是要看方宥心這場還是昨晚的楊烈場,後來想想,決定禮拜六下班來看大概就是上天的旨意ㄅ。
嘉賓出場這段的主持人是雷昇,有提到林雨宣有來;後來方宥心跟于浩威在唱〈溫泉鄉的交杯酒〉時,進入最後那句「阮想你」前,于浩威說、台下有很多《北投》的人有來
于:還有一個,我怕你會太緊張沒有跟你說
方:誰?
于:吳sir
方:(尖叫)
(觀眾席亮燈)
于:還有一個,我怕你會太緊張沒有跟你說
方:誰?
于:吳sir
方:(尖叫)
(觀眾席亮燈)
對我來說,《再會吧北投》在我心中大概就是一個標準的台灣音樂劇的模板,它有清晰、明確、通順的起承轉合,劇情與歌曲、與情緒是能夠完美地互相融合、推進的,同時它許多歌曲本身就是陳明章的台語歌融進來,幾乎不存在歌很怪或音樂不好聽的問題,而劇情單純通俗,就聚焦在別有天這個溫泉旅館裡的幾個人,沒有太多奇怪的支線,又再最後給了各自的完美ending。
我大概有猜到嘉賓們是怎麼選的(抱歉了但除了姜杯我真的沒get到但我好想聽他唱〈女人樹〉),都是我蠻喜歡也蠻有興趣的人選,而我猜、方宥心大概是因為《北投》裡的角色的關係?畢竟《北投》的劇情簡單來說就是逼良為娼XDD,跟慰安婦議題某方面來說也算是頗有共通點
我後來想想,如果只聚焦在228事件本身的話,可能還真的只有《悲情城市》;但如果拉大時間段,把包含50、60年代白恐時期的作品都加進去的話……其實好像也是真的沒有很多部,查了一下,《香蕉天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超級大國民》、《好男好女》、《淚王子》、《被出賣的台灣》、《返校》、《流麻溝十五號》,就後面兩部比較新,其他也是都蠻久以前的
而就拿最近的《悲情城市》、《返校》、《流麻溝十五號》這些電影上映帶來的話題來說,許多人討論的內容無非是,台灣在做這一塊歷史的電影還是不夠多,每年還是要面對至少一次的「都道歉了還要怎樣」、「都這麼多年過去了就不能放下嗎」的質疑。其實我也不知道怎樣的作品數量才叫做「夠」——或者說,我知道,但要花多久時間呢?10年、20年?
知道的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呢?
知道的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呢?
只是我還是會樂觀地想,說是這麼說,但總是有、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各自的領域(無論是影劇、劇場、小說、歌曲……),盡各自最大的努力,去訴說這些台灣的故事、去記得這些台灣的歷史。有人在說有人在寫,就會被看見,就不會被忘記。
音樂會我很喜歡,歌很好聽,雖然本來就知道大家都很會唱但還是每次都要讚嘆一次,林姿吟太強了吧那個〈女人樹〉真的是、天啊要瘋掉,C two小P整個畫風突變的可愛也是有夠可愛,葉文豪的〈火〉也超好聽我也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