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sin4529: 剛好前陣子看一本小說的英語書評影片有聽到喔...because it's a book about pain and trauma, and it feels kind of emo. The pain is rich.
你要說這是多聽英語不是多讀英文也可以啦,總之就是多接觸不同領域的材料自然有機會碰到,加油
你要說這是多聽英語不是多讀英文也可以啦,總之就是多接觸不同領域的材料自然有機會碰到,加油
raisin4529: fly4900:
不知道怎樣算很泛用不過我就隨便搜搜A couple of years ago, I was sitting in my room, very emo and depressed
...and then they forget her, and then she gets emo about it.
如果你常讀的只限於國際新聞跟自然科學期刊,那還真的可能沒看過。這兩個領域我也很常讀,的確不是在這裡學到的
不知道怎樣算很泛用不過我就隨便搜搜A couple of years ago, I was sitting in my room, very emo and depressed
...and then they forget her, and then she gets emo about it.
如果你常讀的只限於國際新聞跟自然科學期刊,那還真的可能沒看過。這兩個領域我也很常讀,的確不是在這裡學到的
因為中國沒有那種煙燻妝次文化(好吧其實有類似的,中國叫做「沙瑪特」或是「非主流」)
所以中國日常用語用emo這個詞的時候就是說一種悲傷沮喪的情緒狀態。而在英語裡面這個用法是少數用法。所以中國用法跟英語用法有重疊,但還是不同的
所以中國日常用語用emo這個詞的時候就是說一種悲傷沮喪的情緒狀態。而在英語裡面這個用法是少數用法。所以中國用法跟英語用法有重疊,但還是不同的
peach6461: 對啊,像我貼的那個也是教育領域的研討會,在討論青少年才會用到
科學期刊說穿了只是英文的一小部分,我自己工作也需要閱讀科學期刊,不敢說可以讀很快但語言方面是順暢的(難的是專業方面)。但是有機會出國後才發現自己日常聊天的能力超弱,才刻意增加自己接觸不同領域英文的機會。個人的心得是:遇到沒看過的字,不用糾結「我也很常讀英文怎麼沒看過」,去查然後學起來就是了
科學期刊說穿了只是英文的一小部分,我自己工作也需要閱讀科學期刊,不敢說可以讀很快但語言方面是順暢的(難的是專業方面)。但是有機會出國後才發現自己日常聊天的能力超弱,才刻意增加自己接觸不同領域英文的機會。個人的心得是:遇到沒看過的字,不用糾結「我也很常讀英文怎麼沒看過」,去查然後學起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