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朋友的畢制,是以他自身的社交焦慮為靈感的畫作和表演,太有共鳴所以回家的路上想了很久
回程我選了比平時還要遠的站去搭車,邊走邊看著路上的觀光客、露天的咖啡廳、路上的書店、穿過大樹所投射的樹葉的陰影、人們曬紅的臉頰和手臂、歇業的店家...我走了很久,邊走邊想,社交中令我焦慮的是什麼?我想要保護自己的什麼?在慣於追求認同或肯定的同時,我對自己又是什麼想法?我真的想要的是什麼呢?
表演結尾重複著「原諒自己」和「讓自己死去」(我解讀為埋葬過去),我覺得這是很有力量的兩句話,我認為能夠以此為靈感的朋友,把自己最脆弱及敏感的一面給呈現出來,讓眾人沈浸其中與之分享這份脆弱,真的很厲害,打著打著想起西洋骨董果子店有一段我很喜歡的話:「如果你不能給我任何回應,那麼,至少告訴我,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回程我選了比平時還要遠的站去搭車,邊走邊看著路上的觀光客、露天的咖啡廳、路上的書店、穿過大樹所投射的樹葉的陰影、人們曬紅的臉頰和手臂、歇業的店家...我走了很久,邊走邊想,社交中令我焦慮的是什麼?我想要保護自己的什麼?在慣於追求認同或肯定的同時,我對自己又是什麼想法?我真的想要的是什麼呢?
表演結尾重複著「原諒自己」和「讓自己死去」(我解讀為埋葬過去),我覺得這是很有力量的兩句話,我認為能夠以此為靈感的朋友,把自己最脆弱及敏感的一面給呈現出來,讓眾人沈浸其中與之分享這份脆弱,真的很厲害,打著打著想起西洋骨董果子店有一段我很喜歡的話:「如果你不能給我任何回應,那麼,至少告訴我,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