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目前的隱憂
[整理] 5/14-5/25 台灣疫情數據整理
PCR嚴重塞車,而且越塞越長
目前台灣的PCR量能為(大約)15000/日;截至25日PCR已經塞3日,也就是即使明天沒有任何新採檢,舊採檢也需要3天才能消化完,而且目前塞車量越來越多,而這會有幾個嚴重影響
1.檢體放太久他媽的會壞掉
2.對於重症/因其他原因而須住院的患者,等不到PCR結果會讓他們(有機會)無法住院
3.每日發布的確診數失去分析疫情發展的價值,因為待日後校正回歸的占比會越來越大
本人在淺淺的邊緣河道上呼籲:CDC必須要盡快考慮一套「送PCR前的防火牆機制」
例如:無任何症狀且兩次快篩陰性,且無住院需求,直接當成陰性處理,不PCR
時鐘也不是吃素的應該正在討論啦,希望
[整理] 5/14-5/25 台灣疫情數據整理
PCR嚴重塞車,而且越塞越長
目前台灣的PCR量能為(大約)15000/日;截至25日PCR已經塞3日,也就是即使明天沒有任何新採檢,舊採檢也需要3天才能消化完,而且目前塞車量越來越多,而這會有幾個嚴重影響
1.檢體放太久他媽的會壞掉
2.對於重症/因其他原因而須住院的患者,等不到PCR結果會讓他們(有機會)無法住院
3.每日發布的確診數失去分析疫情發展的價值,因為待日後校正回歸的占比會越來越大
本人在淺淺的邊緣河道上呼籲:CDC必須要盡快考慮一套「送PCR前的防火牆機制」
例如:無任何症狀且兩次快篩陰性,且無住院需求,直接當成陰性處理,不PCR
可惜目前快篩敏感性很低(75%左右),也就是每4個會放跑1個
如果快篩陰→不PCR的標準是無症狀,那這群無症狀又會拿著陰性的免死金牌出去當超級傳播仔
只能說是兩難
死醫護還是死(無症狀的)全家,都起?
如果快篩陰→不PCR的標準是無症狀,那這群無症狀又會拿著陰性的免死金牌出去當超級傳播仔
只能說是兩難
用當日塞車數x(當日確診/當日確診+排除),也就是比例推估的方式似乎是一個方案
不過這又牽涉到送驗優先度的問題,很有可能各地醫院會把有症狀/重症/待入院的檢體優先PCR,導致已出結果跟未出結果的確診比例不同,造成推估失準
當不知道條件的時候,條件機率就是個屁
有點像賭徒不知道莊家控制的骰子機率,十賭九輸
不過這又牽涉到送驗優先度的問題,很有可能各地醫院會把有症狀/重症/待入院的檢體優先PCR,導致已出結果跟未出結果的確診比例不同,造成推估失準
當不知道條件的時候,條件機率就是個屁
有點像賭徒不知道莊家控制的骰子機率,十賭九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