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 #文策院
猶豫了幾天,覺得還是想來說一下吵得很兇的ccc編輯部解散這事⋯⋯
畢竟雖然我嚴格來說不算體制內的人,但跟我也不是完全沒關係
@JOUHO - 因為最近追蹤的粉絲增加了一些,所以想說來做個自我介紹好了 以前我都主要是畫原創物 最近...前幾天發的自我介紹噗,
有提到我之前在作原創漫畫時陷入低潮期,無法畫漫畫
但我對自己說故事能力還是有點信心的,
所以我去投了去年的原創漫畫獎劇本組
@JOUHO - #CCC #原創 得獎啦!! 劇本《黑山羊之夢》拿到劇本組佳作~ 不枉我前幾天爆肝還在...並很榮幸地拿到佳作,但是⋯⋯
猶豫了幾天,覺得還是想來說一下吵得很兇的ccc編輯部解散這事⋯⋯
畢竟雖然我嚴格來說不算體制內的人,但跟我也不是完全沒關係

有提到我之前在作原創漫畫時陷入低潮期,無法畫漫畫
但我對自己說故事能力還是有點信心的,
所以我去投了去年的原創漫畫獎劇本組


比賽規則裡有寫,得獎作品有《CCC創作集》連載權+出版機會
當然一般比賽是漂亮話居多,但畢竟這是政府辦的比賽
所以想著觀望一年再說(綁1年優先出版權)⋯⋯
結果才過幾個月就風雲變色,傻眼
當然一般比賽是漂亮話居多,但畢竟這是政府辦的比賽
所以想著觀望一年再說(綁1年優先出版權)⋯⋯
結果才過幾個月就風雲變色,傻眼


感覺上亞洲漫畫圈現在正隨著IP時代邁向轉型風暴
日本有完整的出版社體系支援、中國以工作室團隊爲主
韓國雖然也是工作室團隊,但感覺實際上是國家隊、背後有建立全方面的素材和資源庫共享
日本有完整的出版社體系支援、中國以工作室團隊爲主
韓國雖然也是工作室團隊,但感覺實際上是國家隊、背後有建立全方面的素材和資源庫共享
像很多韓漫的背景看得出都是同系統的3D模組,
場景精緻並分不同情境用途,開放給每個工作室使用的感覺
如果不是這個程度的資源共享合作
根本無法應付高標準(故事、畫風漂亮的全彩or黑白漫)
高效率(週更)的市場要求
更別說在編劇、角色設計、上色的專業團隊分工
場景精緻並分不同情境用途,開放給每個工作室使用的感覺
如果不是這個程度的資源共享合作
根本無法應付高標準(故事、畫風漂亮的全彩or黑白漫)
高效率(週更)的市場要求
更別說在編劇、角色設計、上色的專業團隊分工
但看到不少論戰,就覺得⋯⋯
如果連花資源養一個後台基地、
認真的編輯、幫忙收集資料和處理雜事的外援有多重要(※1)、
給足夠的稿費不要讓作者餓死很重要(※2)、
這些東西都還要吵半天沒有共識
那台灣漫畫之後面對國際市場
大概會像清兵碰到工業革命後的外國一樣吧⋯⋯
如果連花資源養一個後台基地、
認真的編輯、幫忙收集資料和處理雜事的外援有多重要(※1)、
給足夠的稿費不要讓作者餓死很重要(※2)、
這些東西都還要吵半天沒有共識
那台灣漫畫之後面對國際市場
大概會像清兵碰到工業革命後的外國一樣吧⋯⋯
※2:CCC的稿費只是作者不用找打工的上班族水準,並不是什麼肥貓
會說業界最高,只是業界平均是沒有娛樂+不眠不休畫稿也就月薪18k~22k水準(除了畫得真的很快可以好一點),月刊漫畫大概30~40頁,有的民間公司連一頁$400都敢開,還找漫畫界前輩背書,說新人吞不下就是沒有競爭力,業界鬼故事何其多
會說業界最高,只是業界平均是沒有娛樂+不眠不休畫稿也就月薪18k~22k水準(除了畫得真的很快可以好一點),月刊漫畫大概30~40頁,有的民間公司連一頁$400都敢開,還找漫畫界前輩背書,說新人吞不下就是沒有競爭力,業界鬼故事何其多
因爲現在傳統出版社的支援真的很有限觀念也古老
回歸市場機制,等於作者要一個人面對上面這些創作壓力
1個人畫漫畫,月刊連載就是極限了,而且還是犧牲大量個人娛樂時間的情況
週更要有團隊支持(而且就算是韓國WEBTOON也不時有作家病倒休更)
回歸市場機制,等於作者要一個人面對上面這些創作壓力
1個人畫漫畫,月刊連載就是極限了,而且還是犧牲大量個人娛樂時間的情況
週更要有團隊支持(而且就算是韓國WEBTOON也不時有作家病倒休更)
但現在這時代,能引起大家注意的熱門漫畫基本都是週更
月刊漫畫幾乎都靠動畫紅的⋯⋯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
用十幾年前的傳統連載作法,台灣作者的可見度只會越來越低
除非出版社投入大量資源行銷/改革
月刊漫畫幾乎都靠動畫紅的⋯⋯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
用十幾年前的傳統連載作法,台灣作者的可見度只會越來越低
除非出版社投入大量資源行銷/改革
建立國家隊、資源共享也許都是太遙遠的願景
先建立作者一個人為主,也能好好連載多年的機制才是最基本也最可行的
但因爲上述的客觀條件,最能讓作者能夠水準穩定長期連載的環境就是CCC
先建立作者一個人為主,也能好好連載多年的機制才是最基本也最可行的
但因爲上述的客觀條件,最能讓作者能夠水準穩定長期連載的環境就是CCC
⋯⋯不過,不管怎麼說CCC編輯部也回不來
創作者對政府的信任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這次有個很奇妙的現象,
就是出來砲的幾乎都是小說圈居多大概是因爲唇亡齒寒
漫畫作者除了幾個吞不下的,大部分很安靜
但就我知道的情況,安靜的不是不在乎,只是已經心死(包括知名作者
接下來只要有廠商邀約的話,也許會開啟台漫作者到外資平台的逃亡潮吧
創作者對政府的信任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這次有個很奇妙的現象,
就是出來砲的幾乎都是小說圈居多
漫畫作者除了幾個吞不下的,大部分很安靜
但就我知道的情況,安靜的不是不在乎,只是已經心死(包括知名作者
接下來只要有廠商邀約的話,也許會開啟台漫作者到外資平台的逃亡潮吧
觀察到日本漫畫盛行的韓國政府,為了扶植韓國本土漫畫,便在1998年於文化特別市富川市設立了「富川漫畫情報中心」,開始提供韓國本土漫畫家申請漫畫補助金。2009年,在文化體育觀光部和京畿道的合力支持下,富川漫畫情報中心更名為韓國漫畫影像振興院啟用,這也是韓國唯一專門振興漫畫產業的機構。
(※韓漫開始大紅至少也是2018年之後的事)
(※韓漫開始大紅至少也是2018年之後的事)
韓國漫畫影像振興院的資金來自富川市政府及中央政府,合計約160億韓元(約4億5千萬新臺幣),其中50億韓元作為設備維護等使用,主要的110億韓元則用於推廣漫畫產業,其中也包括30億韓元左右的漫畫補助金,因為要帶動漫畫產業,沒有優秀的作品是不行的,漫畫補助金正是為了讓韓國的本土漫畫家可以安心創作的重要政策之一。
目前一年補助70到100篇作品左右,曾拍成韓劇的《付岩洞復仇者們》和超人氣的《HONEY BLOOD》都是受過補助的成功案例。
而為了讓漫畫題材能多元發展,他們也傾向補助非主流的漫畫類型,例如:兒童漫畫、科幻漫畫等。但最近因為商業網路漫畫產業逐漸成熟,大部分的作家會先向大型漫畫平臺投稿,直接申請漫畫補助金的作者減少,所以現在漫畫影像振興院主要是朝設備和漫畫教育方面發展。
(※沒有人能預測什麼題材什麼時候紅,所以補助標準不是看賺不賺錢)
而為了讓漫畫題材能多元發展,他們也傾向補助非主流的漫畫類型,例如:兒童漫畫、科幻漫畫等。但最近因為商業網路漫畫產業逐漸成熟,大部分的作家會先向大型漫畫平臺投稿,直接申請漫畫補助金的作者減少,所以現在漫畫影像振興院主要是朝設備和漫畫教育方面發展。
(※沒有人能預測什麼題材什麼時候紅,所以補助標準不是看賺不賺錢)
其實台灣漫畫要希望能發展起來的話
第1個:錢
第2個:有明確目標知道如何商業化標的眼光的...領頭者或是編輯or企劃
第3個:時間
前面兩項都到位的話時間真的不會花太久.約10年或15年漫畫產業就有機會可以起來
第1個:錢
第2個:有明確目標知道如何商業化標的眼光的...領頭者或是編輯or企劃
第3個:時間
前面兩項都到位的話時間真的不會花太久.約10年或15年漫畫產業就有機會可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