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斯說
[摘錄]
去年4月,本案召開說明會時,苗栗在地青年提醒開發單位與顧問公司開發範圍會牽涉到石虎,遺憾的是,環說書裡生態調查報告未調查到石虎,自然就沒有提出「迴避、衝擊減輕與生態補償」計畫,協會也得出具資料證實此處確有石虎。
從去年5月8日的說明會至今約10個月的時間,如果誠實面對石虎存在問題而認真的做調查,相信是可以提出可行且合理的「迴避、衝擊減輕與生態補償」計畫。
去年4月,本案召開說明會時,苗栗在地青年提醒開發單位與顧問公司開發範圍會牽涉到石虎,遺憾的是,環說書裡生態調查報告未調查到石虎,自然就沒有提出「迴避、衝擊減輕與生態補償」計畫,協會也得出具資料證實此處確有石虎。
從去年5月8日的說明會至今約10個月的時間,如果誠實面對石虎存在問題而認真的做調查,相信是可以提出可行且合理的「迴避、衝擊減輕與生態補償」計畫。
梅洛斯說
1. 調查範圍為(開發)基地範圍及其半徑 500 公尺之鄰近區陸域動植物
2. 當地大坪頂海拔高度約為 160 至 200 公尺,原營舍均已拆除,調查範圍主要環境類型包括次生林、人工林、竹林、草生地、農耕地、水域、建物、道路及裸露地等。
3. 基地範圍內環境類型主要以次生林、草生地及裸露地為主
*次生林是生態穩定且有多種動物棲息休息之處;草地占最大宗,除了常見的草本植物外也把人工種植的樹木算進去;裸露地是拆除建築物後的荒廢區域。
2. 當地大坪頂海拔高度約為 160 至 200 公尺,原營舍均已拆除,調查範圍主要環境類型包括次生林、人工林、竹林、草生地、農耕地、水域、建物、道路及裸露地等。
3. 基地範圍內環境類型主要以次生林、草生地及裸露地為主
*次生林是生態穩定且有多種動物棲息休息之處;草地占最大宗,除了常見的草本植物外也把人工種植的樹木算進去;裸露地是拆除建築物後的荒廢區域。
梅洛斯說
裡面有寫到,基地環境以列植的喬木及草灌叢為主;鄰近區環境為道路、建物、農耕地、草灌叢、樹林…等,有喜好於樹林環境棲息的鳥類活動,如大冠鷲、黑冠麻鷺、竹雞、黑枕藍鶲、繡眼畫眉及山紅頭,多會出沒在鄰近的樹林處。
梅洛斯說
哺乳類部分:
鼠科的鬼鼠、田鼷鼠、小黃腹鼠根據我的印象科博館都有介紹到,正如前面介紹的基地內部是草灌叢與樹木,石虎的食物推測較少;而周圍鄰近區域有農耕地因此會有老鼠出沒,依照石虎的習性捕獲老鼠加上隱密不被發現的地點,位於邊緣森林區是最適合的。
鼠科的鬼鼠、田鼷鼠、小黃腹鼠根據我的印象科博館都有介紹到,正如前面介紹的基地內部是草灌叢與樹木,石虎的食物推測較少;而周圍鄰近區域有農耕地因此會有老鼠出沒,依照石虎的習性捕獲老鼠加上隱密不被發現的地點,位於邊緣森林區是最適合的。
梅洛斯說
看到後面解釋為何挑選500公尺作為基準,這是環保署規定的規範(動物生態之調查範圍,宜以開發區邊界向外延伸五百公尺為基礎),再來自然度大於3的區域占超過50%,因此以此500公尺為代表是符合規範的。
梅洛斯說
摘錄
(一)陸域動植物
1.針對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所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減少對植物的危害,擬定減輕對策包含砂石車加裝防塵網、不定期於施工動線灑水、駛出工地的車輛均須清洗等,此外乾季時,不定期用加壓水柱噴灑施工地點及砂石車出入沿線之樹木植被,以維護環境品質與植被健康。
(一)陸域動植物
1.針對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所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減少對植物的危害,擬定減輕對策包含砂石車加裝防塵網、不定期於施工動線灑水、駛出工地的車輛均須清洗等,此外乾季時,不定期用加壓水柱噴灑施工地點及砂石車出入沿線之樹木植被,以維護環境品質與植被健康。
梅洛斯說
我覺得第2點有疑慮的地方太多了,林相位置是在園區東側跟南側邊緣,這邊緩衝綠帶實際要怎麼規劃沒看到詳細說明。
綠化與生物棲地營造有大安溪石虎公園的前例,實在不太能相信這麼含糊的句子能夠涵蓋文章裡面提到調查到的物種。
綠化與生物棲地營造有大安溪石虎公園的前例,實在不太能相信這麼含糊的句子能夠涵蓋文章裡面提到調查到的物種。
梅洛斯說
回頭看看石虎保育協會的貼文+我的看法:
1. 生態調查報告並未調查到石虎,但協會成員在開發區旁架過自動相機。
自動相機架設位置在靠近溪流區域的東側與南側這兩個位置的可能性最高,再來就是附近田地有老鼠出沒的地方途中可能拍攝到石虎經過的蹤影。
1. 生態調查報告並未調查到石虎,但協會成員在開發區旁架過自動相機。
自動相機架設位置在靠近溪流區域的東側與南側這兩個位置的可能性最高,再來就是附近田地有老鼠出沒的地方途中可能拍攝到石虎經過的蹤影。
梅洛斯說
2. 開發範圍在林務局的調查報告內也是關鍵棲地,顯示「開發區確有石虎族群且開發行為會對其造成影響」。
動工現場的周圍擁有石虎適合的林相、農地、水域等區域,而且後面文章也有講到近年來的環評調查都拉到1公里內,並非500公尺內,這點是之後環評報告需補充的資料。
動工現場的周圍擁有石虎適合的林相、農地、水域等區域,而且後面文章也有講到近年來的環評調查都拉到1公里內,並非500公尺內,這點是之後環評報告需補充的資料。
梅洛斯說
3. 擬訂合理且可行的「迴避、衝擊減輕與生態補償」計畫。
姑且不提無針對石虎的方針,前面提到的綠化、生物棲地營造、緩衝綠帶具體要設置多大,如何避免施工與人群干擾動物(只有提到爬蟲類以及發現野生動物以不驚嚇牠們並驅離),林相施工造成的損壞預計多久可以回復,我覺得這些沒有交代清楚的話環評也不會過。
姑且不提無針對石虎的方針,前面提到的綠化、生物棲地營造、緩衝綠帶具體要設置多大,如何避免施工與人群干擾動物(只有提到爬蟲類以及發現野生動物以不驚嚇牠們並驅離),林相施工造成的損壞預計多久可以回復,我覺得這些沒有交代清楚的話環評也不會過。
梅洛斯說
尚未解決的疑惑:
Q1. 生態調查設置自動攝影機的地點與依據?拍攝時間有無配合動物習性做調整?
Q2. 調查時間為秋季(8-11月),當時是否為石虎活躍的季節?這點有沒有可能影響石虎生態調查?
Q3. 具體的生態補償要做哪些事以及報告中如何以圖像或文字描述讓環評人員接受
Q4. 林相與河岸地區是否因當地開發與人為干擾破壞棲地,影響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Q1. 生態調查設置自動攝影機的地點與依據?拍攝時間有無配合動物習性做調整?
Q2. 調查時間為秋季(8-11月),當時是否為石虎活躍的季節?這點有沒有可能影響石虎生態調查?
Q3. 具體的生態補償要做哪些事以及報告中如何以圖像或文字描述讓環評人員接受
Q4. 林相與河岸地區是否因當地開發與人為干擾破壞棲地,影響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