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PO一下好了]說自己沒有不高興是騙人的......



自己平常超在意這塊,被人拿來說嘴覺得不甘心!!!硬被亂扣帽子.....
This user is not your friend. Please be cautious of scams.
12 responses
Show only author's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1. 《論革命》
2. 《日月星殺人事件》
3. 《白痴》 

1. Japan at the Crossroads
2. 《戰後歐洲史》卷一
3. A Letter from Grosvenor Square
4. 《新中國未來記》 

我這個月都沒看書,不願再笑🚬 

1. 《約翰·克里斯朵夫》 


下面收一些隨書碎碎念啦 
https://images.plurk.com/938nKvU4wHlyA4hf1Ra9u.jpg
這一段的邏輯其實有些沒明白(論革命 
理一理,如果我對內容和基本的邏輯理解沒出大問題的話

雙重困境指:革命的理論困境與實踐困境
理論困境來源於:反對宗教介入政治事務,但不得不乞援於立法者的神性(黃色部份)
立法者的神性:指一種新的權威,新的絕對性,或許指立法者直接的charisma型權威,能取代「以萬能上帝...的世俗秩序」(綠色部分後半),即取代舊神的位置
對這種新權威的要求,是同「要確立一個新開端」的立國使命結合在一起的,而這個立國使命本身要求暴力 
然後沒懂的是這些:

1. 紅色部分這個「它」若指馬基雅維利對暴力的強調,為什麼說是雙重困境的「直接後果」?理解不了兩者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

2. 綠色部分前半,為什麼說新權威「與源於君權神授的舊絕對性相配,步其後塵」?

3. 確立新開端的立國使命「本身要求暴力」這點,與新權威/新絕對性的建立有什麼聯繫?這一特性和這段討論的中心內容(馬基雅維利的理論面臨的這種新絕對性建立的必要與其不可行之間的衝突)有什麼邏輯關聯嗎 
看了日月星,感想是不願再罵()持有很低的心理預期的話最後的詭計還是挺有趣,但是總的來說我要被尷尬死了!! 
https://images.plurk.com/2NcIlH2duLoJPOzjB3Mgaj.jpg

不知為何這一段看得我很emo......
《戰後歐洲史》的序言 
like this
https://images.plurk.com/4BK4pU1u7ievv4Pat8Eb1n.jpg 
天哪⋯⋯⋯這個
https://images.plurk.com/2iiQMtuCF2jwgWTjXJ3QDw.jpg 
Load more responses
Load all responses
Load more older responses
Load mor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