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藝術和設計教育的人,品味好、批判性思維、價值觀獨特,算是文化資本多半偏高,偏偏大多數工作「不那麼需要」發揮創意,即便是設計、策略、創意工作有不少是沿用舊例做少許改變,或是迎合市場喜好變成「大眾」的形狀。
設計人的本科學有所用的職涯鬼故事、爛公司還不少:一堆十項全能小編+行銷+剪片+美編+文案+甚至行政兼出貨、責任制加班沒錢、瘋狂加班地獄、用愛發電要愛你的作品、要抗壓性高要有經驗、薪資偏低等等。
我可以跟你分享我身邊傳統美術系/設計系畢業10年的人:
富二代:
該去接家業的去接家業;
還不用接家業的持續在國外留學。
一般人:
老早沒有美術/設計夢且有能力有野心的,就進入一般企業工作,慢慢爬也是有個小主管。
沒有能力或沒有野心的就真的做一些相對更低薪資的職務,或是在家帶小孩。
還有美術/設計夢的,做相關產業工作,例如藝廊、設計公司、教育、木工、金工,從這家換那家,薪水一樣低。(除非你待的公司天賦異稟,很有錢)
受不了職場的自已出來開工作室,先拼個國際獎是很好的,沒有的就接手作課是最好支撐生活的,能純靠「賣商品」過活的人並不多。
認清現實轉職的人也是有,學個程式,把英文練好,當個高薪社畜還是有的!
富二代:
該去接家業的去接家業;
還不用接家業的持續在國外留學。
一般人:
老早沒有美術/設計夢且有能力有野心的,就進入一般企業工作,慢慢爬也是有個小主管。
沒有能力或沒有野心的就真的做一些相對更低薪資的職務,或是在家帶小孩。
還有美術/設計夢的,做相關產業工作,例如藝廊、設計公司、教育、木工、金工,從這家換那家,薪水一樣低。(除非你待的公司天賦異稟,很有錢)
受不了職場的自已出來開工作室,先拼個國際獎是很好的,沒有的就接手作課是最好支撐生活的,能純靠「賣商品」過活的人並不多。
認清現實轉職的人也是有,學個程式,把英文練好,當個高薪社畜還是有的!
貓咪王\(^ω^)/: 謝謝分享,我聽到的很多轉行,留下來的有些小有成就,更多的是繼續努力,但多半還是低薪多工,而且藝文設計類工作多半在雙北,好機會也在消費更高昂的雙北。
純賣作品過活的,非常的少,欣賞到購買作品還是兩回事!某個層面,市面上一堆體驗課,也是體驗經濟下,讓藝術設計人能多少平衡過活。
純賣作品過活的,非常的少,欣賞到購買作品還是兩回事!某個層面,市面上一堆體驗課,也是體驗經濟下,讓藝術設計人能多少平衡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