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作者和IP公司消化回饋的量能不同,我覺得對創作者來說,作品有點像孩子。
獨立製作者得親自接觸所有回饋,而寫回饋的人未必能站在這個角度愛惜作者的孩子。
有時比起糞作、爛遊戲這類批評,出於喜歡而迫切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指示廚更讓人反感。
像是孩子在才藝表演上表現出色,前來祝賀的人並不是說「恭喜你!」、「你們做得真好!」而是「你該再讓他學一項樂器」、「你該讓他跳舞」
他們不是來表達欣賞,而只是想得到他們想要的。
其實這樣的聲音,對擁有回饋消化程序的團隊來說並不構成太大問題,但若是直面單一肉身的創作者本人就太殘酷了。
很多經紀公司會幫藝人過濾信件以保護其身心,也是為了避免上述狀況。
創作者不該接受批評指教嗎?在問這個問題前,可能要先討論這些指教是否有足夠建設性,還是只是想要PUA創作者成為自己想要的生產機器?
獨立製作者得親自接觸所有回饋,而寫回饋的人未必能站在這個角度愛惜作者的孩子。
有時比起糞作、爛遊戲這類批評,出於喜歡而迫切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指示廚更讓人反感。
像是孩子在才藝表演上表現出色,前來祝賀的人並不是說「恭喜你!」、「你們做得真好!」而是「你該再讓他學一項樂器」、「你該讓他跳舞」
他們不是來表達欣賞,而只是想得到他們想要的。
其實這樣的聲音,對擁有回饋消化程序的團隊來說並不構成太大問題,但若是直面單一肉身的創作者本人就太殘酷了。
很多經紀公司會幫藝人過濾信件以保護其身心,也是為了避免上述狀況。
創作者不該接受批評指教嗎?在問這個問題前,可能要先討論這些指教是否有足夠建設性,還是只是想要PUA創作者成為自己想要的生產機器?
No responses - be the fir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