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ing2
@singing2
5Friends 28Fans
Karma7.29
Taiwan
Singing(聲聲聲聲)發文用帳號

【金光】慕容寧、莫離騷、公子開明、藏鏡人
【主食】騷寧+天劍慕容府中心

【霹靂】慕少艾、劍子仙跡

EP倉庫可匿名提問表單

歡迎聊天 ت
singing2
3 years ago 2
哇,不知道自己該發在哪裡,有匿名噗友談到創作私下送了噗幣給我(充滿垃圾話)的本帳,真的很謝謝 >”< !!! 因為不確定是誰,只好用對外發文帳號謝謝這位噗友,希望這則噗你能看見,創作跟生活上也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陪伴跟快樂
我會努力把手邊長篇的初稿救回來,貼出來當作回饋的 !!!!
singing2
3 years ago 7 @Edit 3 years ago
【慕容寧+天劍慕容府中心】竹流聚雨(by聲聲聲聲) (Plurk Paste)
千言萬語,致慕容寧。
這篇短短的篇幅原本還要更長,本章後要說的是慕容府子代成長的故事(寧叔一定很開心也是最好的禮物),結果因寫得情況不佳,後輩沒出場,只能先參考黃曆選良辰吉時祈福貼出比較可以的成果祝賀 >"< 希望後續能漸漸補滿,不過幸好這篇我聰明地留了後路作斷章也可
總之,祝寧叔生日快樂!!!! 祝所有人因慕容寧結成的相遇,都是好的相遇 !
https://images.plurk.com/5Ak4NPZ1APqnNmoQYAwU8G.jpg
#祝這麼帥是你不對的寧叔生日快樂 #在水裡寫字 在水裡寫字版
singing2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不得不承認對現正劇情感興趣與否,真的會影響自己的寫文意願 當然也有喜歡的角色在新劇行為讓我出現黑人問號的問題。
而且新編劇似也不懂得收斂。只寫想寫的,沒在理觀眾(是「觀眾」,不是「粉絲」),選擇性忽視掉了一大堆設定但觀眾未必要照單全收這件事,這種新手編劇常犯的毛病真的很遺憾地,菜到讓人一直出戲
singing2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為什麼別人撒個種籽,三個月就養出了一盆花,而我養出了一盆土 ????
singing2
3 years ago 3 @Edit 3 years ago
和小爪聊時,對小爪那份號召大家一起幫寧叔日慶生的心意實在是有點感動(讓我腦子一直想著這件事>”<),所以爬上來幾乎不動的帳號幫忙轉訊息,順便發個死線承諾
原本想著這陣子忙沒打算寫,可能又要錯過寧叔的生日,理由也有因為察覺新劇寧叔的個性較齊神有微妙的差異,所以對寫他有些卻步。但想想小爪那份喜歡的心情,也想幫同好努力一下,希望當日我能趕出文來,不然就當週!!!

@sundepot - #慕容寧 #金光 想問問5/2寧叔生日有沒有人要一起發糧?
singing2
3 years ago 4 @Edit 3 years ago
糾結一個早上還是為了寧叔買報紙這會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買中國時報,他怎麼可以這麼好看!!!!!!!!
https://images.plurk.com/5mU0PBiA8ONzUZbmiSpgAK.jpg
singing2
3 years ago 10 @Edit 3 years ago
好想知道大家人生中的消耗品是什麼,我應該就是襪子跟傘無誤
襪子常常洗一洗就不見「一」隻,這我還可以自我安慰自己,每消失一隻襪子就是拯救了一隻家庭小精靈(多比自由了!!),但雨傘......我只能想到《死神的精確度》的死神撐傘看盡人世間酸甜苦辣,結果多年過去了,我也消失那麼多把傘,書內容什麼都忘了,但就只記得影視改編裡下雨總是有傘的金城武(的臉)
#果然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老天我不想再淋雨了會禿
singing2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官方圍爐圖,小梅跟阿窮的對話框XDDD 拜託編劇快讓他們結婚
https://images.plurk.com/6lOBbCc98DLXW9s4Z6b1Ij.jpg
singing2
4 years ago 5 @Edit 4 years ago

祝大家新、年、快、樂!!!!
很抱歉噗浪密集發時像無所事事、潛水時又像人間蒸發,只能借一下官方臉書仙古第三集預告時一眼帥翻改不了第三集文戲依然棒讀的寧叔照跟大家同歡!!!!!
https://images.plurk.com/7Dvhwyaby5HKZVfWuADXwr.jpg
singing2
4 years ago 17 @Edit 4 years ago

@cyanokachu - [遙山暮] 一早睡醒就發現書到了,然後沒忍住看完了XDD! 一些很不正式的心...
很謝謝讀者讀完本子在幾乎第一時間就寫下這麼好的回饋QQ 自己實在是系統反應過慢orz 這段回饋從手機截下來我看了好幾次,但幾乎每次寫一段就刪一段,總歸是在情緒及表述上並不是很能拿捏,回這則回饋之所以難,對我而言恰好就在於,自己身為作者並不能太暢所欲言
在閱讀上本身就不是很喜歡作者非要在作品外,不斷在自己的位置提供過多雜訊去干擾讀者,「作者已死」(尼采「上帝已死」概念被偷換成作者跟讀者本來就很奇怪)與其說是讀者反動,我想這話應是創作者自我警惕更多,就因為對作品幾乎有主導性的詮釋權力,創作者更應該要懂得安靜一點(笑)所以下文還是儘量就寫作方法來回,而不是絮聒說一大堆本裡明明沒寫出來或力有未逮沒表現出來、還硬要讀者想像或共情的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