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3hN8ux1Cqx68njgFjLPzYZ.jpg](https://images.plurk.com/mx_3hN8ux1Cqx68njgFjLPzYZ.jpg)
把老命豁出去畫但成效不太好的一張圖XD
畫原創就是這樣,有沒有料是一翻兩瞪眼
不搭熱門二創順風車就翻車的實證一例
【221025】
致盲的強光。
個版有史以來反應最熱烈的一張圖,我早就料到會成效很好,為什麼呢?因為我點子好嗎?還是畫的好?構圖好?
都不是,因為這是當紅主題。
因為我畫芙莉蓮,就算今天我什麼腦子都沒有動,隨便畫一張芙莉蓮大頭塗鴉成效也會很不錯。
跟我的畫完全無關,我站在原作者的光暈裡而已。
我也分不清楚觀眾是在看什麼,看我利用情節取巧構圖嗎?如果失去背景故事,就只是一張普通到過目即忘的圖。
這就是為什麼我雖然一定會去看熱門作品,大多也都蠻喜歡,自己卻很少畫。不是因為我很清高,只是不想要太靠近太陽,不然連月亮都以為自己會發光。
【231024】
上週把及臀的長髮剪掉賣了,剃了半頭,煩惱卻沒有隨之落地。沒有頭髮的頭皮變得十分敏感,正午豔陽讓我一頭熱汗,夜間一點涼風就足以頭痛。
出生以來,第一次這樣展開自己,赤裸的接受冷暖與撫觸。三千煩惱使人亂,卻也提供一處隱蔽可以躲藏,日日梳髮也梳心。
出家者剃頭,迫使自己直面苦難,而我嚐一半。
三日間,春風吹又生。成長伴隨苦惱,生命中如不持續割捨它們,終有一日會纏住雙腳,寸步難行。
【230930】
「這張圖美嗎?」
我以前會很輕易的批評不喜歡的圖,後來漸漸拓開眼界,學會欣賞更多東西以後,深深覺得那些我認為是缺點的地方,也許只是我看不懂而已。
這種練習一開始是從觀佛像開始的,傳統雕藝中圓融的面相體態,並不符合現代審美,卻只有在自己試著去畫的時候才知其妙處與難處。接觸時尚設計時也如是。
後來我看作品的習慣就是廣取優點,不惡評任何作品。但是,這究竟是寬闊的審美還是毫無主見的包容呢?我也不知道,那些擁有鮮明喜好的人也許才能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藝術觀,我這種酸甜苦辣俱嚐之人,頂多是個踏遍天下的美食家罷了,要成為一代名廚,必得專心致志,屏去雜質才行。
之前6月中論題「平淡天真」時也曾思考過,工匠者複製美學,而藝術家創造之。
【230925】
爸爸說想留鬍子,我欣然支持,也知道他想留長鬍子已經很久了。
然而媽媽還是一副嫌棄的樣子,說他頭圓臉胖鬍子少,留了很醜。要他70歲再留,說那樣走在他身邊會很丟臉。
我很難過。猶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化妝被她笑是要唱戲,以及無數次試圖在日常生活穿裙子收到的揶揄表情。我徹底放棄打扮自己了,大概是不適合吧,我不適合變美,放棄努力,至少不會被說東施效顰、醜人多作怪是不是?這輩子抱著東施的自覺,也不奢望成為西施,等下輩子看能不能投成個南施北施了。
我很敬佩也羨慕自由打扮生活的人,穿羅莉塔、古裝、原宿系、和洋折衷、視覺系...我喜歡看他們閃閃發光的樣子,如果爸爸留上他朝思暮想的長鬍子,像古人一樣捋著美髯,應該也會閃閃發光吧。到時候儘管外頭99個路人都說難看,只要家裡有一個在乎的人覺得好看,那就是最堅固的自信了。
【230815】
迎接它出生,養育它成長,就要見證它跨出第一步時,與世長辭。
去年九月開始,我參加了一個新遊戲的開發,也是我畢業後第一份長期正職工作。
我通常參與大型專案時,是擔任被發包的末端人力,毫無感情的,是故我只在乎我自己的部分有沒有完美的做完,而最終我也只愛自己做的那部分,對作品整體頂多是愛屋及烏。
參與遊戲開發案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通常不會想在別人的作品裡貢獻過多的思考,也沒想過要成為前端。但既來之則安之,我會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儘管我對這個還只有概念的遊戲實在稱不上有多愛。
一切都很新鮮,我學著模仿主美的風格,學著呈現場景的意圖。也許是人力不足的關係吧,製作人下放很多可以自由發揮的部分給我,隨著參與的內容越來越多,我對這個專案的歸屬感也漸漸累積,直到我不再把它當成是別人的作品,而是我們的作品。
【230802】
願啾吉安息。
雖然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也認識了四年。習慣看你分享作品、有趣的文章,偶爾看見可愛的小青蛙會想起你,看到有趣的小吊飾也會想起你。而今後再也看不見了,只剩瀰漫在生活中綿長的悲傷,無法習慣。
你是我告別的第二位朋友了,都是毫無徵兆的突然離去。就算是年輕活躍的生命,也不一定可以久留。告別後仍會在記憶中長存,你留給我們是溫暖的模樣,謝謝你與我相遇。
【230727】
試著把2019的草稿拿出來重畫,那時候我畫好了一點點,然後被接踵而來的事情擱置,這次我想接著原本的風格繼續畫完,但我畫不出來了,怎麼嘗試就是失敗。
那明明是我最喜歡的風格,沒有模仿任何人、我自己最自然的風格,我還記得當時用這種素描一般的鉛筆筆觸,一點一點的重疊,那種進入冥想的舒適狀態。時隔四年,雖然當時草稿的抓型如今已經不滿意,看到那樣的筆法還是很喜歡。
對我來說,上色上材質、甚至只是上灰階,都不如線條來的純粹,我喜歡那樣單一質樸的感覺,像初生的靈魂直接裸露一樣,以線開始、以線結束,坦蕩的一生。
我甚至已經不記得當時是怎麼畫的了。四年間,我刻意在每張圖都用著同一支筆刷,卻什麼都沒有沒留住,我甚至失去了自己。
【230723】
我把人的特質大致分為兩種:穩健者和冒險者。
穩健者偏好低風險的安定生活,有穩定的收入,希望把夢想當成興趣。注重長遠的規劃、慎重地累積,喜歡細水長流的平淡感情,討厭魯莽和天馬行空。
冒險者偏好發展自己的事業,追求成就感大於安全感,希望把夢想當成職業。注重創意的想法、改變的勇氣,喜歡轟轟烈烈的浪漫愛情,討厭守舊和一成不變。
而這兩種特質是光譜的兩端,處於兩端者很難融洽相處,如果是夫妻就注定一生都不和諧。
我是屬於冒險者特質的人,我自知追夢的人並不適合有家室。責任越大,就越不能任性。當自由可以帶給我由衷的快樂,我願孤身一人。
【230626】
看了張景的《一堂書法課》非常有感。
平淡天真,是起點也是終點,小時候我畫圖,從來沒有對技術的掙扎,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的畫。
但當我經過了專業訓練,看了許多優秀作品,經過大量練習之後,我得到了技巧,卻失去了自由,每當下筆,我優先思考的是構圖、線條、配色、節奏,甚至思考這樣畫觀眾會不會喜歡,而不是我想畫什麼。我活在大師的影子裡,時刻覺得自己成為一個複製美學的工匠而不是藝術家,再也沒辦法畫出小時候那樣毫無技巧卻自由的模樣。
也許再過很多年之後,當這些技巧已經熟練到和呼吸一樣自然,而我再也不需要把心思分給技巧的時候,心靈才能為自己的思考騰出位置,才能回到像兒時一樣平淡天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