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座標中世紀
10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雜/考據紀錄噗】

發揮一下搞史同的精神決心把最後的王國的史實part弄清楚,這會是一篇聚焦在維京時代(the Viking Age,8世紀到11世紀)和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時代(the Anglo-Saxon period / the Dark Ages / early middle ages,5世紀至1066年征服者威廉統治英國為止),更確切點,阿爾弗雷德大帝生活的年代(西元849至899年)的噗,完全自用可消音
-
註:不確定有多少人會看這噗的內容,但這噗基本上是我邊讀原著邊和史實對答案講幹用的,會涉及劇和小說的劇透,也會有少數CP發言,不過想了解這時代發生的事還是歡迎觀看!
latest #127
凱爾特別針/環形別針(Celtic brooch/Penannular brooch)
https://images.plurk.com/5PKYmH2JPaWIe2JaSxySI2.jpg
有別於現在的別針大多止於裝飾用途,以前的別針有著更實際的作用。早期的裁縫技術不好,常會需要別針來輔助固定衣物,若是要專指考古學中會見到的別針的話,比起brooch,fibula(brooch的拉丁文)可能更合適。(但在英語界兩字可以互通)
此處的celtic brooches主要指七到九世紀時愛爾蘭和蘇格蘭常見的用來固定衣物的環狀別針,維京人在八世紀末時開始大肆劫掠北海周圍的地區,到了Alfred執政時期蘇格蘭和愛爾蘭的眾多地區皆為維京人掌控,維京人也因此開始配戴起這類別針,後來更延伸出了簡化版的薊形別針。
九世紀後斯堪地那維亞本土也開始生產類似的別針,但僅由男性配戴於肩上,女性用的是橢圓狀的弧形胸針,不過這些在十一世紀北海地區文化逐漸與西歐同化且裁縫技術進步後便消失了。

斯堪地那維亞出土的薊形別針遺物
https://images.plurk.com/5Hy0zuuH0HOM7y2Myb6WDv.jpg

同時期的撒克遜人相對來說貌似不太戴這種風格的別針(?)但環形別針的確存在於早期盎格魯撒克遜時代,也影響了凱爾特別針的發展。

Alfred更有可能配戴的別針大概類似這樣我瞎猜的,錯了不負責(。)這類的藝術風格被稱作Trewhiddle style,Alfred的姐姐Æthelswith所擁有的戒指便屬此風格。

Fuller Brooch
https://images.plurk.com/2r1xwN1NzJk4orPCwpviLc.jpg
Strickland Brooch
https://images.plurk.com/4FTZmhDerysUcTX12hz5N3.jpg
與前一枚都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Æthelswith’s ring
https://images.plurk.com/5sqdPTpxJ2FOsLgPPN2XUk.jpg

Pentney Hoard出土的飾品是九世紀盎格魯撒克遜藝術風格很好的範例
https://images.plurk.com/5g0GH2lgNVT3TVRKX7gvJD.jpg
Penrith Hoard出土的薊形別針們則是十世紀維京藝術(在此受到愛爾蘭風格的影響)的展現
https://images.plurk.com/1r7O8RBkQ9yTBmR3BUAKm0.jpg https://images.plurk.com/1jdRy2kzBwiuVreeHfEcbF.jpg
立即下載
在本系還是個菜雞但還是要發揮一下本系的精神 我以為我要講歷史結果怎麼是在看遺物
https://images.plurk.com/3CiCmzFSayPMKHbjnaxWp6.jpg
這整段源於原著中小Uhtred初見Alfred的描述
“He alone among the three English leaders was not crowned with a circlet of gold, though he did have a large, jeweled cloak brooch that Ivar eyed rapaciously. “
劇中造型的確有一個超大顆的看起來是複製了Fuller brooch
https://images.plurk.com/1GgwuvtHo6wa4Q6pX9gBc7.jpg
關於Alfred的王冠
貌似沒有證據表明Alfred的年代到底戴不戴王冠(crown),但根據他們統治時期的硬幣來看,書面描繪中第一位頭上出現王冠(crown)的英國統治者是Alfred的孫子,英格蘭的首任國王Æthelstan,在此之前的統治者頭上的都更接近飾環(circlet),第一位確定被以王冠加冕的國王則是Edgar the Peaceful,權杖也是在此時被納入加冕典禮中。

Alfred的父親Æthelwulf的硬幣
https://images.plurk.com/5knWtS8WFtn2iAow08AyMZ.jpg
Alfred的哥哥Æthelred的硬幣
https://images.plurk.com/2xt6cd0uDvsChCD1hgzFU4.jpg
Alfred的硬幣
https://images.plurk.com/2TevYqu6FrnzfWcPssvJp8.jpg
Alfred的兒子Edward的硬幣
https://images.plurk.com/3NNoa2RGsXbxqFTm58ioQK.jpg
Alfred的孫子Æthelstan的硬幣
https://images.plurk.com/27U0iW5srifiZOqD70AKJG.jpg
Bede’s Life of Cuthbert(約西元930年作,Æthelstan在位時期)中Æthelstan向聖人卡斯伯特本人展示此書的想像畫
https://images.plurk.com/7dR7Ts0eiEyg2jx6zbWV7k.jpg
所以兩部劇中加冕典禮上Alfred的形象
權杖 應該都不太對
十字聖球 更不對了 聖球被用在加冕典禮上應該至少是亨利八世時期的事情
王冠 也都不對 但最後的王國可能勉強擦個邊至少還是環狀的維京傳奇則是完全不對
https://images.plurk.com/4WWlolbUxT6Vi7oxbNKoNd.jpg https://images.plurk.com/3KSththgKgOxYM6nOe25uw.jpg
(⋯⋯那顆聖球上面甚至沒有十字架?)
看到有人說最後的王國的那根權杖大概是參考了Sutton Hoo Whetstone Sceptre(Sutton Hoo的發掘過程可以參考Netflix電影古寶(The Dig)),但這看起來就是撒克遜人基督教化以前的東西,柱身的四面男性被認為與斯拉夫神話中的戰神Svetovit有關,拿這來改也有點怪怪的(
https://images.plurk.com/3fCJQaiXc4DwTZ92rJ4Bjl.jpg
異教徒大軍/維京雄獅(Great Heathen Army)

⋯⋯首先維京雄獅到底是誰取的名字???

先搞清楚一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中的七國時代(Heptarchy,5世紀至927年Æthelstan成為英格蘭國王為止),這七個王國依照消失(這裡的消失定義為:不再為獨立王國,而受他國國王管轄或遭維京人佔領)時間順序分別是:

https://images.plurk.com/5gTwwHk00v14xJj27hCjoS.jpg

1. 艾塞克斯王國(Essex)
說是王國但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當其他國家的附庸,約八世紀開始受到麥西亞間接控制,直到825年威塞克斯國王Ecgberht(維京傳奇中很愛小神父的那位)在艾倫頓戰役(Battle of Ellendun)戰勝麥西亞國王Beornwulf後被割讓,艾塞克斯成為威塞克斯領土。
2. 薩塞克斯王國(Sussex)
大約在八世紀下旬開始,隨著麥西亞國王Offa征服此地,薩塞克斯受到麥西亞控制,直到八世紀末恢復獨立掌控權為止。但出於未知原因(aka我沒去查),同樣是825年的艾倫頓戰役使薩塞克斯臣服於威塞克斯,並於827年成為其附屬國,君主由威塞克斯國王的直系血親擔任。薩塞克斯於860年隨著Æthelberht(Alfred的兄長之一)即位正式成為威塞克斯領土。
3. 肯特(Kent)
大約在八世紀末正式結束獨立王國時期,後皆受麥西亞制約,期間有由麥西亞國王派駐血親統治,也有由麥西亞國王直接統治的時期,直到825年艾倫頓戰役後威塞克斯國王Ecgberht接手掌控,此後肯特由威塞克斯國王與其直系血親共治,至Æthelwulf駕崩為止。其後Æthelberht和Æthelred在位時期則由威塞克斯國王本人同時擔任肯特國王,872年Alfred即位後肯特正式成為威塞克斯領土。
也就是異教徒大軍於西元865年入侵大不列顛時,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七大王國已剩:

4. 東盎格利亞王國(East Anglia)

5. 諾桑比亞王國(Northumbria)
Uhtred的家鄉貝班堡即位諾桑比亞北方,近林迪斯法恩島(Lindisfarne),維京時代正式揭開序幕的初舞台

6. 麥西亞王國(Mercia)

7. 威塞克斯王國(Wessex)
肯特在865年已由威塞克斯國王Æthelred直接統治,雖保有王國的名號但已名存實亡
是說從威塞克斯國王由Ecgberht開始的一百年間,即位的順序是這樣的:

1. Echberht(西元802至839年,Alfred的祖父)
2. Æthelwulf(西元839至858年,Alfred的父親)
3. Æthelbald(西元858至860年,Alfred的二哥)
4. Æthelberht(西元860至865年,Alfred的三哥)
5. Athelred(西元865至871年,Alfred的四哥)
6. Alfred the Great(西元871至899年)
7. Edward the Elder(西元899至924年)
8. Æthelstan(西元924至939年)
Alfred前面那一段是發生什麼事了XDDD大哥沒當過國王是因為他在父王在位期間(西元851年)就過世了
Æthelbald和Æthelberht貌似都沒有子嗣,Æthelred的兩位繼承人Æthelhelm和Æthelwold在父王過世時過於年幼,當時沒那麼盛行長子繼承制,大家還是習慣讓成年人當國王所以就讓Alfred繼位了,但也因此導致Æthelwold在Alfred死後試圖與Edward爭奪王位
劇中應該是把Æthelred和Alfred的年齡差調大好讓Æthelwold早點出場了(但這個角色真的很有趣),實際上Alfred和Æthelred年齡相近,Alfred即位時Æthelwold應該還是嬰兒。
以下是我的個人猜測,就算Alfred後來沒有交出王位多少有點爭議,但看Alfred當國王混的風聲水起Æthelwold大概也不敢直接跟他對著幹XD於是到了Alfred過世後才來跟歲數相近的Edward搶王位,倒是劇中在Edward正式繼位前就發Æthelwold便當了

https://images.plurk.com/3LzFLbX0wfplIYhNPDkdcc.jpg https://images.plurk.com/7pqNgIg7OulRkPzxfDqbib.jpg
官方做的繼承之戰King Reel | The Last Kingdom
There are way too many Æthels in this kingdom...
https://images.plurk.com/5ftPJbZrUc7YnF6If4eax6.jpg
順便分享一下劇中跟小說裡都有的Alfred即位前的小插曲 米蟲王子真的笨死(是粉絲
順帶一提跟上帝祈禱用病痛換克服肉慾是⋯⋯史實⋯⋯大帝呀!!!
The Vikings or the Danes?
維京人不是民族!是職業!維京時代的維京人們,更準確的說是古北歐人們,所使用的語言是古北歐語(Old Norse),寫字使用的系統則是後弗薩克(Younger Futhark)。現代盧恩占卜所使用的是古弗薩克(Elder Futhark),對應的語言是原始日耳曼語(Proto-Germanic)與原始北歐語(Proto-Norse),為維京時代以前所用,古北歐語的前身。

時間軸可以參考之前異教人講座中的簡報
https://images.plurk.com/5rGstgVeCxuGCAhgIa0ik.png
維京(viking)一詞來自古北歐語(Old Norse)中的víkingr,該詞則源於原始日耳曼語中的wīkingaz。víkingr可以拆解成vík(n. )海灣、峽灣+-ingr。-ingr加在名詞後面,意指該名詞的的住民,或常去此地的人。尾字r在古北歐語中為主格(nominative)的表現形式,因此víkingr的字面意思是「常往來海灣的人」,即海上劫掠者,因此只有那些參與劫掠的人才可被稱作維京人,而古北歐人甚至劫掠者自己都並沒有身為維京人的身份認同。
儘管維京人一詞的確存在於古北歐語(víkingr)與古英語(wīċing)中,至少對撒克遜人來說他們是不太常用wīċing來形容這些海上劫掠者的,更常見的是直接叫他們北方人(Norþmann)或丹人(Dene,可指來自丹麥的人或居住於丹麥附近的族群),也就是劇中天天聽到的 ” The Danes! ”

總的來說就像我們現在會把所有古北歐人都誤稱為維京人一樣,撒克遜人大概是覺得所有古北歐人都跟那群劫掠者差不多,於是直接用北方人或丹人來代稱侵略者了,所以就算異教徒大軍的領導者——Ragnar Lothbrok的兒子們Ivar the Boneless、Ubba和Halfdan根本就也不太算丹麥人,還是都被統稱為Dene。
這段把我自己都搞迷糊了 簡而言千言萬語應該可以化作一句劇中天天被喊the danes的人不代表都來自丹麥(。)但總之是不會看到維京人或任何古北歐人說we are vikings的
回來講異教徒大軍,但在這之前貼一下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描述825年Battle of Ellendun的段落
https://images.plurk.com/4J2lGxFCBnPra33rpAgjAo.jpg
「823年(修正後為825年)。康瓦爾(Cornwall)與西南方的凱爾特布立吞人(Britons)和德文(Devon)的撒克遜人在Gafulford發生了一場戰役。同年,威塞克斯國王Ecgberht和麥西亞國王Beornwulf在艾倫頓(Ellendun)交戰,並由Ecgberht獲勝,在那裡發生了一場大屠殺。接著Ecgberht派了其在軍中(Fyrd)的兒子Æthelwulf,主教Ealhstan與郡主Wulfheard隨大軍前往肯特,並將肯特國王Baldred趕至泰晤士河以北。
肯特人民——以及薩里(Surrey)人和薩塞克斯人民——轉向支持Ecgberht,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錯誤地被迫遠離其親戚。東盎格利亞國王與其王國因恐懼麥西亞人而尋求Ecgberht庇護,同年,東盎格利亞人殺死了麥西亞國王Beornwulf。」
艾塞克斯、薩塞克斯和肯特納入威塞克斯囊中的敘述
https://images.plurk.com/4hA57eBHjkWj8uPWupm1Ko.jpg
「836年(839年)Ecgberht過世;⋯⋯Ecgberht統治了37年又7個月;而Ecgberht的子嗣Æthelwulf繼承了威塞克斯王國,他賦予其子Æthelstan成為肯特居民、東撒克遜(即艾塞克斯)人、薩里與南撒克遜(即薩塞克斯)人的國王。」
推推這篇!異教人真的是維京百科全書XD

《維京人的姓名學 (1):巴奈不喜歡吃米?哈拉爾討厭哈拉?》Facebook古北歐人的姓氏(雖然以這邏輯來說不算真的有姓氏)是以繼承父名為原則的,兒子是個人名+父名-sson,女兒則是個人名+父名-sdóttir,有點類似臺灣原住民如賽德克族在名字後冠父名的概念,因此古北歐人沒有固定姓氏,但可以看姓名一路追溯出家譜。冰島因地處偏遠,語言和文化演變的程度相較北日耳曼語支中其他語言輕微,因此絕大多數冰島人直至今日依然沒有固定的姓氏,如大家熟悉的冰島歌手碧玉(Björk),其全名即為Björk Guðmundsdóttir
同樣地,撒克遜人也沒有姓氏。如同其他沒有姓氏的族群,若需要分辨同名的人物,他們更習慣在名字後面加上來自的地方或者暱稱等修飾語(Ephithet),比如Alfred的繼位者長者愛德華(Edward the Elder),或無準備者埃塞雷德(Æthelred the Unready)等,後綴加上地方的,則如Edward的第三任妻子肯特的艾德吉芙(Eadgifu of Kent)。

古北歐人也會用修飾語,如大家最熟悉的拉格納(Ragnar),其名 Ragnarr loðbrók 的 loðbrók 意思即為毛馬褲,前面提的無骨者伊瓦爾(Ivar the Boneless),即可用拉格納之子伊瓦爾(Ívarr Ragnarrsson)無骨者伊瓦爾(Ívarr hinn Beinlausi)來稱呼他。
這也是為什麼故事裡Uhtred被丹人當成撒克遜人時大家叫他Uhtred of Bebbanburg或Uhtred the Daneslayer,被撒克遜人當成丹人時就叫他Uhtred Ragnarsson,因為當時撒克遜人的概念中,會這樣取名的肯定是丹人,同時也是用其父名來諷刺他口口聲聲說效忠威塞克斯,養父卻是丹人的矛盾身分。
?說要講異教徒大軍結果又繞去別的主題了 今天的進度是弄到了《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The Anglo-Saxon Chronicles)》和歷史學家James Campbell寫的《盎格魯-撒克遜人(The Anglo-Saxons)》準備來拜讀 前幾天還借了《英格蘭的史詩》來翻 只是想讀個原著結果書怎麼越看越多本
北歐眾神=撒克遜人的舊神?
這部分等多看一些資料後可能會修一下,但太有趣了必須記
https://images.plurk.com/6K5cke0GiQAGHb7wvCguNL.jpg
這是編年史中追溯威塞克斯王朝系譜的段落,我是跳著讀的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追本溯源,但中段追溯到開國者Cerdic後(編年史所述,然而編年史的早期段落畢竟不太可靠,因此也有一說Cerdic可能是傳說人物,但反正撒克遜人大概是這麼相信的),後面的祖先越往上是:
Cerdic (Ċerdiċ) → Elesa → Esla → Gewis (Giwis) → Wig → Freawine → Frithugar (Friðgar) → Brond → Bældæg (Bældæġ) → Woden (Wōden)
Wōden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對,因為Wōden就是奧丁(Óðinn)的古英語寫法。在盎格魯-撒克遜人基督教化以前,他們如其他日耳曼人一樣,信奉的是日耳曼異教(Germanic paganism),更準確來說是盎格魯-撒克遜異教(Anglo-Saxon paganism),與古北歐信仰(Old Norse religion,又稱諾斯異教(Norse Paganism))同文同種,皆來自日耳曼信仰,只是北歐相對其他地方基督教化的時間更晚,才讓我們容易以為奧丁等神祇只存於北歐神話。其他已知與古北歐共享的神祇還有:索爾(Thor,古北歐語:Þórr;古英語:Þunor)、提爾(Tyr,古北歐語:Týr;古英語:Tīw)、巴德爾(Baldr,古北歐語:Baldr;古英語:Bældæġ)等。
七國時代的所有王國都將自己的王室血統追溯至奧丁。當然由於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畢竟是基督教化後的著作,這裡的奧丁(Woden)和其子巴德爾(Bældæg)是被當作人類看待的,也因此奧丁往上還存在其他人(許多是盎格魯-撒克遜異教信仰中的其他人物,有些被記載於英雄敘事詩《貝奧武夫(Beowulf)》當中),最終跟著舊約聖經追溯回了亞當。
https://images.plurk.com/4Sa9l4BSsd2LWn8bLwYGOV.jpg https://images.plurk.com/7lYwGyP04WoxXJ0xAcB7cq.jpg
「Bedwig(維基百科寫作Beowa,古英語:Bēow),Scef(維基百科寫作Sceafa,古英語:Scēafa)的後代,其為諾亞之子,誕生於諾亞方舟;拉麥,瑪土撒拉,以諾,雅列,瑪勒列,該南,以挪士,塞特,亞當——第一位人類,而我們的父為基督。阿們。」
https://images.plurk.com/25rsLL7kuPYHSUzr2OkEpV.jpg
因為基督教化以前的文獻資料真的不多,大多數時候只能依靠詮釋考古發掘結果的方式推測前人的信仰與價值觀(基本上就是認知考古學在做的事)。我們沒辦法確定古北歐信仰與盎格魯-撒克遜異教信仰的重疊性有多高,但可以確定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也曾和古北歐人們信仰過同樣的神祇,在他們眼中,古北歐人們推崇的奧丁、索爾等主神即是他們的舊神,他們尚未認識上帝時的所錯信的假神(false gods),但仍視奧丁為其王室的共同祖先。
這個梗(?)在我真的超喜歡的Alhtred同人文裡也出現過⋯⋯劇裡沒提但書中Uhtred其實被設定是Alfred的妻子Ealhswith的遠房親戚,也是撒克遜貴族血脈(都能當Bebbanburg郡主了!),於是雖然兩個人常為信仰衝突鬧到快離婚但其實都是奧丁的後裔,多浪漫(?
教授們重建的用古英和古北歐語對話的場景(?)A Conversation in Old English and Old Norse
音樂家Benjamin Bagby嘗試還原貝奧武夫聽起來可能是什麼樣子,非常酷。使用的樂器是日耳曼里拉琴(Germanic lyre),目前發掘到的遺物定年分佈大概在五世紀到十三世紀間,從英格蘭、西歐到斯堪地那維亞都有挖到Benjamin Bagby performs Beowulf in WOSU’s Radio Perf...Wardruna主唱Einar Selvik演唱Voluspá(女巫的預言,詩體埃達的開篇)時使用的便是日耳曼里拉琴FMF 2015: International TV Series Gala: Vikings suit...
Tagelharpa,應該是維京時代以後的樂器但搞異教民謠的大家很愛用Heilung - Anoana LIVE | LIFA Llyn Dain這個Nyckelharpa雖然也不是維京時代的樂器,但演奏者Myrkur我很喜歡XDScandinavian folk on Nyckelharpa by Myrkur
完食原著第一本,cover了異教徒大軍攻陷約克(Battle of York,西元867年)到肯威特戰役(Battle of Cynwit,西元878年)Ubba戰死的時間段,猜第二本結尾應該剛好講完愛丁頓戰役(Battle of Edington),結束異教徒大軍的活動時期(西元865-878年),也奠定了Alfred的統治權威,以下梳理大軍入侵時的大事件:

異教徒大軍(續)

.何為異教徒大軍?
維京人進入西歐人的視野,並開始肆虐基督教社會的起點普遍認為始於西元793年6月8日,維京人洗劫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修道院事件。以下為編年史中對此次劫掠的記載:
https://images.plurk.com/6nLetupAfzqxnrxKmWoIPq.png https://images.plurk.com/5m97ya7L2KiqTGPohmrHOp.png
溫徹斯特手抄本(A):
「西元793年,凶兆降臨於諾桑比亞,並使百姓飽受折磨。這凶兆,即是人們見證電光巨閃,焰龍在天。大饑荒接踵而至,同年,異教徒大肆劫掠與屠殺重創了林迪斯法恩島上神的教會。」

彼得伯勒手抄本(E):
「西元793年,凶兆降臨遍佈諾桑比亞,並使百姓飽受驚嚇。這凶兆,即是人們見證電光巨閃,焰龍在天。一場大饑荒在徵兆後接踵而至,同年的不久後,1月8日,異教徒大肆劫掠與屠殺重創了林迪斯法恩島上神的教會。Sicga於2月22日逝世。」
BTW這邊看的編年史都用Michael Swanton的譯本,聽說這版翻的比較好lol
https://images.plurk.com/Gh0Doje6Ko8viTb7ANUno.png
林迪斯法恩聖島位於諾桑比亞北方,居於聖島上的大多都是沒有防禦力的神職人員,自然無法抵禦維京人的侵略,而維京人完全無視宗教場域的神聖性,大搖大擺燒殺擄掠的樣子也樹立了接下來所有基督教文獻描繪他們的形象——野蠻且異端。此次事件後,維京人發現就算是價值連城的珠寶和聖物,只要藏在那種上面有十字架,裡頭只有一堆修女或教士的地方搶起來就不廢吹灰之力,於是接下來不斷鎖定教堂或修道院等地大肆劫掠。
但在九世紀後半前,對於不列顛群島的劫掠一直都是比較散兵形式的,並沒有固定的首領在策劃這些遍佈不列顛各地的劫掠,不同地方的劫掠者們也不一定互相認識(不過845年推測可能由Ragnar Lothbrok帶領的巴黎圍城戰倒可以算是組織型侵略的前例?)直到西元865年,維京人看到了不列顛群島,尤其英格蘭作為殖民地的可能性,於是由多位維京首領帶領,意圖征服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四大王國——東盎格利亞、諾桑比亞、麥西亞和威塞克斯——的異教徒大軍正式入侵。
865年:起源

據編年史,異教徒大軍首先駐紮於位肯特的薩尼特島(Isle of Thanet),這地方維京人老熟了,早在十年前維京人就將這裡作為劫掠期間度過凜冬的基地。肯特人民與其達成共識,以丹麥錢(Danegeld)換取和平,然而維京人並沒有遵守協議,仍然大肆洗劫肯特東部。接著異教徒大軍來到東盎格利亞,東盎格利亞人(也許包含其國王殉教者艾德蒙(Edmund the Martyr),但與其相關的所有文獻都被維京人銷毀了所以不得而知)一樣與維京人達成和平協議,提供馬匹並讓他們在此過冬,直到維京人在867年入侵諾桑比亞。
-
要注意一下編年史中說維京人不守承諾的部分,我們很難得知當時確切發生了什麼事,也有可能這類描寫是撒克遜人抹黑維京人用的,雖然沒有證據說撒克遜人在唬爛,但要切記這是撒克遜人眼中的維京人。
是說東盎格利亞求和的行為讓Uhtred在書中特地嘴炮了一句他不知道Edmund到底是不是殉教者但反正他是白癡lol
撒克遜人確定是會使用盾牆(shield wall)作為作戰策略的,但維京人用不用爭議一直很大,可能之後可以再開個小項講講這個問題
但可能不會太深入,戰術策略比較不是我的興趣範圍(
[無責任翻譯]破解迷思:維京人沒有躲在盾牆後面 – Gasta Marcus Hobbitia
不過上面那篇文章說的還是合理且有證據支持的理論,但不是考古學界公認的事實,玩larp的人可以不用太擔心(
查資料瘋狂查到這個死金團 沒人知道我在笑什麼但我笑到不行幹WWWWWWW這首就收錄在新專《The Great Heathen Army》裡Amon Amarth - Saxons and Vikings代表撒克遜方的是重金屬前輩Saxon 對不起但我笑到停不下來我要加歌單wwwwww
補一下編年史的記載,內容和上面說的差不多就不翻了,但值得提的是Æthelred在異教徒大軍入侵同年登基為王,實在是有夠雖的⋯⋯
https://images.plurk.com/6R4C2Efr5Q5i0aRIaDIasP.jpg
繼續啃資料並邊讀維基然後翻到這個 Uhtred的設定是不是多少融了Eadwulf在裡面呢⋯⋯
a favorite of king Alfred the Great 嗑到了(好)
https://images.plurk.com/68LAyIDnTC4ZPYAhNeRyIW.jpg
867年:約克戰役(Battle of York)

大軍抵達諾桑比亞時,諾桑比亞正處內戰狀態——前王Osberht遭Ælla篡位,Ælla在編年史中被稱為「不自然的國王」,寫下《國王阿爾弗雷德的一生(Life of King Alfred)》Asser則稱其不屬於王室血脈,十二世紀由Symeon of Durham撰寫的《諸王史(Historia Regum)》將其描述為一位暴君。

也許諾桑比亞的貨幣可以帶我們一窺大軍入侵前,諾桑比亞是什麼模樣:諾桑比亞流通著一種被稱為styca的硬幣,現代發掘出的盎格魯-撒克遜硬幣中,styca的數量幾乎完勝其他國家的硬幣數,分佈年代大約在八世紀末至Osberht統治期間。起初一如其他國家一樣,硬幣使用的原料為銀,到了後期含銀量則越來越低,直至最後幾乎全以銅取代;
Osberht統治時期的styca,此時成分已幾乎為銅
https://images.plurk.com/5mPbOsC5Orr7ZSwLOZfW4x.jpg
我們知道硬幣的價值越低,其所鑄造的數量與使用的頻率便越高,因此可以推斷:諾桑比亞經濟被當局高度貨幣化,並可能遭剝削(Campbell, J. 1982. p. 135),進而導致通貨膨脹,再加上後期非官方鑄造硬幣的出現反應著中央對貨幣控制力的降低,也許便是此因使Osberht決定在統治期間停止鑄造styca。十世紀中葉的《聖卡斯伯特史(Historia de Sancto Cuthberto)》聲稱Osberht和Ælla正剝奪林迪斯法恩的土地,雖然證據不足以推論出確切的原因,但可能是內戰重創了兩人的財富,迫使他們試圖對教會出手來彌補損失(Campbell, J. 1982. p. 135)。
據傳由Ivar the Boneless和Ubba帶領的異教徒大軍攻陷約克(當時稱為Eoferwic)讓Ælla和Osberht放下爭執結盟奪城,因當時城牆不夠堅固,使有些人得以成功進城,然而這並不意味諾桑比亞就能抵禦兇猛的維京大軍。根據編年史,不分城內外的諾桑比亞人遭到大量屠殺,Ælla和Osberht也戰死沙場。

戰後,諾桑比亞淪陷,剩餘的盎格魯-撒克遜權貴與維京人和解,維京首領扶持了Ecgberht I of Northumbria作為諾桑比亞的傀儡國王(西元867-872年),872年百姓起義驅逐了Ecgberht和當初與維京人和談的大主教Wulfhere,西元873年記載甚少但可能是作為獨立國王的Ricsige繼位,直到875年Halfdan Ragnarsson奪回約克為止。
https://images.plurk.com/4Xzu50jSMpJOYDacfArPhr.png
Halfdan將諾桑比亞一分為二,建立約維克王國(Jórvík)統治南諾桑比亞,北諾桑比亞則由班堡(Bamburgh,當時稱作Bebbanburg )統治者治理,此狀況一直維持到Æthelstan成為英格蘭國王才劃上休止符。(不是句點,但後面太複雜了有機會再談(。
約克戰役就是整個最後的王國故事的起點,Uhtred的父親Uhtred(⋯⋯)協助Osberht和Ælla攻入約克未果,同兩人戰死沙場,當時近十一歲的Uhtred遭虛構首領Ragnar the Fearless俘虜,被帶回維京人的營地後見到了歷史上的首領Ivar和Ubba,以及傀儡國王Ecgberht,接下來以丹人視角見證了Battle of Ashdown等戰役
補充一下Ælla在薩迦裡的死法(可能是杜撰,看看就好)

《拉格納之子傳說(Ragnarssona þáttr)》中,Ragnar抱著征服英格蘭的夢想來到諾桑比亞,Ælla聽說後便帶著強大武力討伐,最終Ragnar不敵諾桑比亞勢力,遭Ælla俘虜被丟進蛇坑而死。其子聽聞死訊後決議攻打英格蘭,可惜未果。隨兄弟而來但沒有參戰的Ivar留在英格蘭和Ælla和談,Ælla見他確實沒和兄弟並肩戰鬥便同意了,讓Ivar藉機用機智奪得了約克,使眾人效忠於他。過後Ivar說服兄弟們再次攻打諾桑比亞。大勢已去,戰敗的Ælla被他們施予血鷹(Blood eagle)之刑,以了殺父之仇。

這也是維京傳奇採用的版本,正確性大概是零但比史實有趣多了
https://images.plurk.com/6bHSDffaQ1jcHFZ1txgiga.jpg
懶得找論文的話最快能知道當時的人可能會長什麼模樣的資源大概就是這種志在重現歷史的團體了,丟一下我知道的兩個準確度比較高的團體:

盎格魯撒克遜人方Regia Anglorum維京人方
Hurstwic Viking Combat
糾錯一下:丹金(Danegeld,想了想覺得丹麥錢好像有些誤譯)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已經是十一世紀了,有點忘記劇裡這詞有沒有出現過但印象裡比較常聽到ransom
867-869年:殉教者艾德蒙(Edmund the Martyr)之死

867年拿下約克後,大軍前往位於麥西亞中北部的諾丁漢,並在那裡過冬。麥西亞國王Burgred(順帶一提,他的妻子是Alfred的姐姐Æthelswith)眼見威脅來臨,請求威塞克斯國王Æthelred和王子Alfred帶軍共同抵禦外敵,然而最後並沒有真的發生戰事。據Asser所述:「因受堡壘庇護的異教徒拒絕交戰,基督徒也無法攻破城門,麥西亞人最後與異教徒媾和,兩兄弟Æthelred和Alfred故帶軍回鄉。」

補一下異教徒大軍路線圖
https://images.plurk.com/6kSbOZR36qJKVzeTXHqSW2.png
這裡的媾和(make peace),接下來在編年史和Asser的著作裡會常常見到,其中多次指涉的是盎撒方支付丹金以求和的行為,不排除這裡也是一樣的意思。為什麼維京人已經握有土地的控制權還願意乖乖拿錢離開?也許是丹金的金額價值高到無法視而不見,又或者是首領們預見還有其他更富有,更輕而易舉的土地等著被掠奪。威塞克斯國力依舊,但麥西亞正遇上內政問題,越頻繁地支付丹金,麥西亞的權貴和教會就得付出越多,麥西亞的經濟狀況會日益疲弱,百姓對國王無能保護國家所產生的怒火也會越燒越旺,維京人要做的,就是等這些問題自己浮出水面。(Williams, G. 2013. Danegeld, Coups, Oaths and Treachery, p. 21)
大軍接著回到約克,並在那待上了一年。869年,Ivar和Ubba帶領的異教徒大軍經麥西亞來到東盎格利亞,並在塞特福特(Thetford)過冬。這冬天Edmund the Martyr決定領軍對抗,不料以失敗收場。Edmund遭殺害,丹人征服東盎格利亞全境。維京人銷毀了與Edmund相關的大部分紀錄,我們無法得知Edmund是死在戰場抑或是被俘虜後遇害,模糊的遭遇也使他的生平有了眾多想像空間。他被教會封聖,中世紀英格蘭視其為主保聖人,925年,剛繼位不久的威塞克斯國王Æthelstan特意建立了宗教組織以維護他的聖堂,這座聖堂在接下來成為英格蘭重要的朝聖地點,然而最後在亨利八世的解散修道院行動中被破壞了。

986年,法國僧侶Abbo受娉寫下Edmund的聖徒傳記,在這個版本的故事中,Edmund的死法是這樣的:
https://images.plurk.com/7ESR7e2L6NHpwnajn4od5X.jpg
「面對步步逼近的伊瓦爾,國王艾德蒙站在他的宮殿裡,銘記起基督而放下了武器。他想遵基督的典範,那阻止彼得對殘酷的猶太人用武的基督。瞧!那不虔敬者接著綑綁艾德蒙並可恥地侮辱了他,用棍子打他,爾後將虔誠的國王領至一顆堅實的樹前,緊緊地綁住他,再鞭打了他。在那些鞭擊之間,艾德蒙帶著對救世主基督的堅實信仰呼喊。而正因他的信仰,正因其向基督呼召援助,異教徒怒火中燒。他們接著朝他射箭,彷彿一切只是一場遊戲,直到他全身覆滿箭矢為止,宛若刺蝟的鬃毛。當伊瓦爾——那不虔敬的海盜——見到高尚的國王不肯放棄基督,反而以堅定的信念喚祂以名時,他下令將艾德蒙斬首,而異教徒照做了。正當艾德蒙仍喚著基督,異教徒一刀斬下聖人的頭顱將其致死,他的靈魂就此幸福地旅向基督。」
Abbo描寫了這之後的故事,Edmund的頭顱被丟進了森林中,當他的追隨者到處尋找他時,他們喊道:「你在哪裡,我的朋友?」而頭顱則回道:「在這!在這!在這!」當他們終於找到他時,發現他的頭顱被一匹狼的爪子完好地包覆著,防止他受其他動物侵襲,而支持者們也順利的拿回了頭顱。當遺體後來因遷移再次被挖出時,人們發現Edmund的遺體不但並未腐壞,身上的箭傷還奇蹟似地痊癒了,頭也回復至原處。
Abbo將(他所寫下的)Edmund的遭遇與三世紀的聖巴斯弟盎(Saint Sebastian)相連結,兩人皆因亂箭而死。

Saint Sebastian
https://images.plurk.com/206gjISwA7Y4IM4dkVPFMg.jpg
Edmund the Martyr
https://images.plurk.com/5wwTWG7VcrsA7Fp2a6rRHo.jpg

Edmund死後,接續由Oswald(西元869-875年)和Æthelred II(西元875年-878年)統治,兩人接受制於丹人影響作為傀儡國王,直至878年Alfred在與Guthrum的和談中賜後者王位為止。

推一下雖然劇裡把Ivar的戲份全部刪掉了於是這段變成Ubba和Guthrum與Edmund的對峙,但描寫非常有趣,改編理所當然是採用傳說版本聽起來瞎扯淡到不行但有趣多了
Edmund死掉的片段,小說裡Uhtred其實不在場但劇裡把兩個片段合在一起了

:受洗是啥
:就是叫你站到水裡然後他們會再往你身上倒更多水
:他們要幫我洗澡?????

愛死這段XDDDDUbba entertains The King
接下來開這個噗的真正意義男主Alfred終於要粉墨登場了,隨著他的出現加上故事舞台正式聚焦回威塞克斯,編年史和各方資料的細節都會越來越豐富(唬爛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救救我
870年:無骨者伊瓦爾(Ivar the Boneless)的去向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上沒有特別記載殺死Edmund後的維京人這一年幹啥去了,爾後也未再提及Ivar的去向,儘管Æthelred的後代Æthelweard在十世紀下旬所編譯的編年史拉丁語譯本中記載了Ivar與Edmund死於同年。

而在不列顛的另一頭,愛爾蘭編年史(Chronicle of Ireland)則出現了一位叫做Ímar的人物,這位Ímar早在857年就在編年史出現過,根據編年史,他在他的兄弟Amlaíb Conung抵達愛爾蘭的四年後來到此處,另一位兄弟Auisle不久後也抵達愛爾蘭,三人被稱為外鄉人之王(Kings of the foreigners),後世學者視此封號與都柏林國王(Kings of Dublin)相等。
他們建立起都柏林王國(Dyflin),此後和約維克(Jórvík)成為了維京人在不列顛的重要據點,Ímar的血脈更流傳為伊瓦爾王朝(Uí Ímair),先後統治過都柏林和約維克的Sihtric Cáech(古北歐語:Sigtryggr,最後的王國S4出現的那位)即是Ímar的孫子。864年後Ímar消失在愛爾蘭編年史中,直到870年才再次出場。而Ivar第一次出現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是什麼時候?865年,作為異教徒大軍的首領出現於Æthelweard的拉丁譯本中。當Ivar從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消失時,Ímar就又回到愛爾蘭編年史中了,也因此儘管無法下定論,種種巧合仍讓學者傾向認為兩人是同一人物,他的哥哥Amlaíb則可能是Olaf the white。
由此推測Ivar可能是在離開東盎格利亞後回到了都柏林,最後在873年於當地去世,在愛爾蘭編年史裡的訃告中,他的封號是「愛爾蘭全境和不列顛的北方人之王(King of Norsemen of all Ireland and Britain)」也有一說是異教徒大軍最初(865年)就是從都柏林出發至東盎格利亞的,而不一定是從斯堪地那維亞遠航而來。(Woolf. 2007. p. 71)

都柏林王國,綠色區域是都柏林以外的維京人定居地,若Ivar的封號為真的話,這些區塊應該也在他的控制範圍中
https://images.plurk.com/5OHch2R2HLkgvYLsvms7PG.png
以為今天能寫到battle of ashdown沒想到本日男主是Ivar!!!跟他有關的資料幾乎沒一件事是確定的謝囉九世紀(。
871年:前哨戰與阿什當戰役(Battle of Ashdown)

870年末(可能是12月28日),大軍來到威塞克斯的雷丁(Reading,古英語:Readingum),據Asser所述,兩位雅爾(jarl,古北歐的貴族階級,地位接近盎格魯-撒克遜社會的郡主(ealdorman),但還不到伯爵(earl)的程度,古英語:eorl)帶兵前往內陸來到近雷丁的英格菲爾德(Englefield),其他人則在泰晤士河(River Thames)與肯尼特河(River Kennet)間,雷丁的南側築起了城牆。
12月31日,雅爾們遇上了當地郡主Æthelwulf和他約1400人的兵力,兩邊發生交戰,是為英格菲爾德戰役(Battle of Englefield),最後由盎撒方取得了勝利,編年史記載其中一位雅爾Sidroc即死於此處。

據Asser表示,英格菲爾德(Englefield)的意思為「盎格魯人的平原(Plain of the Angles)」,有可能正是為了紀念這場戰事而來的,這也是盎撒方在大軍入侵以來第一次成功抵禦維京人。
勝利並沒有持續太久,四天後的871年1月4日,國王Æthelred與王子Alfred帶大軍抵達雷丁,加入了Æthelwulf的隊伍。此時的丹人已經佔領了雷丁並受到城牆的保護,撒克遜人只好沿路征戰,殺光城牆外發現的丹人們,正當他們看似能趁勝追擊並抵達城門時,維京人卻突然蜂擁而出,來了一場絕地反攻,是為雷丁戰役(Battle of Reading)。這場戰事由丹人方獲勝,並取得了雷丁的掌控權,然而兩方的兵力皆損失慘重,Æthelwulf更在此戰死。對於Æthelwulf的後事,Æthelweard加筆道:「事實上,上述提及的這位首領的遺體被秘密地運走並送往了麥西亞,來到一個叫做Northwothig的地方,丹麥語(dǫnsk tunga,即指古北歐語)稱這裡為Derby。」
這個加筆隱含的意義是:這位Æthelwulf很可能是麥西亞人。在盎格魯-撒克遜特許狀(Anglo-Saxon charters)中,其中一份提及了在844年,麥西亞國王Berhtwulf遊說萊斯特主教(Bishop of Leicester)以部分修道院的豁免權(immunity)作為交換,永久給予他一塊位於龐伯恩(Pangbourne,近雷丁)的土地的事件,接著他將這塊土地以無條件豁免權轉交給了郡主Æthelwulf;身為伯克郡(Berkshire)郡主的Æthelwulf收到麥西亞國王贈與的土地,也暗示了伯克郡曾屬於麥西亞。
二十年後,威塞克斯國王Æthelred以需承擔橋樑、堡壘和軍隊勞役的有限豁免權給予Æthelwulf位威特納姆(Wittenham)十海德(hide,英國舊時的土地丈量單位)的土地,以前的王國時常用給予土地的方式以確保郡主的忠誠,然而彼時的諾桑比亞已經有Osberht和Ælla剝奪教會土地的先例,麥西亞也有以法律豁免權向郡主索求土地、或是如上述對教會施壓的情形,誇張程度到教會甚至要求國王掛保證別再劫他們財了。
這次卻沒有證據表明這片土地是從教會手上拿來的,這是否代表著,威塞克斯的國王在土地方面比麥西亞更富有?以至於他們不用像諾桑比亞和麥西亞這樣對教會施壓,也不用透過大肆發放法律豁免權來換取土地?若是如此的話,也許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伯克郡的所有權後來會移交到到威塞克斯手中。除此之外,威塞克斯國王面對贈與土地的餘裕更暗示了,相對於戰前四國中其他三國的政治和經濟局面,威塞克斯的富裕程度可能也是為何他們後來能抵禦維京入侵的原因之一。(Wormald, P. 1982. p. 139, 141)
-
BTW Alfred就是在這裡出生的!Wantage!雖然現在被劃分到牛津郡了但以前其實在伯克郡XD
放一下Reddit滑到的870年不列顛地圖
https://images.plurk.com/52QhgiGIDAafKoPlchHsj9.jpg
又過了四天的871年1月8日,異教徒大軍與Æthelred和Alfred帶領的軍隊於同位伯克郡的阿什當(Ashdown)再次對峙。維京人依舊率先抵達戰場,並佔領了地勢高處,威塞克斯方若要進攻勢必得嘗試爬坡,這也意味著對軍隊體力的消耗,維京人因此佔了上風。根據編年史記載,這次的異教徒大軍首領為「異教國王」Bagsecg和Halfdan Ragnarsson,大軍兵分兩路,國王Æthelred對上的是Bagsecg和Halfdan的軍隊,王子Alfred則遇上由其他雅爾們帶領的軍隊。
在Asser的敘事中,Alfred面臨獨自一人和大軍開戰的險境,因其兄長執意要在前往戰場前待在帳篷裡聽完彌撒。戰鬥圍繞著一顆小荊棘樹展開,Alfred和維京人方可能都使用了盾牆(shield wall)戰術進行交戰,但由於這個時期的主要文字紀錄——編年史和Asser的著作——皆未著墨於戰事細節,因此這些描述都只是猜測而已。Æthelred隨後抵達戰場,異教徒大軍被逼的只得撤退,然而撒克遜方鍥而不捨地追了上去,戰事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最終由撒克遜方勝利。儘管現存的文獻多半都會誇大Alfred在這場戰役中的重要性,史學家Richard Abels卻認為Æthelred的加入才是撒克遜人勝利的關鍵,而且他可能從一開始就是打算給維京人來個出奇不意。
Bagsecg和Alfred對上的五位雅爾Sidroc the Old、Sidroc the Young、Osbern、Fræna以及Harald皆戰死,大軍更折損了數以千計的兵力,Æthelweard追述道:「野蠻人當中,那些地位較高的青年皆戰死於此,自撒克遜人掌管不列顛以來,此前和此後皆再未聽聞這等屠殺。」

前面英格菲爾德戰役也提及過一個戰死的Sidroc,這位Sidroc可能正是這裡喪生的其中一位,只是記述時搞錯了。
兩週後的1月22日,雙方於巴辛(Basing,舊稱Basengum)交戰,這次丹人取得了勝利並佔領該地。3月22日,同樣由Æthelred和Alfred領軍的軍隊們又碰上了丹人,是為莫頓戰役(Battle of Meretun),丹人又一次選擇兵分兩路,儘管迫使兩支隊伍逃跑的撒克遜方看似取得優勢,大軍卻成功重新集結並逆轉了戰局,雙方兵力皆損失慘重,最後丹人取得了莫頓的掌控權,同時新的夏季艦隊(Great Summer Army,秋天時會回去自己據點不過冬的軍隊)也抵達大不列顛。過了約莫一個月的復活節後,Æthelred因接連戰事所受的傷勢去世,Alfred正式繼任王位。

上世紀初描繪Battle of Ashdown的想像圖,欸畫太帥了吧
https://images.plurk.com/1hYkSvf1fnjRPFesLVsFT2.jpg
繼位的一個月後,Alfred在威爾頓(Wilton,當時稱Wiltun)再次遭遇了戰敗,據說是因威塞克斯寡不敵眾。「一個月後,阿爾弗雷德與一支小型軍隊在威爾頓對上了整個異教徒大軍,這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內威塞克斯都佔了上風,迫使大軍撤退,然而丹人最終取得了屠殺之地的掌控權。」威爾頓離威塞克斯的核心——溫徹斯特(Winchester,當時稱Wintanceaster,也是Alfred時期的政治中心,應該算得上首都?)已經相當接近了,維京人離踏進自己家門真的只差臨門一腳,可想見Æthelred死後戰況惡化的速度。
據編年史所述,這短短幾個月已發生了九場全國性的戰事,包含但不限於前述的英格菲爾德(Englefield)、雷丁(Reading)、阿什當(Ashdown)、巴辛(Basing)、莫頓(Meretun)和威爾頓(Wilton),接連戰事使軍隊的體力已達極限,威塞克斯損兵折將的速度也遠遠超越調度增援的速度,Alfred因此不得不與丹人媾和,支付丹金以求大軍從雷丁撤軍,大軍隨後前往了當時屬於麥西亞的倫敦(London,史稱Lunden),並在此過冬。
忘記書中怎麼寫了但劇裡改成了Æthelred死在Battle of Ashdown後,嚐到勝利果實的Alfred選擇在此時談判媾和,也就是新官上任的Alfred嘴爆Guthrum和Ubba讓我被圈粉的那邊
那時候還沒有連敗三場所以講話特別秋

上連結The Last King | King Alfred meets Earl Guthrum and U...
872-876年:約維克與麥西亞

「一旦向他們遞出丹金,便再無辦法擺脫丹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丹金(Dane-geld)〉

支付丹金為威塞克斯換來了五年的喘息時間,大軍接下來忙於對麥西亞和諾桑比亞的侵略,而它們的命運也暗示了要是Alfred沒有贏得阿什當戰役,又或者沒能讓丹人在不眠不休的戰爭中與威塞克斯一樣耗盡了體力,再或者沒有選擇媾和及時停損的話,會遭遇什麼下場。
來到倫敦的異教徒大軍把國王Burgred嚇壞了,前面吉卜林的詩詞很好地印證了麥西亞接下來的處境:媾和,和更多媾和。Burgred又一次支付了丹金,倫敦在這一年可能短暫地受丹人控制,但總歸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872年,諾桑比亞人民趁著大軍南下的真空期起義推翻了傀儡國王Ecgberht,聽聞此訊的丹人接著將戰略基地轉往麥西亞的東北部——林賽(Lindsey)王國的托克西(Torksey)。

英格蘭河流圖
https://images.plurk.com/4hTQGXHjA4MkYQE5a28FkJ.jpg
托克西是一座位於特倫特河(River Trent)沿岸的小鎮,維京戰船吃水淺的特色使他們只要有河流便可在內陸橫行,交通方便的托克西因而有著極佳的戰略位置——丹人幾乎能以此為中心向任何方向襲擊。南北向的特倫特河除流經麥西亞中心,更往北連接至諾桑比亞,再者,一條羅馬時期築起的運河連結了托克西與林肯(Lincoln),維京人可在林肯沿著威特姆河(River Witham)進入東盎格利亞,又或者是由出海口華許灣(The Wash)回歸北海。(Abels, R. Alfred the Great: War, Kingship and Culture in Anglo-Saxon England. 1998. )
儘管維京人離開了倫敦,對麥西亞來說威脅不但沒有消失,反倒隨他們駐紮於托克西而加劇,有了特倫特河的幫助,收復諾丁漢和洗劫麥西亞核心的大門可說是向維京人敞開,Burgred必須做出抉擇——繼續低頭迎合,或是起身迎戰。上次大軍來到諾丁漢時,Burgred曾向當時的國王Æthelred和王子Alfred求援,這次Burgred不這麽做了,可能他清楚Alfred自己也自顧不暇吧。
麥西亞又一次選擇了和平,收留維京人手下的傀儡——被驅逐的諾森比亞國王Ecgberht和大主教Wulfhere——入宮以示善意,並與丹人媾和。然而這次丹人沒有信守承諾,大軍派出分隊跨越諾丁漢征服了雷普頓(Repton),這裡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聖地,位於此地的聖維斯坦教堂(St Wystan’s Chruch)更安葬了四位麥西亞國王,維京人的突襲加上眾多權貴的叛逃使Burgred手足無措,最後逃離了麥西亞,與王后Æthelswith前往羅馬尋求終生庇護。
-
題外話,Burgred和Æthelswith在羅馬的居住地叫做撒克遜區(Saxon quarter),正是Alfred小時候和父親Æthelwulf去朝聖時住的地方XD
Burgred出逃後,一如他們管理諾桑比亞的方式,丹人扶植了傀儡國王Ceolwulf統治麥西亞,編年史是這麼描述這段歷史的:
https://images.plurk.com/54XfKM4UtjJzUja1CJxXg3.jpg
「873年,此時大軍從林賽行軍至雷普頓,於此過冬,並在他統治的22年後驅逐了國王Burgred,接著他漂洋過海來到羅馬定居,他的遺體葬在英格蘭區的聖瑪利教堂(St Mary’s Church,現為薩西亞的聖神堂(Santo Spirito in Sassia))。同年他們將麥西亞王國贈予Ceolwulf——一個國王的愚蠢大鄉紳(a foolish king’s thegn)——他向他們立誓並給予人質,說無論他們何時需要,麥西亞、他自己和追隨他的人皆任憑大軍差遣。」
神奇的是,儘管Ceolwulf在編年史裡被描寫成那副模樣,至少在經濟層面上麥西亞和威塞克斯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權力交替而惡化,甚至有證據表明Ceolwulf在麥西亞貴族和教會間受到相當程度的支持,他的血統雖然無法被完全確定,卻絕不只是個「國王的愚蠢大鄉紳」。

2015年從赫里福德郡窖藏(Herefordshire hoard,定年於878年)和沃特林頓窖藏(Watlington hoard,定年於878年)出土的遺物顯示Alfred和Ceolwulf在鑄幣時皆使用了十字菱形式(Cross and Lozenge Type)和雙皇式(Two Emperors Type)的設計,其中後者的背面展示著兩君王在天使見證下面對面而坐的畫面,暗示了Alfred和Ceolwulf之間可能存在政治合作。
兩人統治時期的硬幣(上Alfred,下Ceolwulf)

十字菱形式
https://images.plurk.com/6PUY1jRH1RnXaWYSktGxTK.jpg
https://images.plurk.com/6NdoyNdQ1UfeQYF5vWLAUQ.jpg
雙皇式
https://images.plurk.com/1IooVLRRdyf2Xt8j6aU9Cp.jpg
https://images.plurk.com/428vyQv2WXu83LLNXPF0qp.jpg
成分分析後更發現,相較於Alfred剛即位和Burgred統治末期鑄造的硬幣,兩人這時期的硬幣含銀量從原先的低於兩成增加至了高於九成,顯示Ceolwulf追隨了Alfred貨幣改革的腳步。政治宣傳用途強烈的編年史敘事時特意降格Ceolwulf的身世,或許是想掩蓋Ceolwulf雖然屈於維京人腳下,握有的權位卻可能和Alfred平起平坐的事實吧。

Ceolwulf是麥西亞作為獨立王國的最後一位君主,學者推斷他的統治範圍落在麥西亞西部,東部則在877年大軍入侵麥西亞時落入丹人手中,成為後來丹法區(the Danelaw)的雛形。他的繼任者——Alfred的女婿Æthelred,同意讓麥西亞作為威塞克斯的從屬國(client state),以「麥西亞人的領主(Lord of the Mericans)」頭銜統治。
丟一下Alfred祖孫三代的熟肉紀錄片!

第一集 Alfred the Great, King of the Anglo-Saxons
概述了他的一生和他的政績,包含前面提的貨幣改革、修築堡(burh)等防禦工事和推動方言翻譯等【纪录片】盎格鲁-撒克逊第一集 阿尔弗雷德大王【720p】【双语特效字幕】【纪录片之家字幕组】_哔哩哔哩...第二集 Æthelflæd, Lady of the Mercians和Edward the Elder, King of the Anglo-Saxons【纪录片】阿尔弗雷德大帝之女 默西亚郡主【双语特效字幕】【纪录片之家字幕组】_哔哩哔哩_bilibili第三集 Æthelstan, King of the English【纪录片】埃塞尔斯坦 英格兰的第一位君王【双语特效字幕】【纪录片之家字幕组】_哔哩哔哩_bilibili
“What I set out to do was to virtuously and justly administer the authority given to me, and to do it with wisdom, for without wisdom, nothing is worthwhile. It’s always been my desire to live honourably and to leave my descendants my memory in good works. “
“For each man,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his intelligence, must speak what he can speak, and do what he can do. “

Alfred應該是史上最接近智性戀這三個字的人了(幹)
The Oh So Pious Saxons - How Did It Come to This?

很突然的岔題,來講講盎撒人的基督教化是怎麼發生的。

時間拉回六世紀末,西元595年,當時的羅馬教宗Gregory the Great派遣了使團至不列顛,意圖使信仰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皈依基督,八世紀的諾桑比亞史家The Venerable Bede在他的《英吉利教會史(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拉丁文:Historia ecclesiastica gentis Anglorum)》中紀錄了這麼一段故事:
https://images.plurk.com/3PB0pTiRLwdYVvxRHiMn79.jpg
「據傳,有天商人們來到羅馬,在市場陳列了許多商品以供買賣。人們上前交易,額我略也在其中。在眾多商品中,他見到幾個男孩被當成商品陳列於此,他們膚色白皙,生有英俊的臉龐和一頭秀髮。額我略見狀便問他們從何而來,人們告訴他他們來自不列顛島,那裡的人生來就是這副模樣。他又問那些島民是基督徒,抑或仍受困於異教的囹圄之中。他們是異教徒,人們這樣告訴他。聽著,他深嘆一口氣,說道:『唉,黑暗的造者手中竟握有面容這等換發的造物,缺乏恩典的心靈竟擁有如此優雅的外在。』他又問起這民族的名字為何,他們叫做盎格魯人(Angli),人們如此回答。『太好了,』他說,『他們有著天使(Angeli)的臉龐,這樣的人理應是天使的後裔。』」(Bede. BK II, I.)
這不是不列顛的居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早在羅馬時期,日耳曼大遷徙前,盎格魯-撒克遜人尚未遷徙至這塊土地時,不列顛就已經有信徒生活於此了,Bede在教會史中便曾提及殉教者聖奧爾本(Saint Alban)的事蹟:

大約三到四世紀時,米蘭敕令尚未頒布,當時的統治者下令剿滅基督徒,傳說身為異教徒(St Alban應該是布立吞人,信仰的大概是凱爾特異教?)的Alban庇護了一位逃亡的教士,他見教士不眠不休地守夜和祈禱,突然受到天啓而開始模仿教士的信念與奉獻精神。隨著教士一點一滴教他何謂救贖,耳濡目染的Alban最後放棄了偶像崇拜,全心投入基督信仰中。
他庇護基督徒的消息傳到了統治者耳裡,當士兵來到門前要搜索他家找出教士時,他換上教士的袍子並讓士兵帶他去見審判官。經歷一番對峙無果後,氣急敗壞的審判官見他無心悔改下令對其處以鞭刑,然而Alban「非但沒有因恐懼退縮,反而耐心地接受鞭打,甚至為了上帝樂在其中」(Bede. BK I, VII.),審判官意識到再也沒有方法能讓Alban回心轉意,便下令處死Alban。
-
為什麼聽起來這麼不對勁

補一下英文譯本
https://images.plurk.com/4HCTVtL5CVjRoJYV1C2OMA.jpg https://images.plurk.com/6VztWkH23cpIFQS5UaUPQk.jpg
當要行刑時,他被帶到一條湍流的河邊,不分男女階級的人們皆受到神的感召(by Bede)聚集於此圍觀,把唯一能渡河的橋樑給擠滿了,正當想要儘早赴死的Alban想著乾脆跳河算了而向河岸走去時,河流居然像是摩西分海一樣為他開闢了道路。當然聖人最後還是死了,一如前面提過的殉教者艾德蒙,但「當Alban的頭顱落地時,行刑者的眼睛也與它一同掉了下來」。審判官聽聞這些很有創意的奇蹟後下令停止對基督徒的迫害,並開始尊重殉教者的決心,Alban成為史上第一位不列顛烈士,後人——羅馬皇帝康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在313年頒布米蘭敕令(Edict of Milan),基督教在羅馬全境正式合法化,也包含彼時作為羅馬行省的不列顛。
啊,小小勘個誤,前後文對照一下這個ruler和judge應該是羅馬自己人(畢竟刑罰用了鞭刑)原文裡還特別強調了Alban被帶過去時審判官正在給眾神做動物獻祭,後來審判官也質問他為何要這樣褻瀆眾神所以Alban原本的信仰可能是羅馬眾神⋯⋯嗎?總之應該不是凱爾特異教,不過Bede自己也寫的不清不楚的就是了
但這個故事聽起來有多麼基督教價值觀應該就不用我多說了XD我很難相信多神信仰會這麼在乎褻不褻瀆的問題⋯⋯
這禮拜的指閱是丹金在盎撒後期和諾曼時期作為近似土地稅的稅種的實施方式和消失的始末⋯⋯⋯非常拗口非常難懂有空再來慢慢寫下來(連上次的額我略推動基督教化都還沒寫完orz
不列顛的羅馬時期在西元410年宣告結束,自395年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the Great)駕崩使羅馬帝國分裂開始,羅馬便長年陷入內憂外患的窘境,內有未曾停歇的內戰,外則遇上日耳曼大遷徙(The Migration Period,也稱蠻族入侵(The Barbarian Invasions))讓本就風雨飄搖的帝國更是雪上加霜,再無餘力管理不列顛的羅馬人決定從島上撤軍,不列顛回歸無主地,第一波基督教化也因此戛然而止。
脫離歐陸控制後,不列顛又開始重新盛行異教信仰,並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到來達到鼎盛。西元595年,羅馬教宗Gregory the Great在肯特國王Æthelberht的請求下派遣約四十人的使團來到肯特傳道,標誌了額我略傳教運動(Gregorian mission)的開始,這次傳教由坎特伯里大主教Augustine of Canterbury帶領,而他接下來在不列顛的功績也使他得到了「英格蘭人的使徒(Apostle of the English)」的美名。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Gregory的這次嘗試其實不太成功,使團的確是因Æthelberht的請求出行的,但身為異教徒的Æthelberht會這麼做很可能只是念及他的基督徒妻子——法蘭克公主Bertha of Kent。
Æthelberht和Bertha在以允許妻子信仰自由為條件下於580年成婚,Bertha因此帶來了主教Liudhard,並以聖馬丁堂(St Martin’s Church)為私人小聖堂(private chapel)持續在不列顛信仰基督。595年,Liudhard離世的消息傳到了Gregory the Great耳裡,當時基督信仰在異教徒手裡逐漸式微,不列顛境內也沒有夠格的神職人員能接替Liudhard的職責,這才使肯特王室轉向教宗Gregory,並促成了這次出行。儘管Æthelberht本人在Augustine到來不久後皈依(約597年),傳教運動期間也相當樂意配合,卻是Gregory的作法預示了這次的失敗。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溫徹斯特手抄本(A):

"595. Here Pope Gregory sent Augustine to Britain with very many monks who preached God’s word to the English nation."

「595年,此時教宗額我略派遣奧古斯丁與許多修士來到不列顛,以將神的道傳講至英格蘭。」

在此次嘗試中,一如他先前對待薩丁尼亞島(Sardinia)、西西里島(Sicily)和科西嘉島(Corsica)等羅馬境內的異教徒(the country pagans)一般,Gregory採取了強硬的手段。
在一封於601年寫給Æthelberht的信中,他下令要Æthelberht把肯特全境的異教神殿給摧毀,顯示他這麼做可能已行之有年。然而Æthelberht依Bede的描述是一位「非常強大的統治者,宗主權最遠擴及將南北盎格魯人分隔的亨伯河(River Humber,約位前面七國地圖的麥西亞北境)」(Bede. BK I, XXV.),就算Æthelberht願意協助Gregory傳播福音,甚至以身作則自己皈依,這樣一個擁有強大王權的異教王國統治者也不可能僅僅為了外來宗教將自己的政治地位曝於險境。(Spiegel, F. 2007. The tabernacula of Gregory the Great and the conversion of Anglo-Saxon England. p. 12)
《英吉利教會史》中對傳教活動初期的記述:
https://images.plurk.com/oitit4I6iM5hEOiX4g4RI.jpg https://images.plurk.com/3bHq7xlD1LIyTNZVSS0gko.jpg https://images.plurk.com/hPc7mQCVDNYrroaJGLvgr.jpg https://images.plurk.com/6ssURE8sEic8np2JQ2OYRk.jpg
Æthelberht的愛莫能助、使團人力和政治支持上的短缺,再加上不列顛人對原始信仰遠比想像中來得堅貞,使Gregory在使團抵達肯特(597年)的四年後決心改變方針。就在Gregory寄出那封要求Æthelberht摧毀異教神殿的不到一個月內,突然反悔的Gregory又派遣了另一位信使去追趕正要把指令捎給Æthelberht和Bertha的主教Mellitus及與之隨行的教士們。這次的第二封信名為〈致梅里圖斯書(Epistola ad Mellitum)〉,全文記載於《英吉利教會史》中:
https://images.plurk.com/4ncZaNetbb7CwkCZ24H9Dd.jpg https://images.plurk.com/7htOylwHhUdPWf934c9oNj.jpg
「致愛子梅爾圖斯院長,來自額我略,天主眾僕之僕。

自我們的同胞與你的出行以來,我已苦於焦慮多時,因我們至今未曾聽聞你們的旅程如何進展。不過,當全能的主將你帶至我們最尊敬的弟兄主教奧古斯丁面前時,告訴他以下我經一番熟慮後針對英格蘭人所做的決定,即該摧毀的無論如何皆不應是那些偶像神殿,而是其中的偶像本身。我們該做的,是用聖水潑灑至這些神廟裡面,建造祭壇並將聖物安置其中。若神殿打造完善,則更應將它們由崇拜魔鬼改為服侍真神。當這些人們見到他們的神殿並未被摧毀,他們便得以消除心中的錯誤並更願意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只是這次是為了承認並崇奉唯一真神。
且因他們有宰殺牲畜獻祭給惡魔的習慣,作為交換,應當有節日為此賦予他們。所以每當奉獻日來臨,或者遇上該神殿所置聖髑的殉教者的節日時,讓他們用——由異教神壇轉型而成的——教堂附近取得的樹枝建造棚屋,使他們以宗教盛宴慶祝節日。切莫讓他們向惡魔獻祭牲畜,而是讓他們為裹腹宰殺,以讚美上帝,讓他們為其慷慨的供給而感謝萬物的賜予者。於是儘管有些不法的外在喜樂被保留,他們卻能更易於共享內在的歡愉。毋庸置疑,要一下子從他們頑固的腦袋裡剔除一切只是天方夜譚,就像人若冀望登頂,靠的是一步一腳印而非飛躍而上。主儘管向埃及的以色列人顯現,卻也保留了他們用於向魔鬼獻祭的習俗,只是要他們宰殺以獻祭於祂。
有了新的心之所向,他們便有機會背棄原先的獻祭目的並保留另者。儘管他們所宰殺的仍是他們所習慣的那些牲畜,但因他們是將其獻給上帝而非偶像,這些也不再是原先的祭品。這些事,我親愛的孩子,你應當告訴我們的弟兄,讓他能以現今的情勢小心地做出決斷。願主保佑你的順行,至愛之子。

於七月十八日,吾等最虔誠的皇帝莫里斯.提比略所統治的第十九年,與他擔任執政官後的第十八年於第四紀著。」

這封信的內容給了接下來的傳教方針明確的指引:寬容懷柔。而這個轉得比髮夾彎還彎(?)的態度轉變也並非完全無跡可循,從他出任教宗以來,他一直致力於向各地的異教徒傳道,英格蘭是其中一環,但不是唯一。
新的傳教手段從他先前對歐陸猶太人(European Jews)的態度便可見一斑,Gregory從任期初始便強力禁止任何強迫猶太人皈依的行為,相反地,他所做的是試圖打造出一個能讓猶太人主動想皈依的金融體系與社會氛圍,其中也包含致力維護並擴大羅馬法對猶太節日和會堂的保護。在他與自己主教的通信中,他特別強調了「無論教會或國家都不應併吞或摧毀猶太會堂,更不應以任何形式干擾猶太節日的公開慶祝活動」,他於給特拉西那主教(Bishop of Terracina)的譴責信寫道:「對那些未服膺基督信仰的人施以懷柔是必要的,我們應待他們以溫柔和仁慈,用勸誡和遊說來使他們達到信仰的統合;以免那些能以勸說動的,懼於審判而願意信服的因威脅和恐懼而退。」
前面提過Gregory在面對羅馬境內的異教徒時手段非常強硬:罰金、監禁,甚至鞭刑。(Spiegel, F. 2007. p. 11.)但他對歐陸猶太人一直都是十分寬容的,那為什麼同樣是異教徒(pagan,這裡特指多神教的信徒),Gregory對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態度卻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甚至讓他們有和歐陸猶太人相似的待遇呢?除了著名的 "Angels not Angles" 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他眼中,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出埃及記中的猶太人的相似性
早在他派出使團之前,他就常常將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猶太人相互對照了,盎撒信仰中的動物獻祭和偶像崇拜皆是舊約中對異教徒的典型描繪,而Gregory的世界觀中大概可以將人分化成一個光譜,最理性的理所當然是基督徒,最野蠻的則是不列顛島民等異教徒,中間值則是那些歐陸猶太人們,所以Gregory深思熟慮的結果,就是打算把不列顛人提升至接近猶太人的知識水平,先讓他們認識猶太人所熟悉的舊約、一神信仰和造物主,才能深入去談何為三位一體和原罪。於是不列顛的第二波基督教化揭開序幕,這次Gregory將舊約聖經視為猶太民族誌和傳教教學手冊,期望裡頭耶和華將猶太人由多神信仰感化成一神教的方式也能套用在不列顛島民上。
而這些非強制性傳教措施的成果成功地體現於後世的盎格魯-撒克遜記述和考古證據,古英語文學如Bede的敘述皆大程度上展現了基督教化後的盎撒人是如何將自己視為舊約猶太人的精神繼承人的,如劍橋大學出版的古英語文學課本所述:「對盎撒人來說舊約是敘述他們處境的一種隱喻⋯⋯儘管Ælfric of Eynsham在他的著作中堅持新約律法已取代舊法,舊法卻仍在許多方面對盎撒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力,更給了他們將自己視為國家的途徑。」(Godden, M. 1991.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ld English Literature. p. 206-226)
盎格魯-撒克遜人與猶太人間類型學上的呼應不只是比德等歷史學家解經時的自傲,而是早在教宗額我略的時代便被視為傳教的核心宗旨,從改宗時期的最一開始,羅馬傳教士便大力鼓吹盎撒人與舊約中的猶太人共情。(Spiegel, F. 2007. p. 1.)之前講日耳曼異教時提到編年史將威塞克斯王室血緣追溯到舊約中的人物,也是額我略傳教運動的成果之一。
考古證據中則可以找到異教神殿被改建為教堂的痕跡,儘管出於未知原因數量極少,比較確定的只有位於耶弗林(Yeavering)的D2建築(Building D2)。在〈致梅里圖斯書〉中,Gregory提到:「每當奉獻日來臨,或者遇上該神殿所置聖髑的殉教者的節日時,讓他們用——由異教神壇轉型而成的——教堂附近取得的樹枝建造棚屋,使他們以宗教盛宴慶祝節日。」這個棚屋指的,即是住棚節(Sukkot)時,用於紀念出埃及記(Exodus)中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漂流四十年間住的會幕(Tabernacle)所建造的住棚(Sukkah),每當住棚節來臨,猶太人便須以樹枝打造出臨時棚屋,在裡面聚餐狂歡,詳細的製作方法記載於申命記(Deuteronomy)。
聖經中對住棚節的記載包含宰殺牲畜、獻出作物為供品並聚在一起背誦十誡,也許是這部分記述使Gregory聯想到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傳統節日血月(古英語:blótmónaþ,最後的王國S5E1中Uhtred的領地在慶祝的就是血月),每年的十一月是盎撒人的獻祭月,在這時候他們會大量屠宰牲畜以準備過冬,並向眾神獻祭,Gregory顯然很清楚異教徒不會ㄍㄧ一下突然彎掉變成基督徒,所以他要做的是用他現有的東西發揮,也就是找個本來就存在的異教習俗,但讓它看起來更「基督教」一點。
考古學家Brian Hope-Taylor發現D2建築異教神殿的結構旁有疑似住棚的現象(feature)和牛骨等生態遺留(ecofact),至於建築的遺跡本體,其中三個被認為原柱體是作異教用途的柱洞(post-holes)在D2建築遭摧毀前便提前拆除,也佐證了D2可能是由異教神殿轉型成教堂的臆測。

Building D2平面圖
https://images.plurk.com/3sShG96yJzga13xq9fuqcx.png
另一個可能和Gregory所言的會幕(Tabernacula)有關的文學記載來自Alfred所翻譯的《聖奧古斯丁獨言錄(Soliloquies of Augustine)》前言,Alfred翻譯的最大特色是會在譯本裡加入aka加油添醋許多註釋或個人想法,他在他的前言裡描繪了某種「智慧之棚」的隱喻,說是由Gregory the Great、Jerome、Augustine of Hippo等人的著作之林中撿取樹枝做成的臨時小屋,儘管這臨時小屋也可能只是拉丁文學裡常見的「天國宅邸(Heavenly mansion)」的盎撒化理解,但也可見Gregory在信中的描述或許影響了Alfred對隱喻的選擇。
Gregory the Great的第二次嘗試顯然奏效了,儘管究竟有多少異教神殿被改建為教堂並不清楚,不列顛在Augustine和使團的帶領下確實逐漸拋棄舊神信仰,到七世紀末乃至八世紀初Bede寫下《英吉利教會史》的時代,不列顛已全面基督教化,也成就了我們後面看到的——上帝的英格蘭

Bede在教會史裡稱Gregory為英格蘭人的使徒的段落(Bede. BK III, I.)
https://images.plurk.com/5TMUNVLjWXGqUy7lXu7QJw.jpg
「約主後605年,以榮耀治理羅馬聖座十三年六個月又十天的教宗聖額我略離世,被接往天國持續他的統治。當然,我們——在他的努力下脫離撒旦掌控轉向基督的英格蘭——應在我們的《教會史》對他有全面的記載。我們有權,也應當稱其為我們的使徒,儘管他掌管了全世界最重要的聖座,更是已改宗信仰真理多時的眾教會之主,但,是他讓我們當時遭偶像奴役的國度成為基督的教會,於是我們也應用使徒的話來記述他:『假若在別人,他不是使徒,在我們,他總是使徒,因為我們在主裡正是他作使徒的印證。(哥林多前書 9:2)』」
-
這篇的許多論述來自Flora Spiegel的論文The tabernacula of Gregory the Great and the conversion of Anglo-Saxon England,因為一半是被我當書摘在寫()完整原文指路:
https://www.jstor.org/.....

BTW這個Gregory the Great其實就是大家音樂課應該都學過的葛林果聖歌的那個葛林果!他自己本人也是音樂家,雖然葛林果聖歌跟他本人好像其實沒什麼直接關聯就是了XD
延伸閱讀:
我都唸「額我略」! – 每日一冷
之前有放過的Beowulf誦詠,不過這次是完整版抱歉發現還不是XD全文共3182句,這場演出停在了第1061句
全程以古英語演出,非常美麗!Beowulf: The Epic in Performance - Benjamin Bagby, v...
不列顛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

來講一下這幾個詞的歷史意義。

.不列顛人(British)

十七世紀以後泛指住在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的所有島民,描述盎撒時期時指的可以是布立吞人(Britons)、撒克遜人(Saxons)、盎格魯人(Angles),甚至是蘇格蘭人(Scots)、威爾斯人(Welsh)等。當然現在這個詞已和以英格蘭為主體的「英國」認同高度綁定,所以現今的蘇格蘭人和威爾斯人認不認為自己是British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鑒於盎撒人不會用這個詞當作身份認同,但統稱盎撒人又不夠具包容性(盎撒王國裡仍居住著一定比例的非盎撒人),這噗內如果有提到不列顛人的話指的都單純是地理意義上的「住在大不列顛的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