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苡ৢৢ͡
sagt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昨天聽郭靖沐老師的古箏獨奏會!
想記錄個人感受,覺得趁著剛寫完半夜觸及低趕快轉移XD(反正都熬夜寫完了嗚嗚嗚(超想睡)
想了一下我這個公開貼文,好像不適合貼節目單,先徹。
latest #14
整體感受的話……
心裡一邊感受老師的強大創造一邊又覺得很荒唐。我的意思是,這些東西不在我的理解範圍內。深知每一個技法變化,都是來自對古箏這個物體鉅細靡遺的撫觸跟凌虐,以及老師跟各界友人深議與討教後,才得以得來的千變的音色,儘管如此、儘管,看到老師收尾拿著手機滑(準備配樂)的時候,心裡真的只有「哇..在搞什麼鬼啊??真的是只有您敢這樣搞欸」的不悅感,畢竟,嘛,還沒播出聲以前他看起來就像滑手機一樣,誰會在自己的場子上滑手機啊?
如果要我說我整場最喜歡的一首曲目,大概是古箏跟大提琴的《澗》,場前看曲解的時候我是最喜歡這個的文字敘述,但演後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比較看得懂在幹嘛吧?雖然我沒辦法具體表達出來……。而且很有趣、很深得我心的一幕是,在最空寂的那一長聲擦奏,頌雅坊那小小的窗子,透過燈光折射映出不同光彩的葉影晃動——外面天寒地凍、風雨瀟瀟,但這裡是一片淨土。
如果要我說我整場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會是第一首《腎上腺素》的一個大鍵琴老師朝郭老師的古箏丟乒乓球的環節……,對,沒看錯,丟乒乓球。
先說整個曲子吧,因為我其實不是很喜歡?前面兩分鐘還算有趣,畢竟老師對古箏的鬼點子根本無窮無盡……:誰會想到在弦上貼了一堆甲片,出場的時候兩個人像跳舞一樣利用預先弄好的膠帶去共振進而發出聲響……。誰……誰…………。好,到此為止,有意思。
但因為古箏有特殊處理,配上大鍵琴的低音,聽到後面我覺得好吵好吵,就在聽的不是很舒服快要爆炸的時候,突然又出現了這個片段,「咚、咚。 咚。」像淺嚐卻沒玩夠一般,「咚咚、 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她只差沒有把那桶乒乓球甩出來而已。荒唐至極,但我的耳朵透過乒乓球從重低音(?)中解放。
如果要我說我整場最喜歡的一句話,會是第三首老師演《瀑布》的時候,透過止音條做分割,用短暫幾分鐘的沙龍,跟大家互動,簡單介紹最基本、最常見的流水跟搖指。他說:『這是搖指——』,『——————』,『————這是很長的搖指。』
我直接大破防笑出來。那一瞬間我的肩膀放鬆了一下,就一下。
聽到第二首中段,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老師能持續堅持找出特殊的音色、做這種求新求變可是古靈精怪的合奏、寫這種聽起來好像不用譜借助各種工具刮奏或敲擊就可以結束一段的超級散版(?算嗎?)。我想,我自己認為,應該、或許,會有人(我),覺得他在亂搞吧?我想。
我甚至嘲笑自己:怎麼會想在這個場合聽到正常的古箏演奏?(哪怕是古曲或現代獨奏曲)(不排除這個期待是因為我跟我媽吵架的緣故,因為我深刻記得吵架前兩週要買票,我問我媽要不要一起去,問的當時還想著:媽媽好像很喜歡上次一起去聽的老師的演奏的最後——用電風扇結尾。)
直到第三首,老師開始透過他的喘氣融入樂句,開始說話,開始跟觀眾互動,然後他說。
『很高興 今天 帶著古箏 來到這裡,就在剛剛 ,有一些有趣的片刻 吧?很高興,今天 帶著古箏,來到這裡,就在剛剛,有一些,有趣的、搞怪的、奇怪的、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在幹嘛的、奇妙的、魅力的 時刻,吧。 就在剛剛,有一些,有趣的、搞怪的、奇怪的、莫名其妙的、亂七八糟的、奇妙的、魅力的時刻!』
老師重複好幾次,諸如此類抽換形容詞的敘述。聽到他說「亂七八糟的」的時候,我突然有種被鐵鎚砸了一下的感覺。我知道我想到了什麼,但是我不想寫出來,我還不想面對。我一直都知道,但我一直不想面對。
散場了,大家起身要離開。
我身後的小姐跟她的同行人表示覺得最後一首真的太長了,而她的同行人也附和道。
其實,我也覺得太長了,應該至少有20分鐘,而且因為是與合成器演奏,至少對我來說是完全第一次接觸的東西,加上合成器控制老師剛好整個人擋住我看郭老師的視線……,我完全看不到老師有沒有去撥動或揉按鋼弦箏。雖然在家裡跟社團都看過鋼弦箏,但從來沒聽過,很多時候我分不出來哪些是擬音哪些不是。
儘管,有很多感受我難以言喻,但想把一些零碎的時刻記錄下來,一些,可能是可以推動我適應改變的時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