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手作-委託持續中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記事】
https://images.plurk.com/5HZ10GYbD5qV3eQkWj4K6D.jpg
這陣子瘋狂加班又在弄新品,上禮拜也忘了更新,但看這兩天的古文/文言文事件,想說作為一個不學無術的中文系,這週末就來跟大家閒聊好了(#
#文案想不出來只好來聊天
#以下激進用詞有

其他下收⬇️
latest #18
掰噗~
11 months ago
真讓人傷心 (brokenheart)
提到國文課本裡的選文,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現在的我回頭來看,其實心情還蠻複雜的,甚至怎麼看都怎麼微妙。
對於高中之前的我,看這些詩詞歌賦,或是散文記體,其實就像蓋上一層透明的布,我知道他在講什麼,但是我「不懂」。
雖然這句話從一個中文系嘴裡說出來很詭異,但事實的確就是如此。
我在讀這些文章時,就跟我在看偶像歌手唱歌跳舞一樣(?),我知道這是經驗與練習的累積,很厲害,對我而言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但我就是沒有任何共鳴,沒有任何想法。
因為這些都是「大人」寫的文字,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看懂內容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讀懂,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立即下載
項脊軒志裡最後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對當時的我就是一句考試重點:「睹物思人」。
但我一直不能理解,到底為何這一句就算睹物思人,也不能理解歸有光的心情到底如何,只能粗淺地理解為,他看見亡妻種植的樹長大了,所以想到種的那個人。
一直到我經歷親人故去,已經出社會開始工作了,大概是最近這一兩個月,不知道從哪裡又看見項脊軒志的這一句,我才真正能夠明白,不是的,他並不是看見那棵長大的枇杷樹,才想到對方的。
他一直都在想著對方,只是回過神來,發現那棵樹已經這麼大了,故人逝去了這麼久,卻彷彿只是昨日的事情,千思百緒怎麼也無法完整表達,只能化為這樣淡淡一句,「今已亭亭如蓋矣」。
那是屬於被留下的人的傷感,也是屬於「大人」的傷感。
而這樣的傷感,只能夠等當時的小孩長大了,也有了類似的經歷,才能夠體會。

我的恩師在考據和考究上,是做足了工夫的,雖然不肖學生我大部分都忘光了,只記得老師各種離經叛道的發言(#
老師曾經對於「傳統」這個說詞表示過不以為然,他常說,傳統要從哪裡開始才算傳統?在所謂的「傳統」之前,沒有遵循的人,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嗎?
因為我們現在遵循的一些「傳統」,其實也沒有我們想得遠,甚至也不是他原本的本意。
畢竟也出社會工作好些年了,很多背誦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太記得了,到現在還記得的,通常是比較偏小說故事文體,甚至內容有點心理陰影(?)的補充教材內容(欸
而老師開設的「禮記」一課,卻是我求學生涯中,因為印象深刻與深有感受,成為我少數不用翻書也還記得的內容。
禮記這本書,他就是去註記這些禮儀規範,從何而來,為何而做,在裡頭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屬「問喪」一篇。
為何要辦喪事?為何要守喪?因為喪家需要時間去沉澱,去平緩自己的傷痛。
為何不能吃肉?是因為根本沒有心思飲食。
為何不能夠打理自己?因為根本沒有心思整理外貌⋯⋯這些人情之中的原因,卻隨著時間漸漸消失,只剩下了形式,甚至還衍生了無中生有的恫嚇,為了讓人去遵守這樣的形式,而說出「吃肉就是吃親人的肉」、「剪指甲就是剪親人的肉」這樣的可怖發言。
因此,問喪篇最後一句說的是,「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為何有這些禮,只是因為人之常情,如此而已。
為何需要去了解這些?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被框架拘束而已,你並不會因為喪禮期間吃肉而下地獄,也不會因為喪禮期間整理自己儀容而成為不肖子,只要心裡依舊有對方存在,那麼禮就在心中。
這些天,看了許多人對於這件事的想法,有激進的也有保守的,但要問我古文到底重不重要,只能說就學起來放(?),畢竟看懂古籍,才有資本跟別人吵架,不會被沒念過書的人道德綁架,比如我上述的禮記相關(???)
#教歹囡仔大細
換個角度想,莎士比亞文學也算是國外的古文吧?但似乎就沒人覺得莎士比亞不對?
古文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內容,跟是不是古文無關。
而且我雖然一點也不想成為「現在的」中國人(要細究的話,以前所謂「中原/中國」只有一小塊,其他地方都是蠻夷之邦好嗎WWW),但我一點也不討厭古典文學,甚至有時候還希望大家多去看看以前的一些著作,明清時候的南風小說我甚至覺得比現在的耽美小說還厲害(各種意味)。
#我沒那麼愛看紅樓夢實在是因為我對豪門的愛情故事沒什麼興趣
#我覺得最好看的是前十章
以下兩點總結闢謠:
一、講把某篇文刪掉的老師基本上就是薪水小偷,因為課綱不會刪文,只會給你建議的範圍(建議歸建議,不代表一定會考)。
二、因為很多人還是考試導向,為了避免讓大家一直覺得建議範圍就是會考,所以才從最一開始的四十篇縮到現在的十五篇。
那位區女士如此振振有詞,確定不是只是不想備新課,而在那裡有辱斯文?
如此一來,反而能見其無恥程度,以及廉恥一文之無效,也不得不說一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罷了。

以上。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