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吳書一
關於們江東孫家「蓋孫武之後也」這件事,可信度不知道怎麼樣XD
但光看打仗才能,沒準真的是呢(。)
堅生,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
就是一些熟悉的形容詞,策權翊匡確實和爹都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
十七歲的時候和父親行船遇到海賊——
堅行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堅追,斬得一級以還;父大驚。由是顯聞,府召署假尉。
膽大ㄉ要命啊!!! 這也太勇了🆘
斬得一級以還莫名可愛(......)
(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與州郡合討破之。是歲,熹平元年也。
這一年是172年,孫堅18歲。順帶一提,策瑜的出生年是熹平四年(175)。 再順帶一提!堅爹和曹老闆同年,所以現在ㄉ曹老闆也是18歲哦。
吳夫人也是一個奇女子,總之堅爹求娶吳夫人的時間應該就在172~175,175年策哥就出生ㄌ(。)
時間線突然跳到中平元年(184),黃巾之亂;孫堅成為佐軍司馬:
堅又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與儁并力奮擊,所向無前。
日後戲份頗多ㄉ淮泗精兵登場↑;所向無前又和策哥一模一樣ㄌ
我發現我這樣看吳書可能會每一句都要講點感想...
克制一點好ㄌ
就權權於義儉矣這件事爆論(......)我這樣是不是很有問題啊,但我真的沒辦法看別人罵孫權??
策時年少,雖有位號,而士民皆呼為孫郎天吶看好多次還是覺得熱血上湧,這個人......我哥....也太帥了吧
![](https://emos.plurk.com/e62f0520383c760d16923cee0c1c2ac9_w46_h20.gif)
多麼意氣風發的少年呀......想必是真的「美姿顏,好笑語」,非常親民,長得又好看,士民才會這樣親切的稱呼他吧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吳書一
吳錄曰:是時廬江太守陸康從子作宜春長,為賊所攻,遣使求救於堅。堅整嚴救之。
主簿進諫,堅荅曰:「太守無文德,以征伐為功,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媿海內乎?」乃進兵往救,賊聞而走之。
堅爹沒少「越境尋討」,結合前後文看,漢朝應該是不能隨意離開所駐範圍興兵的,即使隔壁縣有難也不行。所以東漢末這個軍閥混戰.......你炎漢真ㄉ是要名存實亡ㄌ....
再說為宜春長的陸康從子,剛才很驚悚的想這不會是小鹿他爹吧(...)但應該不是,畢竟鹿是因為少孤才從小跟著陸康,應該就是別的陸家族人。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那麼「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策常銜恨」恐怕也不只是因為被輕視吧,孫堅冒著獲罪的風險前去相救,但陸康卻瞧不起孫策(?) ㄞ。
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
董卓被逼得主動要求和親(策哥:?
還讓堅爹列清單,你家子侄要什麼官,寫上來wow
覺得策哥和爹是真的很像
![](https://emos.plurk.com/07ef514ff42f679bcf351e15176cad77_w30_h20.gif)
孫堅生策的時候也才是個半大小子(21歲),雖然已經成年而且古人早熟,但我總很難想像這個年紀的人要怎麼當爹,或者說知道怎麼當爹嗎?
(17歲生叡叡的丕:
感覺爹和哥的相處可能會有點亦父亦友。帶著小時候的策哥到處亂跑,然後把哥抓起來丟
然後吳夫人:😡
再大一點就跟著爹打獵到處跑,爹就哈哈大笑說:男孩子嘛!要多出去跑跑啊!(結果你們家女孩子也這樣)
策是長兄,和二弟差了7歲,所以和其他兄弟相比,孫策應該是過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童年,他經歷了孫堅最年少輕狂的時期,也是孫堅陪伴相處時間最長的孩子(後來就去討董了),爹教他打獵、教他騎射、教他舞槍、教他打仗.....
當然,應該也沒少被爹揍吧(
孫堅從一個輕佻少年,逐漸學會如何當一個父親;可能和兒子常常吵架,但其實感情又很好,揍完(。)之後小孫策還是會纏著爹帶他出去打獵,吳夫人覺得孩子不成熟老公也不成熟(?
生權兒的時候孫堅已經27歲了,經歷歲月和第一個孩子的洗禮,他肯定更知道如何當父親,也更慈愛(或威嚴)一點,然後爹和哥會一起玩弟弟妹妹,然後又被媽媽罵(
進入青少年時期,孫堅會帶著策哥去戰場上實習,後來討董就把他留著照顧弟妹和媽媽,因為他是長兄。
再後來,爹就沒了。其實37歲的孫堅依舊輕躁,一個人的性格是不太會變的,這一點上,從小和他相處最久的策哥和他如出一轍,真真是親父子(ㄞ
已經17歲的孫策還在想,等權兒再大一點能照顧弟妹了,他也要跟著爹去戰場上廝殺,但後來爹沒有回來。
(不過話說回來古人十五歲加冠取字,爹死的時候只有哥超過15歲,所以這表字是早就想好了嗎)
很喜歡策馬天下裡那個橋段:每次孫堅打仗回來,孫策都要找爹單挑,然後被打趴,再單挑,再被打趴 。然後掛在爹身上撒嬌,孫堅大笑說再練個槍法給我看看,爹教你。
初平二年的時候,孫策才十七歲,可是看著身後ㄉ弟妹,他再也沒有退路ㄌ。
權和張公吵架又塞土放火的時候,孫權52歲,張昭77⋯⋯兩個中老年人脾氣可真大ㄚ
吳書二
曹公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丞之郡行文書事。雖然雜號將軍很多名字,但這種綜合破虜+討逆的感覺還是頗有喜感(或者說還挺喜歡ㄉ,感動)
總之,孫權是沒有繼承孫策的吳侯爵位的,所以
他根本就沒有當過吳侯,至於新三國那個著名台詞(太多ㄌ但我指得是)
我當了十年的吳侯了,這江東到底是你是主,還是我是主?這江東到底是姓孫還是姓周!純搞笑。
但孫策當年自領會稽太守,老曹倒是大方,就也讓孫權領會稽太守了(啊不然要怎樣
不過會稽太守,為什麼是屯吳?
※東漢揚州地圖※
![https://images.plurk.com/2zFShsp9FmRNLUONU28xTj.jpg](https://images.plurk.com/mx_2zFShsp9FmRNLUONU28xTj.jpg)
雖然很近啦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對啊為什麼(。)
屯是駐軍防守,也就是說孫權雖然領了會稽太守,但駐軍在吳郡,等於說曹操承認吳郡也是他的ㄌ。
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
權寶剛繼位時哥哥留下來的地盤本來就包含吳郡(?)
然後老曹目前應該也管不到他就是說(......)
但孫策的會稽太守是自領的,孫權的會稽太守是朝廷封的,也算有個名號啦;但曹操的用意都是一樣的:
為了安撫江東ㄉ老虎們,因為他還在和竹馬袁紹糾纏中,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
我的電腦什麼時候能習慣選字,每次打會稽都是塊雞,你是餓了嗎想吃麥當勞六塊雞嗎!!!
看到維基寫「若是從孫策東渡時算起,孫吳皇族統治江東共長達85年。」
再幾年就趕上元朝了XD
重點是這85年裡面孫權一個人就統治了52年(?)
等一下,為什麼維基寫「191年(初平三年)孫堅戰死。」191是對的,但191是初平二年好ㄇ?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權羣臣議,以為宜稱上將軍九州伯,不應受魏封。權曰:「九州伯,於古未聞也。昔沛公亦受項羽拜為漢王,此蓋時宜耳,復何損邪?」遂受之。
沒人覺得這樣的權真的很有魅力嗎?......(意思是我被迷死)說不好聽是他不太在乎名號(?)但都這個時代了,他也沒說過自己是漢臣啊XD
能屈能伸的權寶是真的很有君王之氣耶。
話說九州伯是什麼辣XDDD 好好笑啊
權:九州伯,於古未聞也。
說不定潛台詞是:九州伯?這什麼辣好難聽!我才不要www
(ㄜ親愛的,那你覺得大皇帝很好聽嗎)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權大怒,欲自征淵,尚書僕射薛綜等切諫乃止。江表傳載權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却,令人氣踴如山。不自截鼠子頭以擲于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我只是覺得權仔自己說:我都六十了還要受這個氣!......很可愛(。)
而且氣到想親征,薛綜:別!算我求你了至尊
![](https://emos.plurk.com/e62f0520383c760d16923cee0c1c2ac9_w46_h20.gif)
嗯,至少感覺他身體應該頗健康的(?
(補充:但他這一年明明才虛歲52!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吳書七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
策聞之,歡笑曰:「昔管子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印象中孫策很喜歡左傳(?
雖然這裡好像是呂氏春秋的典故,但他也是張口就來的引用,好會講話(?
話說這裡張公還會「不安」,怎麼到孫權時代就只會吵架www年紀大了脾氣也大了是嗎ww(權寶也是
但我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張公拒絕陶謙的徵辟,然後過個幾年孫策起事他就......就突然變成孫策長史了!
陶謙:?
吳書七
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嘗突前攀持馬鞌。
我說你們孫家人是不是都有點猛過頭ㄌ?
昭變色而前曰:「將軍何有當爾?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驅使羣賢,豈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柰天下笑何?」
這一段我總覺得張公是被策哥弄出ptsd了:我求您了,我不想再死一個老闆ㄌ(
權謝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慙君。」然猶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閒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時有逸羣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樂。昭雖諫爭,常笑而不荅。
猶不能已!.....射虎到底是多好玩!每手擊以為樂是在哈囉🆘其實我以前對權寶的印象是偏冷靜ㄉ,但後來發現他根本就不是,除了是喜劇人以外還喜歡和老虎搏擊(?什麼猛男
「常笑而不答」也太欠了吧2333
知錯不改,張公真的要被氣死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權於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羣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耳。」什麼昏君行為XDD權仔你真的好奇怪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張公ㄉ......真是盡心盡力ㄚ🥹後期兩個人鬧彆扭我也覺得挺可愛,雖然有點荒唐,而且那個誰還評語說身為臣子怎麼能這樣跟君王鬧彆扭。
難道這也算是一種恃寵而驕嗎(哪有寵
但孫權的回擊方式也很幼稚,就......完全不像君臣(
裴老師說:
若使昭議獲從,則六合為一,豈有兵連禍結,遂為戰國之弊哉!雖無功於孫氏,有大當於天下矣。想到吳主傳裡孫盛在大魏吳王那part也說,如果孫權終身奉漢室,就會有仁義傳於千秋後世
ㄣ
![](https://emos.plurk.com/a6df4c68b455a1f5e607071441416105_w19_h19.gif)
是沒錯啦,如果堅持大義也會在後世收穫另一種感動;但如果權真的那樣做了我好像會少很多樂趣和增加很多遺憾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衆中折孤,孤嘗恐失計。」
權,你自己對曹丕什麼態度,你怎麼會相信公孫淵啦XD在自信什麼!
但這裡對張公講得話真的好小孩的感覺,那種......被管了一輩子的小孩?!
權:你還要我怎樣!
昭孰視權曰:「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牀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
你倆一大把年紀的在這裡演什麼八點檔www
不過又覺得這個「孰視」挺感動的......定定地望著他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張公也是對權很有君臣情的,不然早就撒手不管ㄌ......
好像放不下孩子的老人 ㄞ
(權:年過半百的小孩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乆,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好好笑ㄉ鬧劇(......)
遣使找公孫淵發生在233年,張昭78歲、孫權52歲,兩個加起來年齡=130的人到底
![](https://emos.plurk.com/a6df4c68b455a1f5e607071441416105_w19_h19.gif)
習鑿齒:張昭於是乎不臣矣!
所以我也覺得這兩人某方面真的不太像君臣
感覺兩人真的越活越回去,是不是有種權仔年輕時候怎麼唸都不聽的感覺(?
張公:有種你弄死我
權仔:(快氣死)(放火燒門)(不能真的弄死他)(滅火)
好搞笑到底在做什麼...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權仔「住門良久」我也覺得蠻動容......
ㄞ真是的,都是脾氣差又固執的人啊
![](https://emos.plurk.com/a6df4c68b455a1f5e607071441416105_w19_h19.gif)
最後張昭諸子(看來是張承張休ㄚ)也看不下去了,老爹您總得給老闆點面子吧!陛下都等那麼久了
是因為孫權對張昭言降不能釋懷,所以張昭也各種鬧脾氣ㄇ
好希望他們能在地府和解啊
![](https://emos.plurk.com/07ef514ff42f679bcf351e15176cad77_w30_h20.gif)
...等一下,權賜死了張休
![](https://emos.plurk.com/a6df4c68b455a1f5e607071441416105_w19_h19.gif)
自古君權和相權就容易對立,所以權是不可能把屢屢和他站在對立面的張昭命為丞相的,感覺每天上朝都在吵......然而沒想到的是,日後陸遜也和他正面槓上ㄌ......
吳錄曰:昭與孫紹、滕胤、鄭禮等,採周、漢,撰定朝儀。孫紹?......是誤植?是孫邵?
還是真的是策哥的兒子孫紹?
其實年齡對得上......權成為吳王的時候是222年,就算孫紹是遺腹子,這一年也23歲了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吳書七
步老師年輕的時候正直的令我害怕!(沒
登登甚至寫信給步騭請教過,哎......怎麼最後會是那樣呢?
雖然以現在角度來看確實是:太子正統、魯王僭越
而孫皓在修史時是否有給予一些指示也不好說(把太子派寫慘一點、魯王派寫可惡一點);雖然孫皓要求幫孫和立帝紀被韋昭拒絕了,史官應該也不是那麼好指使的(。)
不過我其實一直覺得那個竊聽風雲很荒唐;什麼樣的太子才會在爸爸床下安排偷聽ㄉ(好啦也許不是他安排的,但還是很荒謬);又或是權的態度已經讓孫和慌到不擇手段了呢......
總之當初的步騭真的好正氣凜然啊
(其實他後來也很正氣凜然)
但步騭傳裡並沒有提及二宮之爭相關,結尾陳壽對他的評語也很正面;是孫和傳裡才有記載他依附魯王的部份;但他到底做了什麼也不太清楚(?)
(好像越來越感覺到魯班在這件事裡發揮的作用了)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但總之光看這時期相關記載,就覺得赤烏年間血腥氣好重;
這裡就先不講權仔了因為我不太客觀多少人死諫、被下獄、被流放,看著只覺得悲涼......
赤烏明明是祥瑞,卻覺得這個「赤」是殷紅黏稠的鮮血
![](https://emos.plurk.com/07ef514ff42f679bcf351e15176cad77_w30_h20.gif)
/
感覺松之和孫盛ㄉ主張都.....強調什麼大義;;
但這樣的大義在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中並不適用,大家已經不再視匡扶漢室為目標(雖然沒有說出來),據江而守,圖取天下才是當時的方針。
這樣讀下來,不應該叫張昭主降派,或許應該叫他反戰人士(?
我之所以覺得他不是怕死是因為,,
後面他跟孫權吵架也是一副有種你弄死我的樣子
當年並不是那麼單純的說換個地方做官而已啦..
也許他是真的想還天下一個清平之世呢
吳書七 諸葛瑾傳
感覺葛瑾的仕途和他的個性一樣不溫不火,但一旦開始當官卻又順風順水()
現在對葛瑾的印象都是大將軍(aka陸遜以下最高)
很難想像他從建安五年到建安二十年之間沒有任何具體事蹟(你都在幹嘛ㄚ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想了很久憋不出來應該怎麼總結呂壹這件事,因為我的心力都在二宮之爭上(。)
但一個校事官敢這麼作威作福他必然是有後台的,而校事這種性質的,所謂後台當然就是......我們的至尊啦。
ㄞ心情複雜,我又不太想寫這種,但不寫又很像在否定權寶的政治智慧(雖然後期也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智慧),確實我覺得校事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其必要性的,這種特務行為也一定有權的授意存在,但搞得這麼離譜感覺是呂壹自己飄的太高興了,得意忘形吧(。)
朱據逃過了呂壹,但沒逃過二宮。小虎小虎,我們小公主
![](https://emos.plurk.com/e62f0520383c760d16923cee0c1c2ac9_w46_h20.gif)
你好苦ㄚ......
不過你吳的丞相,除了顧雍之外都沒有和孫權待在一起,這個丞相到底有什麼意義(?
但是比對一下,顧雍是丞相平尚書事,但沒兵權
陸遜是丞相,好像沒有平尚書事,可是——可是他有兵權啊,不但有兵權還是荊州牧()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寫孫權的彈性外交的時候其實很想提陳壽那句「句踐之奇英」,尤其每次讀都覺得他竟然能忍到229年才稱帝,又能屈能伸向丕丕稱藩什麼的,感覺陳壽這句評價確實⋯屈身忍辱⋯好喜歡......
但是,我又很想問,陳老師,你提姒鳩淺和他滅吳有關係嗎
上課想了想,最後竟然覺得呂壹是孤臣(呸我的品味好差
吳書二
文士傳曰:冑字敬先,沛國人。父札,才學博達,權為驃騎將軍,以札為從事中郎,與張昭、【孫邵】共定朝儀。
乾果然是孫邵誤植,不要給我無謂的希望==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吳書九
萬眾期待的吳書九(誰在期待
每次還是覺得策瑜是彼此傳記的開頭這件事很......提到其中一個人就繞不開另一個,我的人生伊始是你。
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這一年是興平二年(195),策瑜都才21歲。
這時候的孫策才剛剛要踏上事業的起點,可以說是還什麼都沒有(有五六千人啦,也不算少但就是)
馳書報瑜當然大概是有請求協助的意思,但我又覺得很像孫策興奮的派人告訴他:我來啦!
周瑜的回應呢,他帶著兵就來迎孫策了。
總說雙向奔赴,這不就是嗎
好相愛ㄉ一對小情侶
靡靡江離草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
雙向奔赴again
江表傳曰:策又給瑜鼓吹,為治館舍,贈賜莫與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衆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無論是從私交或是政治意義上來看,周瑜對孫策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存在;有總角相交、結義的少年意氣,又親自帶兵帶糧來助他。
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一直好喜歡這裡,這時的權寶27歲,他已經很懂得如何做一個主君、將軍、領導者。
:你去打吧,打不過就回來找我,我和曹孟德拼了。
ㄞ 喜歡 權寶有好好長大。
吳書九
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瑜表以肅兵益蒙,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
這裡真的好可愛......公瑾哥疼自己家孩子,來得人就要剝人家一層皮把兵給蒙蒙,蒙蒙懂事還勸諫() 但真的好可愛,感覺蒙是策瑜看著長大的小孩(雖然也才差三歲)
我覺得二宮之爭根本就不是單純的地域政治啊,江東這麼多年大家各種聯姻,最關鍵的其實是姻親吧?
步老師這麼正直一個人竟然站在魯班那一邊;也不能說竟然,因為步夫人的關係,步騭會站在誰那裡顯而易見,雖然我還是覺得很費解(......)
我們正直的步老師ㄋ?!
否定單純地域政治的原因之一:諸葛恪是太子派
但其實這又是很簡單的姻親關係,孫和的太子妃張氏是張承&諸葛瑾之女的女兒,aka諸葛恪是太子妃的舅舅。
把聯姻關係攤開看就......這有啥好說的,就是自己人站自己人嘍......
陸伯言自稱書生實在是非常搞笑,不過仔細想想,難道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書生嗎?
吳書曰:權嘉遜功德,欲殊顯之,雖為上將軍列侯,猶欲令歷本州舉命,乃使揚州牧呂範就辟別駕從事,舉茂才。
那孫仲謀也是很寵他了,這裡顯得好好嗑。伯言,他知道你喜歡什麼耶。
權欲遣偏師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諮遜,遜上疏曰: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歷年,見衆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衆,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
臣反覆思惟,未見其利。
哈哈哈哈哈我反覆思考了,實在是看不出這件事有什麼好處。
(白話:這件事根本莫名其妙,至尊您有事嗎?)
『復客制』
甚至是前兩天才看到這個新名詞,......搞吳搞了快八年了竟然完全不知道這東西,果然學無止境
不過非常有收穫,以前一直讀不懂的部份終於讀懂了:
孫吳政權以世族/地主集團聯盟為基礎,私有制高度發展。大族/將領都擁有很多田客(佃客),其中有些是政府賜予、或是逃亡隱匿的人口;
孫吳對這些田客免除賦税徭役,使之成為只向主人納課服役的私田客,稱為「復客制」。
/
其實算是世襲領兵制的延伸,東吳將領可以擁有私兵,不打仗時兵=將領的農奴,所以說私兵≈佃客,總而言之就是將領的私人財產,這部分是不需要向國家納稅服役的。
權仔?你放權放得有點超過了吧
/
或者其實這部份的私兵其實有被控制;孫權在這點上應該還是有做平衡,因為後面其實也有私兵在繼承時縮水的情況(陸抗只接手了五千人,但陸遜本來肯定不只有這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