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心
想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前陣子在公河上看到一個調查,大意是在調查旅人們如何界定(或稱呼)自己與心理師的關係。
看到的當下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我還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想了好一段時間,以下算是我自己的整理。
#諮商小芽慢慢長
#留言下收
latest #19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是一位個案,也是一位心理師,但這個提問我喜歡先把自己擺在個案的位置上思考。
仔細回顧自己接受諮商的經驗,至今跟四位心理師合作過。我認為心理師的風格、特質、位置,我的狀態、期待,我們相遇的時期,種種因素造就了不同的諮商關係樣貌。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已經找不太到當時公河的討論在哪邊了,但當時大家比較是用比喻的方式在定位諮商關係及心理師與自己的距離,像是老師、同伴、心靈知己等等之類。
我遇見的第一位心理師比較像是夥伴,當時我大學、他在全職實習,年紀差不多,一樣也會手足無措,但他的真誠及投入讓我願意相信這段關係,及願意跟他敞開一些未曾想像過可以傾訴的痛苦。
這件事情其實很有意思,現在每當有人提到到底推不推薦找實習心理師,或者是對實習心理師的專業度抱有很多質疑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想要為此辯駁。
執業之後所找的心理師確實都相對資深,也不是與人接觸溫暖的類型,但我覺得在我大學時期的第一次接觸諮商的經驗能夠遇見當時的實習心理師真的太好了。現在回過頭來看,或抽開來評估自己當時的狀態,需要的確實就是如此。
現在合作的心理師,我覺得比較像是手術刀,分析迅速且精準,每次都能夠刨開更深一層的狀態;但同時又像是酒精,剖開患處但仍會記得消毒、照顧相應的疼痛。好啦,這樣似乎該比喻為醫師比較貼切,而非物品,畢竟他是執械的人(或他自身就是這些銳利的器械)。我們之間的距離是有一段的,我信任他,無法將之稱為夥伴或同伴,可是這樣的關係確實是現在的我所需要的。大概就是這麼一種特殊的合作關係。
覺得這個討論很有意思,或許是因為自己或許是相關訓練背景,以致缺乏了這樣子的想像及連結。可是用如此的方式來檢視自己與心理師的關係/距離/帶給自己的感覺,不妨也是種與自己對焦的機會,思考一下自己在這段關係裡的狀態/樣子是否為現階段能夠接受或喜歡的。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之所以說接受或喜歡。
是因不接受或不喜歡這勢必反映出在這段諮商關係或進行過程中的一些感覺,而不確定是否曾在我們與心理師的關係中攤開來討論過。
(不說舒服或自在,是因為諮商很難說是舒服的,他有時候就必然會伴隨著痛苦,畢竟我們就是在談一些自己本來就覺得不舒服或煩惱的部分;而有些時候,光是被看見這些部分,就會有點緊張、尷尬、不自在、不舒服,也都是很正常的反應,他可能會隨著諮商關係/歷程的進展而再有所轉變,也可能不會。)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突然覺得如果要回到心理師的位置談諮商關係,好像就沒有那麼有趣了(欸)。
回到心理師的位置上,我只能說這真的也沒有唯一解。
白話一點就是,我說的依舊是我這個人對於我與我個案們的諮商關係的解讀,全然無法代表任何一位其他心理師對他個案們的(及其諮商關係)的解讀。
這太重要了,我需要先標註起來才能繼續往下講。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對我來說,這終歸是人對人的關係,儘管有著因角色而來的相關規範,那也是利於我在有限的時空間中可以更真實與對面這個人同在的必須。
隨著諮商的歷程、階段轉換,我們之間的位置跟距離必然會有些變化,如以大眾可能最常聽聞的旅行比喻來說,我可能在前、在旁、在後,而就算站在同個位置,我所做的事情也都會因各種因素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最終的核心依舊是坦然地與這個人同在。
這其實也跟每個心理師的取向/風格,以及人性觀/哲學觀/世界觀等非常有關係。
晨心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意思是,說不定過段時間再回來看這則噗,我可能又會對自己所寫的這段話有不同的想法。
這真的是個值得反覆思考的問題,也是個在不同諮商階段都適合拿出來思考的提問,無論在個案還是心理師的位置上都是。
先寫到這邊好了,明天還要早起繼續面對現實
空白真的是留著保平安。
不過稍微看了下自己的河道,這才發現近期除了月噗之外都空蕩蕩的,完全反應現實生活的樣態欸。
看到這篇噗很想亂入分享一下
看了身心科五年了,從原本的憂鬱轉焦慮,發現我完全意識不到焦慮的刺點,所以很需要有個我可以放心的談話夥伴。
目前是第三位諮商師,第一位是身心科醫師推薦,總之在我沒覺察到問題點時引導我對談,大概談了12次感覺稍不到癢處就停了。
今年看到河道有人提到實習方案,就去試了,是個很溫暖的妹妹,我同時有在參與身心靈的讀書會慢慢覺察到我的生理反應跟情緒的關聯,實習妹妹陪我走過一斷覺察,認識我把感受說出來就會梳理情感的部分。
現在剛開始第三位諮商,是個很熱情反饋的人,熱情到我好想打斷她能不能先讓我好好慢慢的說,總之在磨合中,但感覺她有往我想做認知行為方面走。
sasy075: 謝謝你的留言及分享
讀你所寫的不同階段、遇見的不同心理師的樣貌,覺得很鮮明且深刻,無論是你的感受、思考,也包含對於這些關係的發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