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犯罪故事 by 喬瑟夫‧諾克斯|臉譜,2023真實犯罪故事 - 喬瑟夫‧諾克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試讀心得
犯罪懸疑

《騙子律師》史蒂夫‧卡瓦納盛讚:「像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罪案紀錄片!」

#讀嘛讀嘛 #試讀心得

雜感
latest #7
掰噗~
1 years ago
哇哩咧 :-&
讚好 淘之樂多 的作品如果喜歡,歡迎幫我拍個手

在頂樓人間蒸發的女學生、老舊宿舍的不祥傳說、大學教授的不倫醜聞、遭人惡意散布的性愛影片──
這起失蹤案擁有一切聳動駭人的元素,卻獨缺水落石出的結局。
直到兩位犯罪小說家懷著各自的盤算,不計代價要為這個故事畫下句點……

二○一一年,十九歲的曼徹斯特大學新生柔伊・諾蘭離開宿舍派對,從此消失無蹤,儘管家屬持續關注、網路上穿鑿附會的傳聞不斷,但終究只是眾多失蹤懸案的其中之一,逐漸被警方遺忘。唯獨女作家伊芙琳・米契對此案耿耿於懷,鍥而不捨展開調查,並將自己蒐集到的各種證據與同為犯罪小說家的朋友喬瑟夫分享。
立即下載
伊芙琳的調查挖掘出柔伊和雙胞胎姊妹愛憎交織的關係、音樂家父親望女成鳳的壓力陰影,更發覺當年宿舍裡的室友對事發當日的說詞互相矛盾,也各有希望柔伊消失的理由。然而伊芙琳愈是抽絲剝繭,周遭的現實生活中就出現愈來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與威脅,當她查出柔伊失蹤前早已遭到不明人士長期監視,她自己身邊隱約也感覺到有人窺伺埋伏……

就在拿到關鍵資料的當天,伊芙琳也遭逢不測。

喬瑟夫接下伊芙琳展開的調查任務,開始檢視關於柔伊失蹤案的資料:簡訊、電子郵件、親朋好友的訪談、媒體報導、網路論壇貼文,逐漸拼湊出一幅充滿性、謊言和祕密的黑幕,他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調查者,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在他的筆下慢慢模糊。他想寫出的究竟是真相,或只是一個博取聲量的聳動故事?柔伊和伊芙琳的命運謎底,是否就隱藏在他的字裡行間?

這本書由大量的訪談內容構成,其間穿插伊芙琳與喬瑟夫的往來信件。最前面的信件中提到訪談都是單獨進行的,很難想像受訪者們面對面的話,場面會多火爆。大家接受訪談時多會掩飾對自己不利的部份。內容可能有出入時,伊芙琳也告知關於其他人的陳述。內容只有大量的對話與兩位作家的信件往來,出場人物也不算少,但依舊引起我對失蹤事件的興趣。

除了對柔伊的印象,他們也談及自己與柔伊的關係及相處。從中可發現大家的話語中隱藏著報導不知有意或無意略過的部份,報導或許會提到她是位美麗有才華的大學生,但不一定會提她與朋友們晚上開趴甚至曾沈迷藥物。對於大眾來說,柔伊只是一般失蹤者,對於報導沒提及的狀況一無所知。如果是善良單純的受害者,可能會得到比較多的同情,人們總是容易被外在形象影響觀感。
即使受訪者宣稱自己與柔伊是親密好友,但接下來別人提供的說法可能毫不留情推翻前面的說法。即使是家人,雙胞胎姊姊金柏莉提到自己遇到的怪事,以及身為雙胞胎帶來的優缺點,種種都讓他們的關係如履薄冰。當然她所說的也馬上遭到其他人無情的奚落。受訪者都是單獨受訪,但透過文字還是能感受到伊芙琳所謂的爭執互槓,大家都堅信自己的說法正確,不過越讀越感到奇怪。

由於本書作者也出現在書中,前後更出現了受害者照片,讓整個內容看起來更像是真的,也難怪作家史蒂夫‧卡瓦納會稱讚像是一部充滿電影感的真實犯罪紀錄片。當書中受訪者談及過往時,的確給人的感覺就像觀看紀錄片。
可能因為本書的敘述形式加上只有柔伊的案件,所以書中的緊張感又不同於其他犯罪小說,但依舊讓人越讀越在意,恨不得馬上看到最後。而看完後又猶豫要不要查證這個事件,雖然就算沒有這個事件的話,世界上也還有許多失蹤案件,但知道是真的或當事人是自己知道的人,心情還是差很多的。很容易投入其中,讀完後仍沒辦法馬上抽離情緒的一本小說。

\

兩年前同學曾傳來一則女大學生多年前失蹤的新聞,至今仍無音訊。竟然是同校學姊,而且她失蹤時我還在學校,但問了其他朋友,但不管哪一屆幾乎都沒人知道這件事。大概因為正值期末考週都忙考試吧?

報導中也提到嫌犯,照片一出,許多朋友也有印象。但這新聞重新被報導後沒幾天疫情大爆發,就這樣漸漸沈寂。

讀完後這本書突然想起這個新聞,而當時看新聞想起了《絕地追凶》。唉,想到這新聞真是百感交集。

_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