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二點時,街頭那位老先生出殯了
陣仗很大,一路撒白紙、白色的舞獅、高高的銘旌(女婿旗)、沿街給路人派糖果紅包
反正就是我懂的習俗都有出現,我不懂的也一大堆
在華人新村裡面,有人去世了,一般上都會在家門前搭個棚子,打齋兩三天 (看是道教或者佛教禮,通常新村裡很少會有基督教徒) 然後出殯
出殯一般是遺族加上弔祭者,會步行到村口,接著弔祭者止步,遺族會坐上車,去往墓地或者火化場
我見過最誇張的應該是有抬棺的那一輪,那天剛好騎腳車回家,在村口的橋頭碰到出殯隊,定制的桃花棺、用一根非常粗的竹支起(旁邊還有幾根比較細的) 大約有十多個人在抬。我停在路邊避讓,回家還和阿洛說了這件事。
後來才知道那戶是長生店的老闆,難怪那麼隆重。
說回今天。
那位老先生從前是教舞獅的,以前那個年代舞獅多少和社團沾邊,通常社團裡的老人家出殯都是很講究風光大葬的,所以今天這只白舞獅實在是合情合理。
小時候我家後面的羽球場還沒封,偶爾會拿來練舞獅,我哥和我整天去那邊打羽球(因為不需要租場費),每天就去找這位掌鑰匙的老先生。
後來因為大選,村委把選舉物資都堆在羽球場裡,就不再開放了。
那時是2013年大選,原來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啊。
我小時候,阿嬤還在時,那些老人家還在時,新村是很熱鬧的。
小孩子多,老人家也多,晚上都很熱鬧,騎著腳車出去每一戶都在開電視看港劇,電視機裡是張衛健笑著說:「打妖怪而已嘛!怕什麼?」
老舊摩托煙囪的噗噗聲、洗麻將時淅瀝吧啦中混著的笑聲與煙味、從遠而近的狗吠聲、街燈下拿著籃球的學生。
那時七月仍會搭戲台,阿嬤帶著我去看大戲,我卻只在意那個高高的舞台。隔天下午找了個空隙帶著一幫同街的孩子去爬舞台,爬上去再跳下來,舞台大概有1.5米高 (也許更高?我只記得比當年的自己高多了) 我們從上面一躍而下,無所畏懼。
也有紅白事,都是在家門前搭個棚子,往路口放一個路障,上面綁條紅布或白布。村裡人下午路過看見,到了傍晚整村都會知道,哪家辦喜事、哪家辦喪事。問清楚是哪家了,晚上就能上門吃席。
既不需要請柬、也不需要訃告。
今天突然想到,會有一天,老人家都不在了,也不再有這樣的喪禮。
也不再有女婿旗、棚子、路障、手寫的白燈籠、路口的蠟燭。我和鄰居彼此不相識,連眼神都不曾對上。
真是令我悲傷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