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閱讀】
《12個孩子的老爹商學院》
//
若是閱讀管理相關的理論,肯定有讀過「動作研究」,以此研究聞名的吉爾伯斯夫婦畢生致力於此,研究工人的動作模式,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他們將這份研究運用到管教十二個小孩。

這本書是由其中兩名孩子所作,寫下童年的訓練與家庭趣事。
#讀嘛讀嘛 #海參讀書

注意:本書記述時間在二戰前,觀念與現在不同。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7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父母管教理念大致相同,很多時候還是會發生衝突。媽媽個性比較文靜柔弱,但是要堅持理念的時候完全不含糊,爸爸就認輸了XDDD

有時爸爸腦熱想要嘗試什麼,媽媽也阻止不了,只是被氣哭或是生氣的時候,爸爸馬上手忙腳亂安慰媽媽(搭配比較年幼的小孩在後面搭背景音)

私生活以外,夫妻二人也是研究的好搭檔。這本書沒有提及,其他資料提到當媽媽被大學刁難的時候,爸爸會打電話去抗議。這種樂於表達的精神包含並不限於小孩的學校、採訪媒體、割扁桃腺的醫生。

但是割扁桃腺發生了非血腥的悲劇,類似實驗成功卻沒有開到儀器紀錄的悲劇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動作研究可以實踐於家庭,因此十二名小孩都接受各種奇特的訓練。

集合哨是最快的訓練,只要爸爸在門口吹口哨,小孩就得放下所有事情跑過去。這個口哨在火災的時候幫助所有人。

父母用競標的方式讓小孩做家事拿零用錢,但努力完成工作的小孩,就算沒有存到錢,也能得到慷慨的禮物。

小孩洗澡聽外國唱片學語言,一放就是十年,所以他們都學會了法文跟德文。但書中描述爸爸的法文不怎麼樣XDDDD

爸爸為了教小孩摩斯密碼,會在牆上跟紙條寫下密碼,指示他們去某些地方找糖果跟禮物(有時候什麼都沒有)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而體現管理模式的除了流程表,必須嚴格紀錄作息與工作時間,家庭也成立了「家庭事務委員會」,所有家庭成員都能參與決議家事分配,但遇到養狗問題,爸爸面對多數決,仍能單方面宣布無效(雖然結果是小孩成功養狗,爸爸抱怨養狗根本沒用處也沒效率)

在一些訓練中,爸爸有時會失去耐心,事後都會認真道歉,並給他們禮物。媽媽則是充當緩頰的角色,表面贊同丈夫的話,一回頭用巧妙的說法讓爸爸動搖。

爸爸喜歡週末帶小孩看電影,小孩不能看第二場電影,到家會太晚。有一次小孩故意想要早點回去,爸爸即使看穿了,也會嘟嚷著你們怎麼不留下來多看一點,因此小孩成功騙到第二場電影XDDD
立即下載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由於是知名學者的家庭,又生了許多小孩,自然也會受到不少訪問。有次他們被心理學家提出惡意問題釣魚,他們故意丟出難堪的回答,把對方氣走,再出去跟爸媽抗議。不過採訪的時候開始有小型暴動就不好說了XDD

印象最深刻的是長女進入高中、進入青春期、開始與男生約會,衝擊了保守老爸的觀念。年長的幾個女兒開始約會、帶男生回家時,弟妹也跟著一起亂。而有追求者爬到他們家樹上、想要偷窺姐姐,弟妹也會一起設局抓住他,把對方嚇得屁滾尿流。

但上面的歡樂故事並沒有歡樂結局──吉爾伯斯先生在55歲因為心臟病過世。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為了生計與孩子們的學業,媽媽必須動身出發,完成丈夫未完成的演講與後續事業。

Lillian Moller Gilbreth - Wikipedia
這本書沒有提到的事,她因為女性學者的身分飽受刁難,只能在家成立工作室,照顧子女與經營事業,而她的確成功了。

又像這本書說的,媽媽原本什麼都怕,忽然間她什麼都不怕了。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ℕ𝕖𝕧𝕖
10 months ago
友情提醒,書裡面有些體罰、性別歧視跟種族歧視的內容,但比重不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