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好,不用誰來證明。」
#黑色小貓貓生活雜感
一百個前提:每個人從文章提取的東西不一樣,一如我後面說的,一兩年前我會接受這樣的話,是因為當時需要,但現在的我知道我不需要這樣的話了,抑或是我能把這句話背後真正要體現的精神說得更好,我不否認這句話的背後意義,但我覺得可以被說得更好,才能讓人不在世界迷路。
看完文章其實有點意見,這一句大致上要解釋「不要去做比較,因為你自己是很好的,不用誰來證明」。可能一兩年前我會接受這樣的話,但這幾年思考的越深之後越能看出這句話背後的矛盾,使得我們仍然無法逃脫「做比較」的循環之中;「你很好」跟「不用誰來證明」是不能用因果的敘述去描繪的,如果「你很好」是要體現自我價值,其實還是會陷入比較的心態之中,更好的說法是「你存在」,只是這個說法也不好,下文再解釋,我們先來解釋「很好」。
latest #7
試問「很好」是誰的好,確定是自己的嗎?沒有任何外在標準嗎?但「我」裡面不可能沒有別人喔(請見心理分析理論),你確定這個很好真的是自己的嗎?還是你自己在自我欣慰?……,我們是不可能活在真空的沒有比較的世界,更何況世界需要律法來統合,人活著的一生是不可能「(看見/選擇/做/去/活在)比較」*,除非我們所編織的世界願意一同改變認識人的視框,才會有新的概念可以去翻轉所謂比較這件事。
當我們衷於消費,而沒有看見那些基本原物料的生產者是如何在這個市場中被層層剝削,米其林星等標榜的餐廳,請問基本原物料的生產者有獲得那一盤佳餚的公平利潤嗎?那些在大量生產供養社會的人是我們最看不起的人,我們很常在電視、電影抑或是我們的生活中意識到「我們要感謝農民辛辛苦苦種下的米飯、菜」,我們意識到這句話了,但我們沒有意識到農民是個活生生的人(好,這邊超級抽象,簡單而言,這句話通常會是一個位置高的人對位置低的人說,大人對小孩、教宗對信徒、道德意識提醒……,但我們總是知道「對!種米、種菜很辛苦」,那然後呢?
這句話在經濟從困苦到起飛的年代還算適用,因為那個時代的人是能夠「經驗到『農民種米種菜是多麼辛苦的』」,不過在我們這個承平的年代,我們沒有這個經驗啊,試想請問你知道如何翻土嗎?何時休耕、播種?鋤頭的重量多少?如果是機器耕耘要聘多少錢?現在這個熱死人的鬼天氣在外面曬太陽工作要承受多少身體成本?)
*用括號內用很多動詞的原因是,「比較」這件事不單單會體現在「我之於別人,進行比較」的互動中,它有時候是存在於內在的空間,使得一個人會受困在比較的環境中。
所以「農民種米種菜是多麼辛苦的」,變得多麼空虛。正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有多辛苦,我們也才不會發現他們所獲得的市場利潤是最少的那群人,我們在日常經驗中看到這些人也不會很認真看待,因為他們看起來就是髒髒、臭臭的,我們會「哀額」得在心裡、口語上發出聲音;如果真的要說「活在比較」的世界中,為什麼最好的是那些資本家,而不是生產者(這裡的生產者也納入科技生產者,當然科技生產者獲得的尊重相比原物料的生產者來得多),這些生產者是真正「很好」、「有價值」、「可生產價值」、「可維繫人類生存」的基本人群,是什麼讓我們去忽略它。
我們都活在一個巨大迷思的陰影裡頭(你可以把它稱作資本主義陷阱之類的,但實際它複雜到也不能框限在資本主義裡頭),導致我們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會活在「他人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沒有好壞的,所有你會感受到好與壞的時刻,都是他人的眼光介入你的時刻,你會有的是對於這件事的反應(情緒反應、肢體反應、內在反應),當然我們現在好與壞都會跟反應包裹在一起,變得所有反應都要有其背景的「好壞」框限,我們才能做出反應。但怎麼把好壞拿掉,變成你對於事件經驗所感受到的背景,而做出反應,這個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了(這句也很抽象,我自己目前也找不到詞彙、語句能夠完整的描繪出這個反應弧線的內涵會是什麼,大家可以試著練習)
講到這邊就能來解釋,為什麼我說「你存在」也不好的原因。因為「『你』存在」是因為我存在你才存在,如果這是一句用來體現自我價值的事情,就不應該有外人,而是「我存在」,但又退回來講比較,就如同我前面所說,「我」裡面是不可能沒有別人的,如何在價值判斷裡面去選擇我如何生活,這需要環境的回應以及視框轉移,才能讓人免於比較,但又能存在中立客觀,活出活生生的自己這件事。
如果要說完整這句話,我現如今會說「我看見你了,我知道你認真地活著」,但這句話是我對著他人說,那對自己說呢?
「我生活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