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9
就算沒有颱風假不讓我去看電影我也還是有friday ,追完仙魔後又回歸了在Friday上面亂找劇來看的習慣(霹靂又一次被放置
這部的劇情很簡單直白的說就是,枕邊人死了,法會時枕邊人的親屬來祭拜之後,才意外發現枕邊人不是戶籍上所登記的名字。
於是開始陷入疑問,並且拜託律師協助找尋究竟枕邊人到底真實的名字是......
用律師著手而不是警察來做找尋一個人的真實姓名,讓我有些意外也讓我因此產生了繼續看下去的興趣(畢竟日影的節奏本來就比較緩慢,有時候我並不是每一部的節奏都能跟上)
因為律師本身有著在日朝鮮人(第三代)的血統,所以電影裡也有稍微提到相關的歧視,但不深入,不如說這部的議題很多,但都沒有真的很深入的去分析或釐清,他呈現的方式,有點像是,每天看到的新聞,嘴裡或許碎念個幾句就過去了,並不會真的面紅耳赤的要跟誰爭執、或者是要展現究竟哪一方才是應該。
就是那麼日常、也那麼簡單,可是大多數人的一生,正是被這樣的日常所構築
立即下載
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知道枕邊人是跟人家換了名字才輾轉來到此,而他甚至換過兩次名字。
和枕邊人總共相處了三年零九個月,明知他的老家卻未曾拜訪,甚至直到法會上才藉由親戚得知枕邊人不是自己所知的名字。
不知為何看到此時,就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在躺在通訊軟體上的名字,那個軟體可以自己隨意改名,所以對於很大一部分早已沒有聯絡的人,只要一改名、甚至都無法對上誰是誰。
很多時候我們用名字來記住一個人,可當有了接觸與認識,名字似乎就已經不再是那麼單一的存在,於是在一開始就有的疑問便產生了。
在知道枕邊人的名字是假的的時候,為什麼會想要去追究呢?無論今天他叫張三或龍傲天,難道會因此抹滅你們曾經相處過的曾經嗎?
劇情裡給出的明面解釋是很一般的、常見的理由,會隱瞞名字的人,想必都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過往。至於隱藏的部分,我沒有看出來、所以這個疑問在聽到最後說了其實我好像也沒有必要探究他的過去,畢竟我們就在這裡相愛相處。
也並沒有得到解釋。
在一起時從未探詢過枕邊人的過往,為何要在死的時候追求呢?
因此我還是覺得、就只能用明面上的解釋,一個超級現實卻又讓人無奈的理由來做回答,畢竟在東方社會裡,所謂的原罪論還是存在的。
無奈、但能理解,所以也導致我無法對最後的釋懷感到觸動。
而律師之所以協助追尋,也是因為自己的因素,身揹無奈的歷史原罪,想要去理解究竟是怎樣的際遇才會讓人想要放棄原有的名字以此斬殺所有不願被人知道的過往。
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壞事,但只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理由便被貼上標籤。
然而、交換名字的那個人,卻不是為了這樣的原因,與原罪無關、他或許只是想要逃離現在、此刻令他感到窒息的所有一切。
這其實很難說是一部到底會不會想要看第二次的電影,有些地方用力過猛、有些地方又太過輕描淡寫,然而整體的氛圍卻過於真實,像是路過一棟房子聽見裡面的聲響,能夠推測卻無法得知全貌,只能以想像以推理來嘗試詮釋一切。
然而我會想要特別拉出來寫心得的原因,或許只是很簡單的疑問:
背上不同的名字,難道就真能忘記自己的身分嗎?
或許會因改變名字而有了根本不知道的關聯,然而人始終是因著自己走過的時間而成長為現在的模樣,就像那個明明應該是理所當然卻其實突兀的枕邊人哥哥一樣,我們也許用名字聯繫了很多關係,然而並不因此就能真正得到相應的身分。
在我看來,律師所說的,枕邊人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或許就是他的一生。(類似意思我有點忘記惹就金魚腦
對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哪怕脫胎換骨,心裡的某一塊仍然被過去所束縛。
枕邊人留下來的、與父親相似的畫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於是這個故事若是用很殘忍的角度來做剖析,就是一個逃避的人的短暫的一生,甚至不能說他得到救贖。因為他仍然記得自己的過往,換了名字、並沒有連同身分也一起替換。
自覺自己從一個不太一樣的角度理解,所以這部電影哪怕光線始終明亮,我也還是覺得有點致鬱。
或許這也跟結尾的暗示有關吧,但因為是小說改編的,所以也不知道這個結尾本來就有還是電影原創,但我只能說我、很不喜歡。因為這個結尾徹徹底底讓他變成了致鬱向。
人生很難,總會背負很多奇奇怪怪的原因與理由而生活著。也並不是所有的苦痛都能得到救贖、所有的心結都能得到軟化,甚且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帶著插滿刺的心臟繼續往前進,然而之所以還能繼續前進,並不是因為得過且過、也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我們也曾在這個世界上得到過幸福與歡樂。
無關名字、無關過去,只是幸福過,所以還願意傷痕累累的繼續擁抱這個世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