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迪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遊戲雜記】# 154
《BitSummit》
因為很久沒有認真寫,其實累積了很多心得和遊戲體驗。一次把他丟出來紀錄一下。
編輯:把BitSummit的心得整理了一下之後發現一大多,所以決定獨立出來一篇 lol
latest #15
RU迪
1 years ago
在碰到事情的當下(例如剛玩完一款遊戲、參加展會或交流會等)還是會有想記錄下來的衝動,但因為各種拖延跟懶惰就沒這麼做。
昨天簡單寫了一下發現寫作的感覺還是挺好的,也或許只是太久沒寫,手感回來了也說不定。
RU迪
1 years ago
【Bitsummit】
認真紀錄一下Bitsummit的心得,但老實說因為逛得很佛系所以沒太多心得,用Bulletpoint簡單紀錄一些還記得的事情。
RU迪
1 years ago
編輯:因為所以,變成單篇的BitSummit心得
立即下載
RU迪
1 years ago
【展覽方面】

● 相較於目前在臺灣參加到的產會來說,Bitsummit的那種獨立遊戲的純度很高,現在很多發行商和開發人員坐鎮。即使是Big Player參展,展出的遊戲也都是偏獨立的。

● 套一句國外的說法就是"Indie-ass Indie Game",就那種很獨的獨立遊戲(笑)。

● 回想起來,跟G8的感覺其實很像。這部分我覺得G8團隊挺厲害的,可能差異就僅是Bitsummit有十年經驗加上巨大的產業交流網,商業性質比較高。
RU迪
1 years ago
● 比例來說,日本對於遊戲產業的關注其實不高(個人感覺),獨立遊戲又更低,但兩天的人流還是相當可觀,不是很確定參與展覽的遊客的目的性 (因為展中還是有手遊)。

● 挺有感的一點是,別再說臺灣的遊戲展只是手遊展了。實體展會花費不少,在日本因為有索尼老任可以直接當地策展以外,Bitsummit也有馬娘和貓咪大戰爭等大型攤位進駐。說到底都是實體展會的CP值跟願意投入的錢而已。

● 實況主和展覽直播還是重要的流量來源,甚至還有繁中直播主的合作。一個臺灣YTB叫火火放,官方似乎是從流量上廣篩,沒有特地找遊戲推廣或開發的YTB,不過這塊在繁中社群應該偏小眾(而且是極小),最大的大概就萊斯了吧。
RU迪
1 years ago
● 官方頻道來看,YT的流量是圖奇的數十到數百倍,YT在日本的影響力極高。

● 可能因為受到Chris Zukowski的影響,現在對實體展會在銷售上的效益並不是非常看好,但同行與商務交流機會來說,實體展會還是有其價值在。

● 我覺得我在Bitsummit會後會上大概有因為喝太多嚇到人,這得好好反省一下 (慚愧。
RU迪
1 years ago
【遊戲方面】
想推廣一件事就是參展的時候,不論是試玩還是跟開發者聊天, 請幫對方加一下願望清單 ,這對開發者來說很有幫助且非常重要。
RU迪
1 years ago
《Cuisineer》
看到開發者本人了,但他太忙了依然沒有問到問題啊啊啊,好想知道他對Moonlighter的看法。
RU迪
1 years ago
《Jumplight Odyssey》
碰到了CEO跟這款遊戲的製作人,Jumplight Odyssey我目前還是維持觀望,主因是散發出那種介於經營跟人際關係維護的要素很容易會變成兩者皆空。
但可以感受到製作人對於這款的熱情,屬於那種談論起作品眼睛會發光的人。很羨慕。
(而且她還在B社等大公司裡待過行銷,有夠猛)
RU迪
1 years ago
《Dredge》
碰到了開發團隊,確認了一件我的猜想:主美畫那些獵奇魚的時候確實很快樂
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中文市場的訂價這麼高?反應是他們近期才注意到這些反饋,但定價策略是發行商提出的,所以他們也沒有決定權。
未來還會有幾個大型更新,可以期待一下。
RU迪
1 years ago
《BlazBlue Entropy Effect》
蒼翼的Action Roguelike,跟我聊天的是團隊行銷。完成度相當高,充滿愛的作品。
據說老闆跟Arc還有蒼翼團隊很有淵源,所以才取得這個IP。但開發過程聽起來非常顛波,以至於行銷力度不夠。
RU迪
1 years ago
《Isle of Arrows》
Roguelike塔房小品,基本上玩起來跟Roguetower很像,兩款還有捆包一起賣。
性質太過小品,讓我懷疑參展的經濟效應,不過確實也因為參展讓我認識這款遊戲。
RU迪
1 years ago
《SIGONO》
碰到了SIGONO的Scott,表現了小粉絲的敬意,可能敬意有點太多了,希望沒有嚇到人家QQ
SIGONO在法米通的成就應該已經有明顯的打出日本的知名度,而且Scott感覺是圈內常客,很多人會在展場上認出他。希望有天也能像他一樣。
RU迪
1 years ago
《臺灣開發》
數位發展辦公室、台北電玩展都有參展,有些則是委託其他團體協助展出,老實說我是這次參觀的時候才意識到原來還有這種方法。包含文字遊戲(日文版)、阿莉娜、TEVI、即刻離職、傾聽畫語等。

看到TEVI的推特我還以為酷思特有派人來,但其實是跟China indie Game Alliance (CiGA)合作展出。
偷聽了一下中國開發者的閒聊 (說話的人應該是CiGA的大佬,參與IndiePlay評審的那種),發現中國開發圈不但水很深,開發能量完全不容小覷。

TEVI在展會上玩起來的感覺是有點太難,不確定玩家反應如何。
RU迪
1 years ago
夭壽,想說佛系逛結果還是寫了一堆,其實還有其他的心得,但印象淡去而且寫作能量已經耗盡了,就收在這邊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