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酷東東
筆記一下+雜感
郭熙早春圖: https://images.plurk.com/61uRKD8FN0r7WiVy39dwt2.jpg
仇英臨宋元六景: https://images.plurk.com/3uASVrAdbAXM9qFDiq3ydA.png
宋徽宗穠芳詩帖: https://images.plurk.com/1h2zkVYqLnps1ZkIMxWmp7.jpg
妙法蓮華經: https://images.plurk.com/7Li0T3gYA42JwysL1V0mYO.jpg
茅元儀武備志航海圖: https://images.plurk.com/VZdOG10AQeeRlkMf4HOyr.jpg
南宋石刻禹跡圖+華夷圖: https://images.plurk.com/3j3zbiGcIVLW0I8yoZQ6yK.jpg
靜故了羣動展覽:https://images.plurk.com/lg1COSSGbuGbZCHh9GtDH.jpg
latest #41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郭熙早春圖
早春圖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2ZpeJVecJhmFExgMALPGUK.png
最喜歡的一部分: https://images.plurk.com/4QEYDj4KKMSffYZRY3dNWc.jpg
(前者是真品,後者是複製品,色差就是這麼大

早春圖中,郭熙安排了中軸山,卻沒有繪出一定的水平線。
因此,觀者的視線可以隨著濕潤的晨霧飄散,或是先看右下角渡河的船夫,想像溪水濺上畫中人的足腕,再一躍而起、跳上山峰。
「從哪裡開始看都沒關係。」彷彿聽見早春圖這麼說。
於是我看向畫的左半邊,靠近河谷與木棧道上的挑夫之處。有個地方很有趣,就像被孩子拿橡皮擦塗過,上半部的樹枝幾乎消失,後半部的樹枝、樹幹卻仍清晰可見。
郭熙想畫什麼?
我看了好久,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畫的是晨霧。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郭熙用可見的樹枝,畫出了介於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晨霧。更運用霧的濃淡,表達出近與遠、前與後、畫中萬物與觀者的距離。
的確,從哪裡開始看都沒關係。
因為定點透視不屬於此地,因為時間隨霧氣流淌於畫裡。
也因為,這春天正隨風流動。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仇英臨宋元六景
最喜歡的其中一景: https://images.plurk.com/3uASVrAdbAXM9qFDiq3ydA.png

這畫誕生的故事很酷。
項元汴作為明代的大收藏家,曾資助仇英畫畫。既然是資助嘛,當然要收取報酬,於是,項元汴領著仇英進入自己的寶庫,宣布道:「你把我所收藏的唐、宋、元三代畫之山水,融入一幅畫裡吧。」
這顯然是極其麻煩的任務,但仇英做到了。他在上面的一景中,融合兩種山水,一種尖挺、一種柔和,如此迥異地並置。
有趣的是,在畫裡,也有三名被這奇妙山水環繞的觀看者。然而,順著他們的視線觀察,卻能發現,畫中的觀看者是看不見美景的。
畫裡,觀看者被神奇的山水環繞,卻無緣見到落日晚霞;畫外,作為觀看者的人們被真正山水環繞,但又真正看見過什麼呢?
看不見美景的是畫裡人,看著畫裡人的是畫外人。
立即下載
芝麻
1 years ago
啊不過,如果是臨摹到壓力很大的仇英在偷臭項元汴出這什麼爛題目,也不是沒有可能啦(散播謠言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宋徽宗穠芳詩帖
詩帖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1h2zkVYqLnps1ZkIMxWmp7.jpg
請黑衣人朋朋當色票: https://images.plurk.com/5DUJ1t7YSUS2fOsS50v1f8.jpg
可見,複製品ㄉ黑都不是黑,複製品的白也不是白啦

這張有趣在宋徽宗可能有的野心。
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才會把一首五言桃花詩,寫成兩個字、兩個字一行的超大型詩帖?
老師:我量過喔,詩帖最長的一筆要將近十公分!我合理懷疑,宋徽宗不是在完成藝術,是想創造全新的範式,告訴大家,看清楚了嗎?這就是新的永字八法!
也就是說,宋徽宗有著用皇權影響藝術的野心。透過規格化的書法、大且清楚的字體,創造了極方便再製的瘦金體。
結論,皇帝本人想引領潮流啦
芝麻
1 years ago
妙法蓮華經
我沒有想過,原來佛經會那麼美。
經文本身是以泥金寫成的。所謂泥金,是指把金塊磨成狀、加入膠水調製,最後成為金色的顏料,以抄寫成經文。而用藍紙打底,也是為了凸顯泥金的顏色。
遺憾的是,因為只能看到複製品,而複製品會有同時化的問題(會刻意把泥金顏色調亮),就無法辨認呈色上的濃淡不同。
即使如此,妙法蓮華經依然很美。

https://images.plurk.com/6DtvV3Gy74n8X8ngOUzEVV.jpg :扉畫,置於經文之前,內容概括說法與故事裡幻景。
https://images.plurk.com/7Li0T3gYA42JwysL1V0mYO.jpg :經文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154NNrwCnhHEwziun8QkG1.jpg :額外畫的碑記!
https://images.plurk.com/3wwiSbdPxkz2qIj6cYunCS.jpg聲韻學藏在裡面
芝麻
1 years ago
補個莊麻評論:有種充滿法喜的美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茅元儀武備志航海圖
我心中第一名的酷地圖: https://images.plurk.com/2GIrvM8KSyPWPFqiAGC8b5.jpg https://images.plurk.com/VZdOG10AQeeRlkMf4HOyr.jpg
武備志的類型很酷,不僅記載了航海天文圖、鄭和下西洋路線圖,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軍備武器等等。另外,目前對鄭和下西洋的理解,也多數來自於此書。
但書裡最酷的,是鄭和下西洋路線圖的表現方式。
茅元儀選擇用文字標出航線。讀者必須順著航行的方向將書轉向,才能閱讀整船人的經歷。而文字與文字之間,甚至有來往之分。
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以文字的正反代替海圖裡的羅盤,又以連綿的文字組成了航道。
在所有規規矩矩的地圖裡,就這本最有創意啦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南宋石刻禹跡圖+華夷圖
再來是很有趣的地圖。
禹跡圖 https://images.plurk.com/6YYHdFBSGTCxjRXJav8Nnj.png :畫中有非常明顯的小方格,是早期的方格網繪法(計里畫方),而小小的字則是便利貼,直接補充地圖裡沒有的資訊。
有趣的是,當時的南宋已然退守南方,卻還是把北方納入地圖內。因此,地圖不只是地圖,更是當時人對於九州統一、亙古不變的政治理想投射。
啊有沒有實現就另當別論囉
華夷圖 https://images.plurk.com/TfID8afjKxNogNB4TV93J.png :禹跡圖和華夷圖位於同一塊石碑的兩面。前者說統一,後者說權力中心。華夷圖內,構築出以中原為中心的景象,這次不只是投射,而是在強化國家中央掌控四方的心願。
地圖只為讀圖者服務嗎?
在石刻圖中,它也成為了權力的展現方式。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石刻的意義
延伸補充一下。妙法蓮華經所畫出來的碑記、禹跡圖、華夷圖,此三者之間,有著共通的主題,就是對抗時間
這裡的時間,不是五年、二十年、五十年,而是五百年、一千年、一千五百年。也是對人而言,近乎永恆的時間。
柯慶明教授曾寫下:「自上古結繩記事以降,人類即長期在遺忘與記憶中拔河,在文明的早期,繪畫與書寫無疑是記憶的重要利器,銘刻自然是對抗時移事易,尤其是世代變遷的重要手段。滋生為文體,既刻於金石、器物,則序其事,又轉為韻語,以便諷誦記憶,是人們對於所珍愛的人物、事相、心志等等的不願忘卻。
因此,禹跡圖刻於石上,傳達永恆的九州統一、華夷圖也表達永恆的權力中心。
妙法蓮華經更有趣,繪者在紙上畫了個不存在於現實的碑,表達「以石代金,同乎不朽」。
他們共同對抗著必然降臨的死亡。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再延伸想一下,那麼石刻地圖的意義是什麼?
「所有的地圖都是一種文本。」歷史地理學的老師說。
「所謂的權力,就是當兩者的意志產生衝突時,誰的意志得到貫徹,誰就擁有權力。」社會學的老師說。
而禹跡圖與華夷圖中,比起讀圖者,是製圖者的意志得到了貫徹。再加上石刻的意義,則有著將此意志貫徹直至永恆的瘋狂。
上面提到,在華夷圖中,是以中原為中心,此外,也有畫出當時的東亞各國。
我在想,在南宋之時,對於來自東亞各國的觀者而言,這張石刻地圖會不會讓他們覺得反感?
畢竟,製圖者從形式到內容,都傳達了赤裸裸的文化暴力。
芝麻
1 years ago
靜故了羣動展覽雜感
「我一直在思考,留白的反面會是什麼?」
這是藝術家袁慧莉為我們講解她的展覽時,開頭的第一句話。
「靜故了羣動,空故納萬境」──是在無夢的夏夜裡,聽見湖中游魚擺尾、荷露落池?還是鋪開了畫卷留白處,讀懂繪師欲言又止的眾生萬相?
透過袁慧莉的詮釋,東坡詩句搖身一變,化為既對偶並置、又互為表裡的一件件作品。
那麼,開始囉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第一件:枯山水小景
作品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4wWozxJbkocqQMsXC39chM.jpg https://images.plurk.com/5aTMYPxkcVNdMBVEhccfeT.jpg https://images.plurk.com/5PjhHdK7DtD39OrLYJqO8S.jpg https://images.plurk.com/7iwUzmZ3n1yyfwtkguWZV4.jpg
運用素材:木盆、白細砂、珊瑚石、原石、投影畫沙錄像。

枯山水小景就像一座小小的園林。
白沙之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彩石矗立成了山峰,而駐足觀看,才能見證投影於白沙上的沙畫。看著、等著、再看著、又等著,那些曲折迴旋的線條正柔柔地說著,匆匆走過的人們,將錯過如此美麗的它們。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第二件:竹石圖No.6
作品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3aV6B1Tj4KWQWWaZSfph2F.jpg
運用素材:日本白墨液、日本金墨液、灑金瓷金宣。

竹石圖No.6自成一個世界。
畫中,壓著竹子的太湖石渾然一副以醜為美的驕傲自得。醜、皺、漏、瘦、透,每一樣園林怪石該有的樣貌,它全包了!
若再細看石上的孔洞,便不只是觀石了,觀者更是在觀看水、觀看時間、觀看可見之物上的不可見。這也是太湖石又被稱為時間之石的原因:在石頭的實相上,能看見水的虛相。
而畫裡的竹子呢?全然不屈於太湖石的暴橫,破開沉重的時間,恣意迎風挺立。再加上灑金呢?於是,畫裡的故事完整了──雨過天晴時,被竹枝篩落的陽光燦爛又晃眼。涼風乍起,竹葉上水珠翻飛,於風聲最盛的剎那、自葉尖一躍而下,恍然一場金色流星雨!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第三件:冰墨與頌缽的遭逢
作品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5suGryr3uOmzQcxfYkzNN5.jpg https://images.plurk.com/6KZXp9eFhS2cLCPTCWW6bD.jpg https://images.plurk.com/7qwjn9C39YIYO8nV2mt5Vk.jpg https://images.plurk.com/4JBIEqmwc5beQ2gK5b9S5M.jpg
運用素材:冰墨、宣紙、縮時錄像(冰墨融化的影片與敲擊頌缽的聲音)。

在冰墨與頌缽的遭逢中,不可見者──時間,再次顯相。
當冰墨隨頌缽聲融化,水紋以宣紙為壤,似花盛開,浸出一片墨染的時間足跡。
「沒有一次的敲擊會是一樣的」,袁慧莉這麼說。她身後的影像與話語唱和,噹地一響,又是一塊冰墨消融,另一種姿態的水紋之花緩緩盛開──沒有一次的消融會是相同的。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對我而言,藝術是將不可見者化為可見。
而我最喜歡的藝術評論家Michael Bird也曾寫下:「能夠將想法、夢想化成摸得到、看得見的物件和形象,變成生活裡的東西,向來就是一種魔法的展現。
留白的反面會是什麼?
留白的反面,是人們創造出藝術的魔法啊。
芝麻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靜故了羣動的拍攝都有得到同意,麻煩大家不要把照片傳出去喔
芝麻
1 years ago
以上,完畢
vu84hsialin:
那個宋元六景的圖好像真的長的滿特別的,原來是有融那麼多風格進去XDDD
vu84hsialin:
欸那個早春圖的半透明,我小時候畫東西被什麼矇矓的擋住我也會畫半透明欸XDDDD所以我看到這張特的時候就「喔是伸到雲裡面了」Xdd
vu84hsialin:
我喜歡大大的書法
看了好舒服喔,又尖又銳利又大
vu84hsialin:
妙法蓮華經真的好漂亮,我最喜歡這個顏色了
我之前挑漢服其實有考慮過這個顏色的wwwww

聲韻學好可怕
石碑真的好可愛喔我喜歡
他沒時間做石碑,但他還是想要有石碑,所以他就畫一個石碑
vu84hsialin:
用文字畫出航線那個也好酷喔XDDD我喜歡XDD
最早的新詩其實就是這樣來的(????
vu84hsialin:
禹跡圖那個,以前都覺得那種帝皇統一天下還滿酷的滿感動的
現在:這些臭不要臉的再繼續凹啊
vu84hsialin:
石碑就是希望能為自己喜愛的東西,在乎的東西,留下一點什麼
即使自己身死魂滅,自己所愛依舊留在人間
就像緞君衡(好不要理我
vu84hsialin:
金竹葉真的很美,很珍貴的自然美景的感覺。雖然只是很尋常的美景,但對他來講無比珍貴。
看到水的虛相是說石頭裡面看起來就像有水一樣嗎?
vu84hsialin:
石頭沙畫那個真的滿酷的,現場看應該很酷
vu84hsialin:
我真的很喜歡那個冰塊跟墨的那個,感覺就很舒服
vu84hsialin:
靜故了群動這幾個字真的好美
vu84hsialin:
雖然這不是我喜歡的魔法類型
但人類所能做出的這種魔法真的很棒
只要能力足夠好,就能擁有魔法
所以人人都能是有魔法的
我想我們可能擁有完全不一樣的魔法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魔法
所以世界就會very beautiful and very powerful
這噗好好看喔,看完覺得好有收穫!!想問問第一個展在哪裡~~
ellenchuang18: 莊寶的心得也太可愛
芝麻
1 years ago
ellenchuang18:
臨宋元六景其實就是項元汴的收藏各代山水畫總覽仇英應該畫到很絕望
米寶啊你小時候就掌握中國山水畫的精髓耶
窩支持泥一身妙法蓮華經的顏色,會很好看ㄉ
我看到聲韻學默默出現在佛經裡真的是嚇壞ㄌ
沒錯,他堅持,他想要石碑
對欸那張地圖就是新詩裡ㄉ圖象詩
皇帝都很臭不要臉啦
對就像緞君衡
芝麻
1 years ago
ellenchuang18:
噢噢,石是實相、水是虛相,指的是我們能在被畫出來的石頭上,看見水曾經流過的痕跡。
即使存在於眼前的只有石頭,但石頭上的孔洞證明了水曾經存在。
因此石頭是實相,但我們能透過實相看到虛相,也就是水
芝麻
1 years ago
ellenchuang18:
我超喜歡「靜故了羣動」展覽ㄉ名稱 (我有偷偷在想,如果藝術家可以在二樓放一張「空故納萬境」的書法就更好ㄌ
芝麻
1 years ago
ellenchuang18:
我好喜歡你的感想喔
每個人都有魔法,世界今天也very beautiful and very powerful
芝麻
1 years ago
luck61036:
耶很高興小菜看ㄉ很快樂!!
郭熙的早春圖展在故宮喔
如果是問靜故了羣動展覽的話,是在耿畫廊:
耿畫廊 Tina Keng Gallery耿畫廊 Tina Keng Gallery · 114, Taiwan, Taipei City, Ne...
芝麻
1 years ago
luck61036:
補個!小菜如果對早春圖很有興趣,現在早春圖還有和互動技術結合,變成可以玩的山水畫喔
我自己有玩過,真的很有趣!
只要站在定點、雙手向外平平地伸直,就能像鳥一樣飛翔在早春圖裡面直接實現艾主席的夢想!還可以透過改變姿勢,變換飛在圖中的角度,裡面的每個小人物也都能看超清楚
最後,沒有人的話館場人員會默默允許泥一路飛到飽喔
展覽連結:經典之美-新媒體藝術展
小菜一碟-口試完期末繼續轟炸著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哇啊啊啊超感謝芝麻介紹!!我之後有機會也想去玩玩看,感覺真的超酷
back to top